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车用燃料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优化催化裂化操作条件,氢转移反应,选择性加氢,生物催化脱硫,吸附脱硫部硫技术降低汽油,柴渍硫含量的发展状况,分析认为对于低硫原油产品利用氢转移活性高的催化剂,对于含硫原油产品利用高选择性的生物催化脱硫和加氢脱硫的组合完全可以达到车用燃料深度脱硫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贵金属-壳聚糖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天然手性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S)负载到SiO2上后,再络合M(Pd、Pt、Pu和Ph)金属,制得了多相手性加氢催化剂M-CS-SiO2.在空气氛围下,以异丙醇为氢源,考察了M-CS-SiO2对苯乙酮不对称催化氢转移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活性金属(Pd、Pt、Rh和Ru)、载体(ZSM-5、β、MCM-41、SiO2),及钯的前驱物对多相手性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CS-SiO2对苯乙酮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加氢性能和对R-1-苯乙醇的对映选择性;Pd的前驱物对Pd-CS-SiO2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较小;载体对Pd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很大;在苯乙酮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中,Pd-CS-β分子筛对R-1-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可达到65.7%.  相似文献   

3.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是世界各国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存在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和操作条件苛刻,导致柴油成本大幅攀升,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作者开发的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非H2O2法)的研究成果,认为柴油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加氢脱硫三种脱硫技术将成为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主要工艺。  相似文献   

4.
轻质油低硫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质油品脱硫新工艺中,新型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是较为成熟工艺的延伸;非加氢脱硫精制新技术的开发,其中吸附技术新型吸附剂及配套的加氢再生、氧化再生工艺尤其是极有潜力的开发方向;生物脱硫工艺有能力成为最完全、最安全也最方便的主导性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5.
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汽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降低汽油硫含量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流体催化裂化)汽油,因此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减少FCC汽油硫含量的技术主要有:催化裂化脱硫;催化加氢脱硫;生物脱硫;溶剂萃取脱硫;光、等离子体脱硫;氧化脱硫和吸附脱硫等.笔者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二氯二茂钛/金属氢化物为催化剂,考察其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性能.发现二氯二茂钛/四氢锂铝在室温下即可有效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对于直链烯烃,产物只有β加成和加氢产物.溶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有影响,乙醚为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7.
Co-Mo/MCM-41上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滴流床反应器上考察了以MCM-41担载不同原子物质的量比的Co-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并在总压5.0MPa、温度280~340℃和液时空速30~90h-1条件下,研究了HDS的反应动力学.利用假1级平推流反应模型求得了DBT加氢脱硫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反应活化能.根据DBT加氢脱硫反应网络中氢解路径的速率常数和加氢反应路径的速率常数随Co和Mo原子物质的量比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氢解反应和加氢反应在不同的活性中心上进行,Co的引入强化了催化剂的氢解反应活性.在不同Co和Mo原子物质的量比的催化剂上进行反应时,DBT加氢脱硫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不同.Co和Mo原子物质的量比为0.25、0.50、0.75和1.0时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1.0、92.9、82.1和101.4kJ.mol-1.研究结果表明,表观活化能与反应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全球二氧化碳(CO2)过度排放,由此引发的温室效应日益严峻.将CO2选择性加氢为甲醇,可以将丰富、安全的碳源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文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半三明治结构钴配合物催化CO2加氢制甲醇的反应机理及新型催化剂的设计进行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形成甲二醇分子时金属Co上的氢负离子和吡啶配体中的氢质子同时转移至甲酸分子上的过程是该反应的决速步,总反应能垒为122.2 k J·mol-1(2→TS8,11).此外,通过不同的取代基取代酰胺氮原子和吡啶配体上的氢原子,设计了6种钴配合物,计算预测了它们催化CO2加氢到甲醇的活性.在所有新提出的钴配合物中,1a,1b,1c有潜力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催化CO2加氢到甲醇,它们的总自由能垒分别为107.5,109.2和111.7 k J·mol-1.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11):1879-1883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取的生物油含水含氧量高,具有黏度大、热值低、腐蚀性强等特点,不适宜直接作为燃油使用,因此,需要将生物油经加氢提质成高品质的液体燃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糠醛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催化加氢机理进行研究.通过湿法浸渍制备了一系列Si-Al分子筛负载的不同Cu含量的催化剂,并与Cu/C、Ni/Si-Al、商业Pd/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载体、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糠醛加氢生成糠醇的反应中,Cu基催化剂具备最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Co-Mo/TiO_2-Al_2O_3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TiO2-Al2O3复合载体,研究了该复合载体负载Co、Mo后制备的Co-Mo/TiO2-Al2O3催化剂在FCC汽油重馏分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重点考察了复合载体TiO2/(TiO2+Al2O3)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和载体进行了BET、IR和NH3-TP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均随载体中T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均随载体中Ti 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酸中心强度和酸量有所增大,但变化量不大;催化剂载体的L酸量逐渐增大.载体表面仅有微量的B酸.  相似文献   

