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中国的多边外交是从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逐渐兴起和发展的。冷战的结束,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为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尤其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和平、合作、发展"为基础而构建"和谐世界"的新型多边外交思维更是为中国的多边外交增光添彩。本文以中国多边外交的实践与发展为基础,对中国多边外交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中国外交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中国外交进入了新时期 ,邓小平为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是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 ,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更加明确为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 ,为新时期外交指明了方向 ;二是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 ,形成了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独特的外交风格 ;三是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指导新时期外交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是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 ,指导我国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经济外交成为新时期外交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宋微  杨思思  史琳  戴磊 《创新科技》2016,(10):32-34
本文对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外交"同当前的"科技外交"进行了说明,从韩国的角度出发,研究韩国科技外交的发展历程、韩国科技外交战略及主要成果情况,为我国开展科技外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针对我国科技外交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我国科技外交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国际科技合作的历史发展历程进行了时间节点和类型的划分,介绍了美国、日本、前苏联巴西和新加坡的科技外交模式,总结了历史上科技对外交影响的几种方式,呈现了科技外交提出之前的国际科技合作活动和特点,为我国新时期思考科技外交的定位、目标、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冯昭奎、刘世龙、刘映春等撰写的《战后日本外交1945/1995》今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沿着从战败国出发的外交;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外交;不断向美国以外的世界拓展外交地平线;经济外交;国内政治与外交这5条线索,对战后50年日本外交的发展变化作了深入的、系统的论述,以生动细腻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否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刻?中国外交确实到了需要调整的阶段。王逸舟肯定地表示。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外交应该有一种新的思考、新的战略和新的方向,既不是革命外交,也不是以解决温饱为主线、为重心的外交,而是一种更有统筹力的、更能反映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活跃起来、更有自信的外交。这种外交应该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知道怎么去构筑自身和外部的关系,知道怎么去带动世界上其他五分之四人口的变化。换句话说,随着登上世界老二的位置,中国外交似乎非变不可了。  相似文献   

7.
<正>周边外交对中国的发展大局和外交大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中国整体外交中居于首要地位的一部分,同时又有其自身的基础体系和战略架构,并与大国外交、多边外交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我认为,习近平关于周边外交的新理念,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时代观习近平是从中国的发展大局和根本利益、从世界大势和主流趋势去认识周边形势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巨大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经济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的一种新亮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外交,将这一政策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通过首脑外交、高层对话等机制不断推动其发展。因此,中国经济外交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但仍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主要可概括为:整个人类的共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坚持加强同第三世界的联系,开展多元外交,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在国内经济建设和外交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我从公共外交这个角度讲一下。从2011年开始,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已从理念普及阶段进入到能力提升阶段。外交部的"外交小灵通"在提升国内公众的公共外交能力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外交小灵通"作为新媒体在中国公共外交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提升国内公众的公共外交能力,而不是面向海外受众直接做公共外交活动。如果"外交小灵通"是英文的,受众是海外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晚年时期 ,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的主题和特征、中国的跨世纪外交定位和发展目标 ,以及我国具体的外交路线、方针、政策等一系列问题都有深刻而完整的论述。本文试从时代性质和时代主题、外交定位和外交目标、外交政策和外交策略等方面对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作一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2.
<正>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概和明察秋毫的真知灼见,引导中国外交在世界局势走向多极化的国际环境中,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为今后的外交工作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的基础和动力,是中国人五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对中国特色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外交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是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文化源泉。"天人合一"的独特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重整体思维的基本特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合"文化在中国外交中表现为对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倡导与践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很快,对外交的冲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好的方面和好的方面一样多,它对外交构成的挑战和问题比它给外交带来的便利要多。其中,有四个挑战值得关注。外交技术化的挑战传统上,外交被视作是一门语言的学问,英国外交学家萨道义把外交称作为用智慧和机智处理国际关系的学问。过去外交很注重对语言的训练,如何谈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捍卫和继承了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符合科学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 ,又在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国家关系、外交格局等方面 ,对毛泽东外交思想进行了纠正、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秉承一贯的外交宗旨和原则,对外广交朋友,深化合作,既坚定维护自身利益,也积极寻求与各国的共同利益,为国内建设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丰富的外交实践活动,对时代和中国自身发展规律、趋势认识的深化,以及国内执政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系列政策主张的提出,形成了以和平发展道路为核心,以合作为途径,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内促发展与和…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为新中国外交工作方针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正确结合起来,破旧立新,创建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外交,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必须解放全人类的博大胸怀和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远大理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更是明确点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究竟应在哪些方面体现"特色",至今仍没有取得学理上的共识。按照现实主义理论,大国外交终究是大同小异的,难有长期性的"特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知识》2016,(4):7
正2月1日,国务委员、中央外办主任杨洁篪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坚持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不断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杨洁篪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保持我国外交大政方针稳定性和连续性基础上,把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提出一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今年9月10日,外交学院庆祝建院50周年。50年前,周恩来总理亲自创建外交学院并题写了校名。从此,一所新型的为新中国培养外交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高等学校诞生了。50年来,学院的发展与中国外交有什么样的关联呢?曲星:外交学院的成立就是中国外交发展的结果。1955年以前,中国没有一所专门的外交学院,只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外交系培养外交官。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周恩来总理预感到中国外交会有大发展,提出需要一所专门培养外交官的大学。所以,周总理亲自提议,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成立了外交学院。可以说,外交学院是随着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