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萝卜为材料,研究比较了离体叶绿体蛋白质合成的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仅为国外报道,国内尚未见使用;另一种是国内一直使用的方法.结果显示前法合成标记蛋白质的能力优于后者.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苜蓿转化细胞系和对照细胞系为材料,利用同位素标志方法研究了3种大分子物质--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动态。结果表明,与对照细胞系相比,转化细胞系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旺盛,合成速度显提高。同时,转化细胞系DNA、RNA和蛋白质出现最大合成速度的时间均相应地延迟。  相似文献   

3.
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IRNA对正常小鼠脾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和IRNA作为抗体合成的直接模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IRNA能促进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合成抗体,但不能促进淋巴细胞合成IRNA供体型的抗体,说明IRNA不能作为抗体合成的直接模板。实验还表明,IRNA能促进淋巴细胞合成一种分子量为94000的蛋白质分子。对该分子的作用和IRNA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蛋白核小球藻CP-FJ9为出发藻株,在异养培养条件下,采用SE、HA-SK、BG11、Basal和BBM 5种培养基分别对小球藻CP-FJ9进行培养.通过测定生物量、比生长速率及细胞内主要成分,比较5种培养基对小球藻CP-FJ9生长及其产物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asal培养基更适合小球藻CP-FJ9快速培养,可获得最高生物量12.93 g·L-1和最大比生长速率0.64 d-1;而HA-SK培养基则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可获得最高蛋白质产量5.14 g·L-1.另外,在10 L发酵罐中使用HA-SK培养基异养培养蛋白核小球藻CP-FJ9,经72 h发酵后,小球藻最终生物量为20.05 g·L-1,蛋白质含量为49.06%.这表明,蛋白核小球藻CP-FJ9是一株有潜力用于开发富含蛋白质的藻种.  相似文献   

5.
瞬息万变的生命现象,给数学提出了大量复杂运算与许多用数值不易表示的变化,推进了数学打破传统结构。开拓新的数学领域和方法,运用到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过程.以mRNA长链为模板,合成翻译蛋白质肽链的过程中,其三联密码符号,即核苷酸的4种信息符号U、C、A、G,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序变化,同时传输遗传信息.这里用数学理论和方法,例证20种氨基酸排序变化的多样性,致使蛋白质肽链结构的多样性,以至生物性状、生物种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近日,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发表公报说,运动可以刺激脑细胞合成一种名为Wnt3的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能帮助大脑重返年轻。  相似文献   

7.
UV—B辐射对2种海洋微藻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同位素标志法,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三角褐指藻、扁藻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对UV-B辐射增强的耐受性高于扁藻;UV-B辐射增强抑制扁藻的生长和DNA的合成;低剂量的UV-B辐射刺激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和DNA的合成;高剂量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同时,随着UV-B辐射的增强,2种海洋微藻RNA和蛋白质的合成速度下降,其中扁藻合成速度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三角褐指藻,表明三角褐指藻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UV-B辐射增强的敏感性低于扁藻。  相似文献   

8.
玉米茎尖扫描电镜观察及蛋白质电泳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发育阶段的玉米茎尖,并对不同时期的茎尖进行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伴随着玉米茎尖的阶段性发育,茎尖蛋白质的合成与消失也呈阶段性变化。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转折点,玉米茎尖有多种蛋白质消失,进入生殖生长期后又有多种新的蛋白质合成。该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茎尖的营养主长和生殖生长分别受不同的基因调控,有不同的蛋白质产生。玉米茎失多种蛋白质的突然消失可作为玉米茎尖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生化标志。本文还探讨了玉米茎尖扫描电镜的制样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快速、简便、适用广泛的间接碘标记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碘标记蛋白质的标记率为30%-60%,生物活性保持率达90%,两个月的稳定性保持率为93%。  相似文献   

10.
张玲  吴建宁  闫豫君  朱亚军  周静 《科技信息》2009,(32):I0018-I0018,I0020
本文对乙酰乙酸乙酯两种合成方法和反应液的三种后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以KF—Al2O3作催化剂合成乙酰乙酸乙酯。方法简单、条件温和、产率高。以乙酸乙酯做萃取剂效果优于以苯为萃取剂,且避免了剧毒物质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进展,包括已经应用的标准技术、物理学方法、最新进展及其他方法.利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为工具,通过合成可调控转录系统来调整生物系统,可实现对基因功能的微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进展,包括已经应用的标准技术、物理学方法、最新进展及其他方法。利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为工具,通过合成可调控转录系统来调整生物系统,可实现对基因功能的微调。  相似文献   

13.
分子碎片共轭帽基团法(MFCC)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线性标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全体系量子力学方法来研究蛋白质体系的各种性质.本文采用该方法对蛋白质与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了早期受精卵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及其调控过程,给出了蛋白质合成及其调控过程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当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速率常数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蛋白值在细胞中的分布将出现一种非均匀的定态结构,这种动力学结构可能与原初细胞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适于蛋白质吸附的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交联聚糖树脂,与传统方法相比,合成时加入致孔剂可提高树脂对蛋白质的吸附能力,但树脂的机械强度差,改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可得机械性能较好的高孔隙率树脂,此类树脂对铜离子及蛋白质均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计量学的主成分分析(PCA)法计算和分析了4种类型(α型、β型、α/β型和α β型)204个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在主成分中的贡献.研究发现,20种氨基酸在4种类型蛋白质的主成分中的贡献有明显的不同.氨基酸在主成分中的贡献体现了4种类型蛋白质的结构特征,有深刻的物理和化学的内在原因.我们把氨基酸的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蛋白质结构类型的预测,对4种类型的蛋白质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使用LOO(leave one out)检验法,4种类型蛋白质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6.9%(α型)、96.7%(β型)、82.2%(α/β型)和78.39/5(α β型),204个蛋白质的整体正确率为84.3%,高于以氨基酸组成为基础的简单距离和欧几里德距离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SDS线性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和比较了鱼类、两栖类,乌类及哺乳类共8种动物的角膜中蛋白质组分及数目的异同。结果表明:这些动物角膜中所含蛋白质组分约为:鱼17种,蟾蜍28种,鸡34种,小鼠32种,家兔35种,羊34种,牛36种,猪35种。若根据两种动物角膜中不同的蛋白质组分数与两种动物角膜中蛋白质组分总数之比为蛋白质组分差异距离的定义。则牛和羊的蛋白质组分差异距离最近,小鼠和家兔的次  相似文献   

1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茶饮料中合成着色剂的方法,并验证方法可行性。以市售茶饮料为样品,选取C18添加量、PSA添加量、pH作为单因素,并通过合成着色剂平均回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QuEChERS法分析茶饮料中合成着色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C18添加量250 mg、PSA添加量120 mg、pH为7.5,在该条件下,合成着色剂的回收率为(97.7±1.25)%,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响应面法在茶饮料中合成着色剂提取净化方法优化中具有可行性。该方法操作便捷、高效,且使用试剂少,回收率高。为日常茶饮料市场监管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国内生产合成水杨酸异丙酯的工艺路线,以及一些新的催化合成方法,讨论了各工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2,4-D的无氯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除草剂2,4-D的无氯合成,该方法避免使用有毒气体——氯气参加反应,得到了一种合成2,4-D的最佳反应物配比.结果表明该法原理正确,路线合理,方法简单,且收率高,与传统工艺相比,有许多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