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怎样培养青少年的记忆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方面。其中"识记"是最重要的,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这里涉及的主要是识记的方法,即为读者提供一些如何记住知识经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民庆 《科技潮》1999,(12):70-70
20世纪的人们认为: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对识记的事物不能回忆称为遗忘。而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情愿遗忘的,如果将这些不情愿遗忘的事物保持住,并能随心所欲地再现,惟一的途径就是不断过目、经常背诵、反复记忆。于是又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烦恼,如果需要记忆的量过大,则使人疲于复习而无暇顾及其他,有时便会出现思维迟缓或者失忆的现象。为了保持记忆,成千上万的人仍只能采取反复记忆的方法,坚持与遗忘作不懈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赵克诚 《科技资讯》2005,(23):139-140
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仅能感知当时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事物,不仅能回忆起当时不在眼前而过去却经历过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新形象,或者根据别人口头语言或文字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或是说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记忆在记忆过程中非常重要,记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积累。良好的记忆品质是学生学好语文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或是说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记忆在记忆过程中非常重要,记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积累.良好的记忆品质是学生学好语文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的记忆并非如照相机那般,能够真实记录下我们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并像照片一样保存下来,永远不会褪色。人类的记忆是不完美的,它不仅包含真实记忆(即对过去感知信息和事件的准确再现),也包括虚假记忆(即对从未体验的事件产生生动并带有细节内容的回忆,或混淆目标事件和它发生前后的诸多事件)。虚假记忆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的困惑和挑战,也为我们  相似文献   

7.
早在二千多年前,人们凭借想象创造了伟大的艺术——神话传说。想象这种神奇的东西,创造了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东西,带着人们上天入地,行走天涯。想象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想象就是我们大脑两半球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下,以我们从知觉所得来的而且在记忆中所保存的回忆的表象的材料,通过分析与综合的加工作用,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注意,就谈不上学习,要使学生注意较长时间地保持集中,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应研究学生的注意发展特征,并采用有效方式来引导和控制学生的注意。一、凝聚学生注意中学生开始能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将心理活动较长时间倾注于这一对象上。这就是学生注意。教师要凝聚学生的注意,可以从下面入手:第一、目标提示。为防止学生注…  相似文献   

9.
事物属性结构与感知记忆集的同态对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事物属性结构与其记忆模式间两个对应关系:(1)事物属性元间基于整合的结构关系在感觉记忆集中得到保持,当且仅当,感觉映射是事物属性集与记忆集间的同态映射(2)事物诸属性元间由整合诱导的推理关系在其记忆模式中得到保持,当且仅当,知觉映射是事物属性推理范畴与记忆推理范畴间的函子。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1977)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 人们头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图式。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时,总是将其与已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对新事物的理解往往受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的支配。各人根据自己的经历不断地补充和更新这些图式。当图式与输入的新信息达到统一时,理解就容易了;若头脑中缺乏某种与新信  相似文献   

11.
立君 《科技智囊》2006,(5):70-71
虽然“东方红、太阳升”的时代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过往,但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却依然活跃在很多人的头脑中,甚至渗透在很多中国企业家一言一行里,尤其是经历过“文大”,对那个年代还保留着鲜明记忆的、如今正活跃在经济领域中的人物。作为一个时代的领袖,毛主席改变了几辈人。时过境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记忆在人类心智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习离不开记忆 ,思维离不开记忆。一个人的记忆能力的好坏与其联想事物的方法有密切关系。早在二千多年前 ,柏拉图就认为回忆就是一种联想过程 ,记忆离不开联想。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联想的三大定律 :相似性、对比性和接近性。任何一种记忆方法都是建立在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或接近联想的基础之上的。通过联想记忆技术教学英语词汇 ,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英国的JamesNattinger曾经说过 :“词汇是以联想网储存和记住的…… ,了解一个词的意义变成了了解该词与其它词联想的任…  相似文献   

13.
应用奇象记忆法记忆英语单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英语学习者都感到识记过的英语单词很容易遗忘且不易回忆。针对这种情况 ,本实验研究在深入了解有关英语单词记忆法的基础上 ,利用奇象记忆法原理作指导进行了一项英语单词记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奇象记忆法记忆英语单词保持率高于其它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伞的欢愉     
达达ZEN 《世界博览》2011,(14):78-79
与过去疏离的人需要记忆,否则人生的意义就会有问题。在各种各样收集记忆的手段中,摄影的方式比较温和、普遍而影响深远。在旅行中透过摄影制造回忆、创造美好生活,这是一件现代人无法回避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人们把客观上的各种事物或现象在头脑中加以对比 ,确定出他们之间的同异点和相互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称为比较思维法。它是人们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的重要的心理过程。比较思维是进行抽象概括的思想基础。主要是通过对事物间的比较分析 ,从而抽象出含有的数字特性 ,形体特征等个性。运用比较思维研究问题 ,可揭示出表象与本质 ,形式与内容、方法与规律间相互关系。比较思维最为显著的特征 ,是通过比较达到掌握事物最本质的特性 ,在比较过程中 ,会使人产生出一些合理的联想 ,使问题得到转化。以下探讨一下比较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1、在一题多解…  相似文献   

16.
外刊     
Cell本期的杂志封面讲述了研究人员识别长期记忆的潜在生化机制。在假期中,我们经常记住过去并创造新的记忆。但是,为什么有些记忆会消失而其他的能够永远持续?斯托瓦斯医学研究所(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科学家们发现了神经元从短暂经历创造和维持长期记忆的一种可能生化机制。该研究表明,短期和长期记忆都创造在突触之中。短暂经历——我们记忆的一个来源——能够产生突触连接强度的持久改变。  相似文献   

17.
想象是人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也如同思维一样要鼓励、要引导,在观察同一事物时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想象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引发儿童的想象。  相似文献   

18.
记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关键作用,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有效引导学生记忆所学成为提高预科汉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围绕这三个基本环节,从兴趣、注意、过度学习和复习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帮助学生保持有效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当壬辰金龙乘云远遁而去,舞动的癸巳金蛇便为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新年。大家在旧的一年中经历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无论是痛苦、挫折还是欣喜、收获,都化为了人生中不可替代的宝贵回忆。  相似文献   

20.
记忆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从心理学分析,根据人在记忆时主观上有无明确的目的和自觉性,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逻辑记忆是一种有意记忆。它是通过对材料进行逻辑整理分析后的一种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