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硬化面积的迅速增加,雨水的下渗难度增加,地表雨水汇集速度快,地表径流量大,从而导致城市局部地区排水不畅,形成积水甚至内涝,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造成经济损失.该文主要阐述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如何根据雨水口的汇水面积和形式确定雨水口的数量,根据道路设计合理布置雨水口的位置.以便及时收集地面径流,避免因排水不畅形成积水,影响道路交通和行人安全.  相似文献   

2.
浅谈雨水口在城市道路上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影响雨水口设置的多种因素,经过计算得出在雨水口型式确定的情况下,雨水口的设置间距随道路宽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陈思思 《科技信息》2009,(18):275-275
本文介绍了影响雨水口设置的多种因素,经过计算得出在雨水口型式确定的情况下,雨水口的设置间距随道路宽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道路坡度(横坡1%~2%、纵坡0.3%~5.0%)和径流量(0~70 m3/h)对雨水口泄流效率的影响,搭建了比例为1∶1的试验平台,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泄流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径流量越大,纵坡越大,泄流效率越低;横坡每提高0.5%,雨水口的泄流效率约提高10%。将孔口出流方程对数据进行拟合所得公式与其他文献提出的经验公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对标准型平篦式雨水口,前者的拟合效果更好。基于拟合公式,提出雨水口布置的设计思路,推导了布置间距的计算公式,并将其应用于雨水口布置间距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的雨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随意性较大,致使雨水口布置不合理,路面雨水不能快速排除,从而形成水膜或积水,间接影响路交通安全并造成过多的雨水渗入路面,影响路面结构性能。对天津市区内各等级道路汛期路面积水情况进行调研,结合天津市城市道路雨水口布置的现状与弊端,对不同道路等级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计算参数进行整理,针对每一等级道路列出相对应型式的出水口;针对不同道路纵坡,分析计算其相对应的较为科学的雨水口间距;给出道路最低点雨水口位置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雨水口)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智强 《厦门科技》2001,(Z1):30-31
提出布置于道路截水点的雨水口间距计算方法,避免工程实践中的盲目性,促进城市道路路面排水设计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雨水口是城市道路上收集雨水的排水设施,在进行城市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在道路上合理设置雨水口,本文从多方面对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环保型雨水口是控制道路雨水径流面源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对初期雨水污染有突出的减控效果,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环保型雨水口复杂的径流污染调控过程,目前尚缺乏合理和系统的模型概化手段,因而难以有效评估其径流污染调控效果.在全面梳理常见的环保型雨水口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环保型雨水口概化分为弃流型、截流入渗型和人工填料型3类,考虑不同类型环保型雨水口复杂的径流调控与污染物削减环节,针对性地开展水量水质耦合模型构建,并利用设计降雨数据进行模型试算与效果评估.模型试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模拟均匀降雨、单峰降雨、双峰降雨和间歇降雨条件下的雨水口外排过程,满足水量平衡与污染物守恒.利用模型模拟能定量分离环保型雨水口不同环节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评估了3类环保型雨水口径流调控与污染物削减的效果.相关成果能为环保型雨水口的规划设计与效果评估提供有效的模拟技术支撑,进而促进海绵型道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雨水口是城市道路上收集雨水的排水设施,在进行城市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在道路上合理设置雨水口,本文从多方面对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城市洪水综合试验平台,使用三维超声多普勒流速仪(ADV)测量较大水深条件下雨水口周边流速与紊动强度的三维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当来流水深较大时雨水口中心会出现一地漏漩涡,来流与漩涡共同作用引起雨水口周边流速显著增加.漩涡中心处流速相对较大且流速纵向分量与来流方向相同侧平均流速大于相反侧,各试验工况条件下最大流速均位于雨水口下游边缘附近.雨水口引起的漩涡增大了水体的紊动强度,紊动强度的平面分布与流速平面分布较为类似,工况2条件下平均湍流动能由水槽进口处0.004m2/s2增加至雨水口下游边缘处0.145m2/s2.水体剧烈的紊动效应使底床摩阻的影响相对减弱,流速沿垂线呈常数型和线性型分布,不符合明渠水流对数型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卓敏  丁春梅 《科技信息》2010,(31):I0017-I0017
从完善城市排水系统、雨水口设计、防洪标准、行道树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的防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模拟道路地表径流和排水系统溢流对道路积水的影响,对道路汇水区采用地表二维模型,对其他汇水区和地下管网采用一维模型,并构建基于PCSWMM的一二维耦合内涝模型,提出以本地道路地表径流和检查井溢流对积水贡献比例为指标的积水来源定量分析方法.基于实测检查井液位数据和积水深度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后,利用该模型对设计暴雨条件下深...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在降雨条件下的地面积水,积水深度的大小对于下垫面的下渗速度影响,确定平原区地面积水与雨强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面积水过程分为径流积水和滞留积水,稳定产流阶段的地面积水随雨强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于雨强一定,不同介质的平原区,地面积水与历时呈直线或曲线关系。对山西省水文计算和水资源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地指导城市立交桥区的排水防涝改造,降低内涝风险,以深圳市某立交桥为研究对象,构建高分辨率城市内涝模型,采用地表积水实测资料进行模型率定及验证,模拟立交桥洞在雨水口防堵、下凹式绿地以及两者的组合措施改造前后不同降雨情景下的积水情况。结果表明,1)高分辨率城市内涝模型可以实现城市立交积水动态变化过程的准确模拟;2) 5年、20年和100年重现期降雨情景下,立交桥洞内涝严重,积水时空变化速率快,当降雨重现期为100年时,最大积水深度和面积分别高达1.52 m和1833 m2,积水深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最大增长速率分别高达0.04 m/min和0.23 m/10 m;3)组合措施的内涝削减效果优于不同改造措施单独使用时的削减效果,100年重现期降雨情景下,单独采用雨水口防堵和绿地下凹措施,仍然存在0.6 m以上深度的积水,而组合措施可使内涝积水深度小于0.5 m,内涝持续时间缩短至30 min内,可有效地缓解桥洞内涝。  相似文献   

