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牛粪和米糠配比加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探索杏鲍菇栽培,能够更好利用废弃资源,降低其对环境影响。本试验用牛粪、米糠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实验。结果表明牛粪、米糠及食用菌栽培废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可以替代玉米芯为主料的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牛粪38%,废料30%,米糠30%,碳酸钙1%,石膏1%的菌盖大小、菌柄长度、菌柄粗细和鲜菇重量最好,配方4次之,而用牛粪和废料配方7的各个指标都是最差。说明牛粪、食用菌栽培废料和米糠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可以用于杏鲍菇栽培,并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草料和食用菌废料进行杏鲍菇的栽培试验,能循环利用生物资源。本试验以草料和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的试探性研究。结果表明草料搭配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完全可以满足杏鲍菇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草料含量在45%~55%之间时在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特性和生产特性与对照接近或优于对照,其中草料含量为55%时在子实体特性和生产指标都超过对照组,所以草料含量为55%是所有设计配方中的最佳配方。说明草料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其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北方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玲 《科技资讯》2009,(15):147-147
本文主要介绍了杏鲍菇这种珍稀食用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从众多的培养料配方中选择一种适合北方栽培的,并且通过栽培实最证明,其具有高效、高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杏鲍菇不同的栽培工艺进行试验,总结出最佳栽培工艺。  相似文献   

5.
菌草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菌草替代木屑和棉籽壳作栽培配料,进行工厂化栽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研究.试验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工厂化栽培配方作对照,设置含菌草不同比例的配方3组,每组配方配制栽培50袋.结果表明,不同比例菌草配方菌丝满袋时间比对照缩短1~4d,生长周期比对照缩短3~9d,菌草可以促进杏鲍菇生长.不同比例菌草配方栽培杏鲍菇的生物率为73%~83%,单朵菇重72~91g,而对照的仅为71%和65g,菌草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商品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在贵州来源极为丰富,采用木桶式栽培法,利用玉米秸生料栽培凤尾菇,出菇产量比往年同时期的床式栽培作对比试验,其产量增加了两倍多。此法投资少,占地小,见效快,是个人、集体和农村进行食用菌栽培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汉中科技》2006,(1):54-55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肉质肥厚、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采用下列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好,与不覆土栽培相比,效益可提高15%-20%。  相似文献   