11.
硫化催化裂化(FCC)汽油吸附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化催化裂化(FCC)汽油吸附脱硫工艺是一种将FCC汽油中的硫吸附脱离出来,从而降低其硫含量的技术.目前,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的主要污染源都是汽车尾气,汽车尾气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同时,就资源来说,世界上硫含量大于0.5%的原油占原油总量的75%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硫含量低的清洁油品,从源头解决汽车尾气污染显得尤为重要,而吸附脱硫法是FCC汽油脱硫工艺中成本较低的一种很有前景的生产清洁油品的技术.笔者总结前人的成果,简要介绍了几种吸附脱硫工艺的工作流程及其优缺点,并借此说明了FCC汽油吸附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辛烷值损失的准确预测有助于汽油炼制过程的优化与控制,以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原油的加氢脱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化反应过程,对于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多依赖于工人的经验,因此基于大数据建立辛烷值损失预测模型可以用于优化脱硫效果,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采用单因素分析、方差过滤、随机森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氧化铁脱除H_2S的固定床反应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油在储存、输运过程中会产生油气挥发和H2S气体逸出,对周围环境影响严重,为此提出了采用氧化铁吸附脱除原油挥发气中H2S的工艺.针对氧化铁吸附脱除原油挥发气中H2S的固定床脱硫反应器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了求解,模拟计算出不同条件下固定床脱硫反应器的穿透曲线,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照,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吸附容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氧化铁脱硫剂在空速为1500h-1至4200h-1的范围内,穿透硫容随着空速的降低而增加;空速再度下降会导致穿透硫容减小;穿透时间和穿透硫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另外,在相同空速下,进料H2S浓度的变化只改变穿透时间,不影响硫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生物催化脱除柴油中有机硫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际上对燃料油的硫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生物脱硫法(BDS)相比于传统的加氢脱硫(HDS)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从自然界筛选到一组能专一性脱除二苯并噻吩(DBT)中硫元素的菌株YS-S-4,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代谢产物的分析表明该菌能选择性地脱除DBT中的硫,生成2-羟基联苯(2-HBP).以DBT为硫源考察了pH值,碳源,氮源,硫源等对菌株YS-S-4生长及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佳条件下,能脱除正十六烷模拟柴油相中83·14%的DBT硫.  相似文献   

15.
提出的废碱液酸化O空气汽提治理工艺流程,将部分硫磺回收装置用压缩空气(9. 5 %) 引入废碱液汽提塔,作为汽提空气,汽提出来的H2S、RSH 又随空气去回收硫磺,不仅解决了装置汽提能耗,而且完全回收了硫资源,消除了高含有机硫炼油废碱液对环境的污染。对我国炼油厂加工中东高含硫原油,治理含硫废碱液具有重要意义。最佳试验条件为:98 %硫酸用量84 ml/ L ,酸化pH = 4. 5~5. 5 ,汽提温度90 ℃,汽提时间2. 5 h。汽提处理后废碱液用于生产硫酸钠或去工程车间稀释排放,排放水总硫< 1 mg/ L 、pH = 7 ,达到GB8987 - 1996 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油团聚加煤系黄铁矿抑制剂脱除煤中黄铁矿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团聚是以脱除煤中灰分为主的团聚技术,脱硫的效率很低,采用山西介休的高硫煤,探索在油团聚过程中加入不同的黄铁矿抑制剂(巯基乙酸、重铬酸钾、高锰酸钾)对脱除煤中黄铁矿硫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黄铁矿抑制剂对脱硫效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M盆地烃源岩主要分布于下白垩统AbuGabra组,为一套半深湖-深湖的沉积建造,主要生油岩为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其中的原油具有高蜡、低硫和低气油比的特征.通过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研究证实,该套烃源岩主要生油组分为陆源有机质经细菌降解形成的腐殖无定形,其次为壳质组;生油能力较弱的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较低.对主要烃源岩模拟生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有机质油气转换系数较大,并具有“两期生油”的特征,第一个生油高峰对应的模拟温度为345℃,第二个生油高峰为425℃,产生的油气具有生油量大、生气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DTS型电脱仪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利用电破乳技术来进行原油含水率计量分析的电脱分析法.工业应用证明,该仪器完全适用于计量原油含水,特别对于计量中、高含水原油的含水量,具有快速、准确、降耗、便于携带等特点,收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连续生产,不同原油常采用相同的加工方案和操作参数,干扰了装置的平稳生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由于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相近的原油,在加工方案和加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极为相似.所以本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以相似度为唯一标准,将反映待加工原油性质的密度、粘度、酸值、凝点、残炭、硫含量等六项指标与已加工过原油的性质指标进行归类处理,按不同截值进行分类,参照同一类别的原油加工方案和操作参数来确定待加工原油的加工方案和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当截值λ=0.95时,待加工原油与米纳斯原油仍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与传统的原油评价结论一致,此方法克服了原油评价滞后于加工生产的现象,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对炼厂优化和平稳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