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证明了,当n、r为正数,s为非整数,丢番图方程Σ^n-1 n=0〔1+(80s+54)k〕^r=〔+(80s+54)n〕^r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2.
关于模N的原根及其整除性的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整数n≥3存在原根,对给定的正整数1<k<n且(k,n)=1,本文证明了如下的结论:对任意0<x≤1,0<y≤1,当n充分大时一定存在模n的两个原根r及s,r≤xn,s≤yn使得rs≡1(modn)k|kr+s。  相似文献   

3.
证明了当n,x,r为正整数且r>3,s为非负整数,(Ⅰ)r为奇数,d2=40s+2,22.(Ⅱ)r为偶数,d2=40s+12,d2=80s+22,42gcd(x,d2)=1,丢番图方程∑n-1k=0(x+d2k)r=(x+d2n)r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4.
证明了当n,x,r为正整数县r〉3,s为非负整数,(Ⅰ)r为奇数,d2=40s+2,22.(Ⅱ)r为偶数,d2=40s+12,d2=80s22,42gcd(x,d2)=1,丢番图方程∑(n-1,k=0)(x+d2k)^r=(x+d2n)^r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初等方法证明了:当n,r为正整数,s为非负整数,g=80s+73,丢番图方程Σ^(n-1)k=0(1+gk)^r=(1+gn)^r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6.
用初等方法证明了:当n,x,r为正整数目r>3,s为非负整数,g=80s+6,gcd(x,g)=1丢番图方程n-1/∑/k=0(x+gk)^r=(x+gn)^r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证明了,当n,x,r为正整数且r〉3,s为非负整数,d3=402+13,gcd9x,d3)=1,丢番图方程Σ^n-1k=09x=d3k)^r=(x+d3n)^r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8.
当r,n为正整数,丢番图方程Σ^n-1n=091+k)6r=(1+n)6r只有正整数解r=1,n=2。  相似文献   

9.
本文证明了:当n,x,r为正整数且r>3,s为非负整数,ds=40s+13,gcd(x,d3)=1,丢番图方程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初等方法证明了,当n,x ,r 是正整数且r > 3 ,d = 2s+ 2 ,整数S≥0 ,gcd( x,d) = 1 ,丢番图方程n-1k= 0(x + dk)r = (x + dn)r 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11.
设n,x,r为正整数且r>1,p为奇素数,n=pαc,pc,本文给出下面一类方幂和中因子p的指数计算公式,并给出其在不定方程中一个应用:D=∑n-1k=0(x+dk)r,d=ps+1。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一类“马氏过程”A-过程的随机积分的定义,证明随机积分的存在性及A过程函数的IT(?)公式。应用IT(?)公式给出一类高阶热方程解的随机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Gauss整数环的性质,求出不定方程 x~2+y~2=m, (1)这里m为任意给定的正整数,整数解的通解,并由此求出不定方程(1)的解数r(m)的计算公式。r(m)的计算公式,即本文定理2,在华罗庚[1]第六章§7中已有结果,但证法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设k,n,r∈N,记F(r,n,k)=∑ri=0(-1)r-inr-iik,证明了F(r,n,k)的若干性质,推出了F(r,n,k)的4个递推关系式和5个关系式,得到了公式F(n+h,n,n+k)=∑hr=0hr(n+r)!∑k-ri=0s(ik-r)k+nk-r+i和F(n,n+h,k)=∑nr=1(-1)n-rh-1+n-rn-rr!∑k-ri=0si(k-r)kk-r+i(k〉0),其中(s(ik))=is(ik-1)+(k+i-1)si(-k1-1)(1≤i≤k).还导出了重要公式F(r,n,n)+F(n-r,n,n)=n!(0≤r≤n).  相似文献   

15.
用初等方法给出了当r=2s+1时的3个第1类和第2类Chebyshev多项式乘积和高次恒等变换公式。  相似文献   

16.
用数学分析的知识(而不是用概率论的知识)讨论如何确定经济学基本公式pn=p0(1+r)n中的现值定价p0.  相似文献   

17.
讨论复化梯形公式在r-重积分Wiener空间下的平均误差,得到了相应量的值或强渐近阶.结果表明,当r=0,1时,复化梯形公式是弱渐近最优的,但当r≥2时,复化梯形公式不是渐近最优的.同时,结果表明复化梯形公式在平均误差的意义下具有饱和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分形理论在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公元前1831年至公元1979年间中国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内蒙古区、西北区、青藏区等8大自然区内地震活动的强度-频度关系对长时段中国地震资料的适用性和中国地震活动分维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建立了中国震灾灾情的分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现有长时段统计资料建立起来的中国地震强度-频度关系式是合理的;(2)中国震灾的分维为1.485 8,在中国的8大自然区中,以华中区地震活动分维值相对最大,为1.225 8,华南区地震活动分维值其次,为1.207 2,而以东北区地震活动分维值最小,仅为0.635 2;(3)震灾分维大小与不同区域地震数目之间并不能建立较好的联系,而是在总体上与我国东部地震带、台湾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与西部地震带的空间分布(这些地震带地震活动较为强烈)是相对应的;(4)中国震灾灾情(死亡人数)的分形模型为lg N=0.632 6 lg r+3.839(式中r为标度,N为标度r之上的灾情出现频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发现了化学键的离解能与成键原子的原子势(Z/r)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导出了一个计算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卤化物及碱金属氢化物离解能的公式,用该公式计算了44种化合物的离解能,计算所得的离解数据与文献[6][7]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下列算子半群第一指数公式的同时逼近性质,得到如下结果这里0〈h〈1,K为与h无关的常数,(I为怛等算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