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品》谢灵运条引《异苑》提到“钱塘杜明师”其人,在现有的出版物中,大抵有五种意见:①杜子恭;②杜炅字子恭;③杜昺字叔恭;④杜炅字子恭、杜昺字叔恭并非一人;⑤杜炅字子恭、杜昺字叔恭为一个人。因此,杜明师成了学史、道教史上的一个谜。本从史讳学的角度,揭开了这个谜底,杜明师名昺字子恭。唐高祖李渊之父名昞,为避其讳,改杜昺为杜炅,或迳称其字。《宋书》、《洞仙传》,《道学传》、《南齐书》撰于唐朝前,原本不当避唐讳,今本乃唐人所改。宋以后的作,有的改回,有的沿用,遂成混乱。古书上的杜昺、杜炅、杜子恭、杜叔恭、杜恭实为一人,即杜明师。  相似文献   

2.
方勺《泊宅编》是一部重要的宋代史料笔记。是书记录了许多北宋末、南宋初朝野事实,其中对方腊起义始末、熙丰间财政状况等记载,尤为后世史家所重视。但是,关于方勺是什么地方人的问题,历史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至今莫衷一是。所以,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泊宅编》,许沛藻、杨立扬两同志在《点校说明》中说:“方勺字仁声(一○六六——?),婺州金华(浙江金华县)人,一说亚漱(在浙江桐庐县)人。”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呢?笔者认为,应该以婺州金华人为是。查万历《金华府志》、《宋史翼·方勺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近人余嘉锡《四  相似文献   

3.
胡瑗(993—1059)字翼之,北宋泰州如皋人,原籍陕西安定。一生从事教育事业,门生弟子满天下,对我国古代封建教育有过一定贡献,所以门人学者称他为安定先生。他在如皋和湖州的藏书讲学处叫做安定书院,辛亥革命以来的如皋安定小学,就是以书院原址改办的。他的父亲胡讷曾任宁海节度推官,他就随任生在如皋宁海乡的这位郡佐家庭,七岁能作文,十三岁通《五经》,立志学做所谓圣贤,不积极追求功名富贵。由于家庭比较贫困,北去泰山,与孙复(992—1057)、石介(1003—1043)等一起学习,攻苦食淡,时常通夜不眠,坚持十年不归,家信有“平安”二字,就投掷山沟,深怕扰乱心思。他们三人后来都成为一代人师,学者称他们为“三先生”,而以胡瑗的学生最盛,教法最备,形成了“沈潜、笃实、醇厚和易”的学风。三十二岁归省如皋后,在如皋和吴中私设讲坛,传授经术。  相似文献   

4.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南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自少有驱驰四方之志”“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哲学上,他创立了永康学派,提倡功利之学,强调“事功”,反对理学家空谈“义理”,斥之为“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文学上,陈亮是一个爱国主义词人,其词超迈豪放,激昂雄浑,是现实主义的杰作。  相似文献   

5.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他同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古文家,世称“三苏”,同属“唐宋古文八大家”(另五人是:韩愈、欧阳修、柳宗元、王安石、曾巩)之列。少聪颖,通经史。二十一岁举进士,二十六岁应中制科。宋神宗(赵顼)时,王安石变法,他站在旧党立场上,反对新法。因此,迭次谪贬,先后外放到杭州(今属浙江省)、密州(今属山东省诸城县)、徐州  相似文献   

6.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曾四次上书孝宗皇帝,又上《中兴论》,“极论宗庙社稷大计”(《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腐败无能极其愤概。“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很希望为收复河山、驱逐金兵出力,但却一生  相似文献   

7.
四、南宋     
周辉 南宋著名藏书家、学者(1126—1198以后)。字昭礼。人称周邦彦之子,自称淮海(今属江苏)人。然《两浙名贤录》载之,书中有祖居钱塘后洋街语,则辉实为杭州人北迁于淮。绍熙涧(1190—1194,或说绍兴中),又定居杭州清波门(今柳莺公园一带),安渡晚年。其所作《清波杂志》即以居地命名。  相似文献   

8.
刘基,字伯温,处州府青田县南田(今温州地区文成县南田区)人,是浙南一位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刘基出仕元明两代:他在元朝中进士、做官并为元政府镇压过农民起义;后因受排斥而去官归里。五十岁参加朱元璋队伍后,在翦除江南群雄、北定中原、彻底摧毁元政权的战斗中,参与军机,运筹帷幄,立下功勋,有“帝师”、“王佐”之称。五十岁之年是刘基一生的转折点:在这以前,他是元朝的忠实臣僚;在这以后,他成了明朝的开国元勋。  相似文献   