8.
林我耀 《科技资讯》2008,(14):100-101
利用经各种处理的短轮伐期水培木麻黄木屑、普通木麻黄木屑和杂木木屑栽培香菇,经试验比较,结果表明:短轮伐期水培木麻黄适合作为香菇栽培原料,其产量,利润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平潭气候环境适合栽培香菇食用菌;木麻黄树龄对栽培香菇的效果无明显影响;木麻黄木屑的粗细程度对香菇的栽培影响不大。试验成功结束了平潭无生产食用菌的历史,填补了国内利用木麻黄木屑栽培食用菌研究上的空白,确定了木麻黄可作为香菇栽培的新树种,对提高平潭木麻黄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在贵州来源极为丰富,采用木桶式栽培法,利用玉米秸生料栽培凤尾菇,出菇产量比往年同时期的床式栽培作对比试验,其产量增加了两倍多。此法投资少,占地小,见效快,是个人、集体和农村进行食用菌栽培的较理想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杀青水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以废弃的食用菌菌糠为原料进行栽培,对栽培料的一些成分进行改良,以提高子实体的产量.通过调整微量元素及添加杀青水以增加其营养成分,调整后得出的最佳添加比例为:每100 g干栽培料中,添加100 mL的杀青水,然后再加入10 mL微量元素.将上述结果用于大田袋装栽培试验,以菌糠、棉籽壳、麦麸、玉米粉、石膏为栽培料,结果与未加杀青水及微量元素的对照进行比较,生物学效率提高了7%.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栽培的传统原料是棉籽壳(皮),随着国际,国内食用菌市场的扩大,其原料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成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制约因素。本文对食用菌的代用原料棉秆纤维及其机械加工设备的试验研究作了系统介绍,并对其经济效益和可行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棉籽壳为对照,以废棉、稻壳为原料组成4个配方,进行了袋栽平菇配比试验,对各配方的出菇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废棉中添加稻壳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与棉籽壳基本相同,生物学效率均在110%以上.在各种配比中,以在废棉中添加20~30%稻壳的出菇产量较高.利用废棉栽培平菇,既扩大了食用菌原料来源,又解决了棉花加工厂的废料再利用,是平菇栽培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传喜  蔺钊  黄冠群 《科技信息》2010,(30):274-274,276
本文在分析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环境下研发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食用菌研发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将食用菌研发过程中的试验方案、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一般研发过程和HACCP控制体系整合应用,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信息管理的目标。该设计目前已得到实现,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南通食用菌设施栽培基地进行设施栽培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试验,比较Pel、Pe2、Pe3、Pe4、Pe5、Pe6一共6种杏鲍菇菌株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和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dicbacilus)的拮抗能力、菌株栽培袋污染率及菌株产量。结果显示,不同菌株对绿色木霉的拮抗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Pe5〉Pe3〉Pe2〉Pel〉Pe6〉Pe4,对假单孢杆菌的拮抗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Pe5〉Pel〉Pe3〉Pe2〉Pe6〉Pe4;不同菌株栽培袋污染率从小到大依次为Pe5〈Pe3〈Pe2〈Pel〈Pe6〈Pe4;不同菌株单袋产量以Pe5菌株最高(180g),与其它5菌株相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e5是适宜设施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5.
芝麻在我国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栽培面积较广,每年可产生大量秸秆。寻求经济有效利用芝麻秸秆是解决当前其被废弃闲置和污染环境的最佳途径。平菇是优质食用菌,腐解有机质的能力强。为了解芝麻秸秆栽培食用菌的效果,特以平菇为栽培对象,以不同比例芝麻秸秆替换传统平菇栽培主料棉籽壳,配制多组培养基,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及头茬菇产量来判别芝麻秸秆的影响效果。结果:培养基中芝麻秸秆比例越高,平菇菌丝生长状态愈好,头茬菇产量越高。由此得出结论:芝麻秸秆对平菇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用芝麻秸秆主料培养基或用一定比例的芝麻秸秆配制培养基栽培平菇可获得较好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芯(秆)为主要培养料,进行了毛木耳、香菇和草菇等菇种的代料栽培试验,已初步筛选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生产配方和栽培品种。经对培养料的化学分析和示范点的大面积验证试验,表明利用玉米芯(秆)栽培食用菌,在栽培理论和技术上是可行的。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既能促进生物资源的再生和利用,亦可为石山地区增加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是大型真菌,现代研究证明,食用菌不仅是人们喜爱的天然食品,还具有营养保健功能。我国是食用和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黑木耳、香菇栽培分别于1400年前种800年前起源于我国。我国不仅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而且研究和开发技术先进,尤其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伶 《汉中科技》2012,(2):34-34,33
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炭源和氮源,因此配料中麦麸含量较其他食用菌要高。温度是决定杏鲍菇发育的重要因素,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25℃左右,菇原基行成最适温度为12—15℃,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0-18℃。  相似文献   

19.
提高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中,针对食用菌栽培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第一,分析了食用菌栽培学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第二,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实验室设施和扩建实验实习基地等方面着手,增加实验实习课并完善与食用菌生产厂家建立的合作关系等方面来展开对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教改探索的结果是增强了学生学习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的兴趣,实际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茶新菇是近年来经驯化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新种类,具有营养丰富、肉质脆嫩、口好的特点,因此,发展前景看好。利用平菇废料栽培茶新菇的实验表明,以1/3平菇废料和2/3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茶新菇能取得与全棉籽壳为主料的对照组相近的产量,生物效率达60.36%,并节约26.59%的原料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产生较好的经济,该实验尝试了食用菌废料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量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