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技术具有免标记、灵敏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在传统的光纤SPR传感器件基础上设计制造了光导毛细管SPR传感器件,利用自行研制的波长调制式SPR传感装置,对器件灵敏度、分辨率和检测精密度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相比光纤SPR传感器件,光导毛细管SPR传感器件产生更显著的SPR效应,提高系统分辨率达9.6×10-6 RIU(折射率单位).应用光导毛细管SPR传感器件可进行IgG快速、定量检测,检测线性范围受传感区固定的蛋白A疏密程度影响,其中0.01mg/mL蛋白A修饰条件下检测线性范围是0.33~1.53μmol/L,0.10mg/mL蛋白A修饰条件下检测线性范围是0.20~3.67μmol/L;并进行了蛋白A-IgG的解离常数测定,Kd=1.4×10-7 mol/L.相对于现有商业SPR仪器,基于光导毛细管器件的SPR生物传感器使用成本低、便携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学薄膜理论,研究了银-金双金属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品质因子的特征。 首先,通过共振角处最低反射率的计算得到了双金属层的最佳厚度配比;其次,研究了最佳厚度配比下双金属层 SPR 传感器的线宽、灵敏度以及品质因子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双金属层中银膜厚度的增加(或金膜厚度的减小),传感 器的灵敏度和线宽均减小,而传感器的品质因子增大。 当双金属层 SPR 传感器中金膜厚度减小至 0 nm 时(单层银膜 SPR 传感器),传感器的品质因子达到最大值 96.35 RIU-1 。  相似文献   

3.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设计了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该传感器与传统棱镜SPR传感器相比有很多优点.由于引入了光纤结构,SPR传感器的计算变得相当复杂.此前,由于不能准确计算,其设计主要依赖于经验,从而严重影响了所设计的传感器的性能.根据光纤SPR传感器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把斜线作为子午线来处理,推导了光纤SPR传感器中总反射系数的计算公式,实现了对光纤SPR传感器的理论计算过程,同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相吻合,从而为系统地分析光纤SPR传感器的性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并且为实际设计光纤SPR传感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光纤SPR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检测系统,应用光纤SPR传感器与光度计测定了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检测条件相同情况下,光纤SPR传感器测定叶绿素含量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建立了光纤SPR传感器的共振波长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可通过光纤SPR传感器快速、准确地测定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MATLAB数值模拟,分析Au,Ag两种材料对于角度调制型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同时,根据Au和Ag的各自特性,提出一种Ag/Au复合膜结构的设计,并对该复合膜结构的SPR传感器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角度调制型SPR传感器的最低反射率受金属膜厚度的影响较大,在Au,Ag膜厚度分别为52,38nm时,其共振强度最强,最小反射率值达到最小值;选择Ag/Au复合膜总厚度为50nm(其中Ag膜厚度为20nm),可以大大改善传感器的性能,且由于Au膜处于复合膜的外层,可以保持传感器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SPR传感器理论模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SPR传感器的性能,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传感器性能的一些参数.本文以薄膜光学理论为基础对传感器的特性进行分析,给出了SPR传感器反射光强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为依据用m atlab软件对各种敏感膜的特性进行仿真,得出了一些结论,再结合实际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反射系数在复平面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理解相位型、偏振型及调制型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采用光的电磁理论对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时光的反射系数rp在复平面的轨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rp在复平面的轨迹近似在一个圆周上,从这个轨迹圆不仅可以得到反射系数的模rp和辐角φp的特性,而且可以得到rp.(φp/α)近似为一个常数的特性。这些特性非常直观地表示了相位型、偏振型及调制型SPR传感器的原理与性能,有利于SPR传感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金属等离子体振荡概念,表面等离子体波及其特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激发—衰减全反射三方面浅析了SPR技术的物理机制及激励方法;并探讨了SPR传感器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反射式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传感器用来测量硝酸根浓度.传感器采用反射式结构,并利用金膜来激发SPR.制备铜纳米粒子/碳纳米管(copper-nanoparticles/carbon-nanotube, Cu-NPs/CNT)膜作为硝酸根浓度测量的敏感膜.当溶液中硝酸根浓度发生变化时,吸附在CNT上的由铜催化产生的氨气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导致CNT折射率发生改变,从而使SPR谐振波谷发生移动,进而实现硝酸根浓度测量.实验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在低浓度区间内的平均灵敏度达到了14.14nm/lg[c/(mol·L-1)].这种传感器易于封装,可以应用于远距离测量,将在生物化学参量测量方面有着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新冠病毒发现以来,新冠肺炎在社会内引起广泛关注,其传播能力相较于其他冠状病毒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灵敏检测和早期诊断是实现新冠病毒COVID-19有效阻隔和治疗的关键环节,传统的PCR等技术目前已被应用于COVID-19的诊断与检测当中,但其仍存在着定量困难、耗时长、成本昂贵等缺点.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是一种高灵敏、无标记和快速的实时分析工具,可用于特定蛋白质、核酸和病毒粒子的定量检测,在COVID-19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基于不同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法、间接法、夹心法在内的SPR传感器对COVID-19的定量检测与诊断研究进展,对固定配体进行分类,研究目标分子包括COVID-19的核酸分子、抗原、抗体及病毒粒子.同时,也从传感器设计、表面修饰、检测性能等方面对SPR传感器进行了介绍,总结了SPR传感器针对COVID-19检测的开发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可以采取的措施.另外,SPR传感器可以通过其独特的亲和力动力学分析实现分子间KD值的计算,对SPR传感器在COVID-19潜在药物评价方面的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设R是一个结合环,满足由2x=0,x∈R,可推出x=0,N是R的一个非零理,D_1,D_2是R的二个约当微商,使D_1(N)和D_2(N)分别含有R的一个交换子正则元,且对任意a,b∈N,都有D_1(a)D_2(b)=D_2(b)D_1(a),则R是交换环。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利用多尺度分析框架和折叠法得到了L^2[0,1]的一族具有解析表达式和任意有限阶正则性的双正交小波基,它包含一族半正交小波基为其特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图的邻接矩阵的最小多项式,定出了两类只有平凡的多项式图的图。为解答文献[3]提出的一个问题,给出了两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防治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损叶50%以下为轻度为害,损叶51—75%为中度为害,损叶75%以上为严重为害,并根据害虫损叶量和毛竹产最损失的关系,提出了刚竹毒蛾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虚拟经济和虚拟企业已较为发达,我国正在迅速工业化,部分发达地区正处于进入知识经济的准备阶段,因此,分析虚拟企业这种新型组织形式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综合与评价近年来有关虚拟企业论述的基础上,对虚拟企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详细论述用PowerBuilder开发图形界面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Rajupt的关于Lp空间上的Gauss测度的特征的一个简化证明.在这个证明中,没有用到Lp空间Schauder基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研究相扑机器人比赛的基础上,对相扑比赛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结构、模块功能和软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扑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面向医院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医、患 、保三方关系的分析,指出医方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机制理论,建立了面向医院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根据按服务项付费可能导致的医患合谋现象,建立了防范医患同谋的激励机制,指出防范医患同谋的关键在于提高医生的保留效用,改善医生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