9.
三、北宋     
钱俨 五代末宋初著名学者(937—1003)。临安(今杭州)人,字诚允。本名信,淳化(990—994)初改名。吴越王钱俶异母弟。幼时出家为僧,年长还俗,谨慎好学。钱俶即位后,命为镇东军安抚副使,衢州(今属浙江)刺史。宋军灭南唐,俶奉诏助攻常州,时命俨督漕运,保障军输供给。归宋后,为随州、金州(今属陕西)观察使,后出知和州,在职十七年,宋真宗咸平六年卒。  相似文献   

10.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不唯诗词“雄视百代”,其散文也是很有特色、耐人寻味、令人称绝的。今将《赤壁赋》一篇进行赏析,对苏轼散文的风格特色,即可见一斑。苏轼(1037——1101)字子瞻,宋朝四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擅于作文,“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年(1057)中进士,时年二十。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翰林学士司马光为首反对,朝内斗争激烈。苏轼在这场新旧斗  相似文献   

11.
《西湖赋》的作者柴绍炳,清仁和(今杭州)人,生于明末,出身宦家,字虎臣,晚号省轩,少博闻强记,学后下笔数千言,自成一体,人称其文为“西陵体”。  相似文献   

12.
清代末年,浙江瑞安出现两位具有全国影响的,成就卓著的教育家——孙诒让(仲容)与黄绍箕(仲弢),人称“二仲先生”。建国以来,对于孙氏的生平及其思想,已有一些初步的研究;对于黄氏的探讨则似未之见。本文根据有限的材料,作一点肤浅的论述,谬讹之处,识者正之。[一]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又字鲜庵,号(勿口)斋居士。浙江瑞安县人。“幼而岐嶷,好谋湛之思。”少承家学,九岁即“浏览经史百家,焚膏继晷,恒至夜分就寝。”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的的顾祖禹,字景范,号宛溪子。他是以(《读史方舆纪要》这一部巨著而享有盛名的地理学家,也是一位坚持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者。《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军事地理和沿革地理的巨著。当时著名学者,如江西宁都魏禧称:“祖禹为东南第一人”。(注1)  相似文献   

14.
八、近代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又字凌台,号雨田,清代浙江山阴人。(葛出生地天乐乡山头埠村,今属萧山县)。是一位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15.
(一) 《粤西诗载》是清人汪森于康熙年间编成的历代有关广西的诗歌总集。共分二十四卷,收辑自汉至明各体诗歌二千九百六十五首,附词一卷四十五首,可谓洋洋大观,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广西地方史文献典籍。编者汪森,字晋贤,号碧巢,生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卒于雍正元年(1723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粤西诗载提要》认为“森,嘉兴人”近人叶恭绰先生《全清词钞》汪森小传也说“汪森……浙江桐乡人”但这都是不准确的。据汪森《词综序》及  相似文献   

16.
苏东坡,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全能作家,他的寓言也是杰出的,从我国寓言发展史来看,东坡寓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集大成性质和特点的艺术珍品。苏东坡,即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自幼好学,才气横溢,“奋厉有世当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二十二岁时中进士,受到主司欧阳修的赞赏,名满京师。他有振兴宋  相似文献   

17.
朱子别号考     
朱子(1130——1200年),名熹。祖籍江南徽州婺源县(今属江西省)。宋高宗建炎三年九月十五日午时出生于福建南剑尤溪时,乳名沈郎,是其父朱松所名,以志其出生之地(尤溪原名沈溪,后因避闽王讳,改名尤溪)。朱子小字季延,以尤溪隶延平;又字五二以行称。朱子十六、七岁跟随刘彦冲(名子翚,自号病翁)学习,冠时刘彦冲字之曰“元晦”,其祝词云:“木晦于根,春容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跋潘显甫字序》,《朱子公文集》卷八十二。以下简称《文集》)朱子在《跋家藏刘病翁遗贴》中说:“熹字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里常用在动词前面的“所”字,语法界向来有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多数学者认为“所”字是一个词,但是,对于它的词性看法不一。如马建忠的《文通》定它为“接读代字(代词)”,①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沿用其说,称之为“联接代词”;杨树达先生的《马氏文通刊误》反对把“所”字定为“代词”而称为“表被动的助动词”;②赵元任先生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叫它做“语助词”;③张志公先生的《汉语语法常识》和吕叔湘、孙德宣两位先生在《助词说略》里,都把“所”字定为“助词”;后来多数《现代汉语》都从助词之说,有的把它列入“结构助词”小类里。少数学者则认为这个“所”字不够“词”的资格,称之为  相似文献   

19.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生于一六一○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卒于一六九五年(清康熙三十四年)。人们都知道黄宗羲是一位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至于黄宗羲还是一位藏书家,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本文拟就黄宗羲的藏书源流,藏书规模范围,藏书活动及藏书宗旨进行一些考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诗词曲语辞汇释》是研究古俗语词有极高造诣的著作之一,作者张相先生,字献之(1877——1945),浙江杭州人。这本书自1953年问世以来,一直得到国内外的好评。朱居易先生说这本书“对研究韵文者说来,是很有价值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