15.
考虑城市暴雨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特点,选用合适的地表径流系数计算雨水口汇集的待排水量.将暴雨在雨水口汇集、管道传输和泵站排出的过程看作为一个多级串联的排队系统,同时根据城区不同重要等级确定其排水等待时间约束,通过计算防汛泵站及管网的建设与运营费用,构建以总成本和最长排水等待时间为双目标的城市防汛泵站选址模型.通过嵌入禁忌搜索算法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复杂的防汛泵站非线性选址问题.实际案例分析表明多级排水理论可以较好地模拟城市排水系统,也指出排水泵站数量、泵站地址及暴雨重现期等对城市排水系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山岭隧道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对运营期隧道的安全运营有着重要影响.以蒙华铁路中条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伯努利方程,结合工程中的两种排水系统布置形式,推导出了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公式,并采用了CFD数值软件进行模拟,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同时研究了排水管堵塞对排水系统排水能力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同类隧道排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积水采空区下近距离布置巷道的问题,采用基础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积水采空区下布置巷道的四个影响因素,模拟了巷道在常规支护和加强支护条件下的不同安全距离时围岩塑性场和底板渗流场耦合情况。模拟结果发现,巷道与积水采空区间距越小渗流场与塑性破坏场联系越密切,临界危险距离17 m时可以通过加强支护有效控制围岩破坏区,相对增加巷道与积水采空区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巷道突水。该研究可为类似水体下布置巷道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暴雨积水预报系统的理论模型及模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个城市暴雨积不预报系统的模式。这个系统由暴雨、地面径流、管网汇流和地面积水四个数学模型串联构成。在输入暴雨气预报信息后,系统即可对可能发生的城市暴雨积水进行模拟计算,最后对发生地面积水的概念、地点,持续时间和最大积水深度作出统计预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新生态城起步区为例,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建立包含河道的排水系统模型,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排水系统的能力.结果表明,现状排水管网遭遇3年一遇降雨时,过流管道比例达到70%~80%,排水管网的能力不足;应对20年一遇降雨时,蓟运河故道的水位超过亲水平台高程,影响其安全;77.81ha区域超过内涝设计标准,最大积水深度1.45m,最长淹没时间36h;其中64%的面积最大积水深度在0.15~0.3m,53%的面积积水时间在2~6h之间.  相似文献   

20.
深隧排水系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内涝防治工程措施,但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尚比较少,大规模深隧排水系统的应用效果及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利用IFMS URBAN洪水模拟分析平台构建了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以成都市为例,研究深隧排水系统在城市内涝防治中的作用.设置了多种降雨情景和工况组合情景,对有无深隧条件下研究区内涝积水情况进行模拟,开展了多组模拟结果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在30年一遇降水条件下,深隧服务范围内减少了31.4%的溢流点、50.5%的溢流水量,积水情况大大缓解,其服务范围内严重内涝问题基本得到控制;深隧排水系统削减城市内涝的作用随降雨重现期的增大和降雨峰现时间的延后而减弱;深隧系统中的蓄水池与泵站组合对深隧的作用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