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非齐次Markov过程理论为基础,建立了n房室药物随机模型,给出了体内房室中药物含量的随机表达式及其数字特征.用实验数据对表达式中的参数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得到了放射性钙(Ca47)在血浆中的浓度计算公式和平均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单纯形算法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改进的单纯形算法和残数法,对药物动力学房室模型中的有关参数计算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表明,将改进的单纯形算法和残数法相结合得到的混合算法其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且该算法对初值的选取要求不高,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给出简捷计算n元Euler-bernoulli多项式的公式,建立一些包含递归序列和上述多项式的恒等式。  相似文献   

4.
生理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概述了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及理论模型方法,说明了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特别讨论了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简称生理模型)的主要特征和优点,并探讨了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的今后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说明了生理药物动力学研究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AZT的5'-二苯基系列磷酸酯衍生物在体外抗病毒实验中显示了良好的抗HIV病毒活性,具有开发为新型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潜力.本文采用PCl3-锅法合成了系列核苷二苯基磷酸酯,并对其纯化后的化合物进行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规律评价.结果显示该系列衍生物的动力学表现和苯基上取代基的性质有直接联系,且均能改善对AZT的释放,有作为临床抗艾滋病治疗剂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7.
动物医学临床中的用药及药物作用不外平有两方面的问题,即药效学及药物动力学的改变,这些改变除了与临床用药的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外,还与相互作用的机体“环境”,即吸收、代谢、排泄等因素有关,认识这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及药物的作用“环境”的变化关系对指导动物临床医生正确合理制定用药方案,增强疗效,减少毒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比较正常重力与模拟失重效应下大鼠口服龙血素B的血浆药物动力学及排泄差异.大鼠吊尾21 d模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给予25 mg/kg龙血素B.于系列时间点收集静脉血,并分时间段收集尿液、粪便和胆汁,采用HPLC-MS方法测定各样本中龙血素B含量,并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和排泄量.模拟失重效应下龙血素B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血药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表观分布容积(Vd)、消除速率常数(Ke)以及生物半衰期(T1/2)与正常重力组相比均出现显著变化,说明模拟失重效应明显改变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尿液、粪便和胆汁中龙血素B的排泄量也在增加,但与正常重力相比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将统计矩理论引入药物动力学研究 ,用于估算ke、t1 /2、CL、Vss、Css、F等药物动力学参数 ,与经典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相比 ,本法更简便、可靠、实用、且易掌握 .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入了刻划皮下注射药物动力学过程的参数K_c、K_d、K_i和K_h,给出了用这4个参数表达药物在皮下组织中的平均停留时间MRT、时间方差VRT以及延迟时间T_L的关系式,并在理论上提出了用在体数据确定以上4个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方法,探讨了含有时滞效应的二室模型中药物浓度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引入适当的滞情况下,可以出现在中央室聚集和在两室中振荡的现象。这是某种给药方式而使药物在体内分布的一种由二室模型得出的新的结果;分析结果也表明,这种时滞效应不可能被包含在相应的速率常数之中.  相似文献   

12.
环孢菌素A的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大鼠生理模型的基础上,模拟出了大鼠静脉注射环孢菌素A各主要器官或组织的时间.浓度曲线,并且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阿维菌素长效注射剂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绵羊的颈背部皮下注射阿维菌素(AVM)长效注射剂(10mg/kg),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AVMB1a的血药浓度,进行AVM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ka)=(7.416±6.3)天,t1/2(ke)=(38.37±40.6)天,Tpeak)=(12.76±9.7)天,Cmax=(71.65±32.4)ng/mL,AUC=(4518.7±499.8)ng/mL天,其动力学参数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上看,到给药后的第71天,血药浓度已无法测出,但药效学的试验结果表明,AVM长效注射剂在绵羊体内能存留90~100天,表现出确切的长效缓释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新型心肌显像剂99mTcN-TBI的电性及与99mTc-TBI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应用区带电泳法和阳离子树脂交换法测定了新型潜在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N-TBI的电荷性质,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了99mTc-TBI的电荷性质,并进行了比较,电泳实验结果显示,有放射性活度的73.1%的99mTcN-TBI滞留于原点,而同样条件下有放射性活度的97.4%的^99mTc-TBI移向负极,在阳离子树脂交换实验中,^99mTcN-TBI的1gD-pH直线斜率x=0.12,而相应的^99mTc-TBI的IgD-pH值的直线斜率x=0.86,这2种实验结果均表明,^99mTcN-TBI为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药物贮存期的热分析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了药物的热稳定性,快速、科学、经济地预测药物的有效贮存期.方法用TG-DTG热重法测定药物的热降解曲线,用Coats-Redfern积分法求算出热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时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根据所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求算出药物在贮存温度-室温(25℃)下降解反应速率常数k,进一步探讨药物已知有效期与反应速率常数k的负对数pk的相关性.结果市售药物有效期与热分析动力学方法求算得到的(室温25℃)pk存在相关性,根据市售药物贮存期可将药物室温(25℃)下pk划分为3个区间药品的有效期在1.5a或2a,定为区间Ⅰ,pk<7.5;药品的有效期为3a,定为区间Ⅱ,7.5<pk<11;药品的有效期为4a或5a,定为区间Ⅲ,pk>10.5.结论根据室温(25℃)下降解反应速率常数k和药物有效期的相关性,通过热分析动力学求算法可初步预测未知药物贮存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发明的生物疗法,如单克隆抗体(Mabs),增长因子(GFS)等,它们在体外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杀伤能力,但是由于肿瘤内部产生的生理屏障使药物很难到达肿瘤核心区,尤其是对于从人体免疫系统提取的像单克隆抗体这样的药物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比一般药物分子大得多。克服这些生理屏障的办法之一是采用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小分子药物。最近引进的采用双官能抗体和小分子的半抗原的两步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个要求。本文采用三房室模型对治疗肿瘤的两步法进行了细致的药物动力学分析,并得到了一系列有实用价值的结果。三房室模型改进了已有的两房室模型 ̄[1],使之更符合生理实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尾静脉注射131I-标记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在NBS催化剂作用下,将131I-NaI与大黄素反应得到产物2-131I-大黄素,放射性化学产率为96%,放射性化学纯度95%,且标记物在大鼠血浆中24h内稳定.131I-标记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半衰期(t1/2)为0.25h,清除率(CL)为0.007L/(h·kg).小鼠的组织分布特征为肺部和肾脏最高,脑组织最低,其它组织水平基本相似.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131I-标记大黄素后在体内分布和清除速度较快,主要经过肾脏排泄,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18.
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黎 《厦门科技》2004,(5):37-38
新药发现(Drug Discovery)的传统模式是在体内或体外构造疾病模型。并根据这些模型大量筛选的结果.研究和确定药物靶点及药靶的结构,再按照药靶的结构,筛选或设计先导化合物,进而将先导化合物优化。使化合物在人体内吸收,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等方面性质更优。最终通过临床试验成为药物。这一传统模式的缺点是模型的筛选效率低、工作量大、成本高、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
图G的L(2,1)标号是一个从顶点集V(G)到非负整数集的函数?(x),使得若d(x,y)=1,则|?(x)-?(y)|≥2;若d(x,y)=2,则|?(x)-?(y)|≥1。移动通讯频率分配问题可转化为图的L(2,1)标号问题。将2-格图及相关图推广到n-格图及相关图,并给出了它们的L(2,1)标号。  相似文献   

20.
氨曲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