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宋一代,多有将"词"称作"乐府"的现象.就词与乐府渊源而论,二者本是一脉相承的具备音乐性的韵文作品,因而将词归入乐府无可非议.同时,这种现象也说明有宋一代,词体跻身庙堂,具备了"乐府"的某些功能,但归根结底,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还是宋人词体独立意识觉醒以及"尊体"的需求,继而引发了对乐府系统的再认知和再定义.  相似文献   

2.
在词体发展过程中,词调也在发展变化,除产生同调异名(即一调多名)现象外,也出现了同调异体的现象。同调异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字数句式的更动、用韵的变化、节拍快慢的差异、结构的改变等几种,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内容的需求,亦有知音度律者创造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法成分的"中",主要表示"中间"义和"内部"义.将表示"中间"义的"中"称为"中".表示"内部"义的"中"称为"中2","中1"和"中2"的主要区别:"中1"乃指线性的两端之间或中间,因此参照项应该是两项,常与"左、右""前、后""南、北""东、西""上、下"等相对;而"中2"则指一个封闭的界限内或三维空间的内部,参照项应该是一项,常与"外""表"等相对.现结合汉语史上的使用实例,略论"中"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4.
将目标锁定于清代词坛,以清人选录、校勘吴文英词的成果为对象,建立《梦窗词》的接受历程与清学演变的联系,为《梦窗词》在中国词坛的接受历程找寻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济首先提出“尊体”一词,并且依此阐发其词学主张,着重于“论词莫先于品”、“意能尊体”和“以词存史”三个角度予以展开,开辟词学研究的新境界。同时也使得词学尊体研究渐入人心,对词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世人论吸温庭筠为“花间鼻祖”之原因时,多从其数量、题材、风格等角度着眼。但如果就《花间集》的编选目的和文人雅词传统确立这两个向度而言,温词的音乐性与典雅化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两个原因。也正是这两个重要因素,给《花间集》烙上了雅俗二维复合的历史印记,使得其中既有绮艳典雅之作又有淫糜低俗之词。  相似文献   

7.
敦煌曲子词的发现 ,具有重大的文学史意义 ,它解决了有关词的起源和发展的一系列遗留问题 ,反映了曲子词在转变为词之前的发生形态 ,分析它的内容和形式 ,可以了解通俗文学与文人文学的一些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8.
敦煌曲子词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文学史意义,它解决了有关词的起源和发展的一系列遗留问题,反映了曲子词在转变为词之前的发生形态,分析它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了解通俗文学与文人文学的一些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文学创作中出现了大量的以词存史、以史入词、以“词史”品词的情况。而闽中词人谢章铤继陈维崧,周济之后不仅在词学理论上对“词史”意识进一步发挥,而且在词的创作中也体现出极为强烈的“词史”意识,为我国古典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我国晚近词坛上不容忽视的一位重要作家。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诗学著作数量众多、内容广泛,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民国诗学著作涉及诗学专论、诗词学综论、新旧诗兼论、中国文学论集、诗史、诗话、诗体、诗法、专题研究、断代研究、诗集辑录和诗集笺注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袁虹 《河池师专学报》2010,(3):30-33,54
音乐赋发展到唐代,在乐教思想,文道说,重功利文学观及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更加注重理的阐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尚理倾向。具体表现在赋作内容多述说君臣之道、处世之道或生活中的其他哲理;在对音乐的描写上多以抽象之语叙述;在创作程式上也体现出由尚情转向尚理的趋势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当代彝族散文整体上具有写实倾向,产生了一批富于表现力、充满激情与力度的杰作;同时,拘泥于生活现实对艺术表现的自由也有所限制,文学观略显单一。以写实为基点,一些当代彝族作家逐渐走向“文化大散文”,深掘少数民族审美特质,贡献出许多新的文学意象。因此,突破单一化的文学观、走向更加自觉的文体探索、开掘民族审美文化的新内涵,产生自己的文体家,是彝族散文走向当代形态的重要环节。只有获得文体的自由与自在,当代彝族散文才能够超越民族风情之展现,对自身民族深厚的审美意识有一种新的认知,进而为中国文学艺术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诗意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卓尔不群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充分显示出现代语言的艺术魅力。本文从语言的情感、形象、意蕴、乐感四个方面对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诗意美由表及里地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贠晓晴 《科技信息》2011,(11):171-171
通过对高职语文古诗文教学内容体系的阐述,对教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受众文化层次的提高、报纸社会角色的变化以及现代通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散文化的手段来处理新闻事实,已成为传播者与受众所普遍认同的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16.
论骈文理论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骈文理论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萌芽期、隋唐五代的骈散相争期、宋代的兴起发展期、清代的形成期以及清末民国初的兴盛期五个阶段,每一阶段的骈文理论都对骈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骈文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后又重新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7.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农学家,也是一个关心民瘼、情深意密的诗人。从蔡襄"文以道为本"的主张,以及其诗歌与"白体"、"西昆体"和"晚唐体"三大宋初诗风的关系,可以看出蔡襄诗学思想主要受韩愈影响。其诗歌创作博采众长,对于颇为后人诟病的宋初三大流派都有所吸收。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的散文体式具有变中求胜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意味全无描述它的可能。周作人散文从外在形式上看是散漫随意的,随意中却遵循着某种共同的生成规律;从抒情形态上看是沉郁内敛的,内敛中也有个人感情的明确传达。究其原因,周作人的散文理念是相当博杂多源的,而博杂中却又贯穿着统一的指向,概而言之这一指向即散文抒写的真实简明。  相似文献   

19.
把握原文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忠实”的概念进行了透彻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散文翻译为例,从原文风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握原文风格两方面来展开阐述,旨在强调只有对原文精神的忠实,译文才能达到“传神”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诗在20世纪汉语诗坛占有主导地位,却没有建立起必要的诗体。尽管有很多诗人致力于新诗的诗体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确立了新诗的初步形态,新诗诗体建设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在20年代初中期初步确立了新诗的基本形态,特别是确立了新诗的两大形式特征——新诗的音乐形式和排列形式。新诗却始终处在文体自发与文体自觉、诗体的准定型与不定型、诗的律化与自由化、诗人的文体自律性与文体创造性的对抗与和解中,其中对抗远远大于和解,造成每种诗体都无法进行持续的建设,使诗体建设成为百年新诗最大的问题。目前正是加强诗体建设的重要时期,21世纪新诗的诗体建设既要正视现实,又要面向未来,既需要现实的构建策略,也需要理想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