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齐齐哈尔地区杨树雨季造林试验得知,三根二干杨树苗木雨季造林成活率较高,适于对春季造林成活率低的地块进行补植;而二根一干杨树苗木,苗木相对较小,根系不够发达,自身抗性较弱,致使雨季造林大部分苗木主干枯萎,从根部到三分之一处重新生出新枝新叶,不适于雨季造林;另外,雨季造林,劳动力充足,造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云南雨季的开始及其季风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低纬高原的云南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侧,南接中南半岛,东南临南海,西南频孟加拉湾,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从降水的时间分布来考虑,云南的雨季和干季特别分明。由于每年夏季风来得早迟不一,故造成云南雨季的开始也有早迟之分。雨季开始的早迟对云南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近几年来有不少气象工作者从季风环流的角度来研究云南雨季的开始。有的认为“印度西南季风环流建立后,我国降水过程增多,西南及长江流域雨季开始”。有的又认为“云南雨季开始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爆发关系密切,而与印度西南季风的爆发没有关系,其水汽几乎完全由孟湾西南季风所输送”。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速公路路基雨季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路基雨季的施工直接影响到公路路基整体的施工质量。本论述主要介绍了雨水对公路路基产生的常见病害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结合乌鞘岭地区雨季路基施工的特点,提出了适合雨季路基施工的工艺和措施,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亚洲季风区平均雨季起始期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61~1990年平均的降水资料,计算了亚洲季风区内91个测站的相对降水指数.在定义相对降水指数大于147作为雨季开始的标志后发现,亚洲季风区中最早进入雨季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的纵向岭谷北部地区.该地区在3月份进入雨季,即纵向岭谷北部地区著名的“桃花汛”.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桃花汛”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青藏高原大地形作用下,暖湿西南气流沿纵向岭谷向着低纬高原的爬坡抬升作用,结合来自青藏高原的偏北气流带下的冷平流沿纵向河谷的下楔作用最终导致了该地区雨季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在齐齐哈尔地区实施雨季造林,具有劳动力充足,造林易成活且成本较低等诸多优点,但也面临着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高,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相对较少等诸多问题,作者紧密结合实际,给出了本地区雨季造林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在本地区雨季造林具体实践中还应采取的相应宏观管理措施,对创优本地区雨季造林工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柬埔寨2010--2012年农业统计年鉴数据提取各个省级行政单元3年的平均复种指数,结果显示:海拔不高于50m的区域面积占所在省份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与年度耕地复种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为0.751,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雨季时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平均占全年的87.1%.研究表明:柬埔寨农业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形限制,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的洞里萨湖区、洞里萨河两岸和湄公河在其境内的后半段.此外,柬埔寨的农业开发受气候条件制约严重,农作物种植和生长主要集中在雨季,耕地复种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雨季具有温度适宜、湿度大等一系列优势,是植树造林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的季节,雨季进行植树造林是林企必须推进的工作和必须强化的技术,为了进一步加快林业资源的开发,实现要在实际的林业工作中灵活运用雨季植树造林的技术。该研究以雨季植树造林工作为中心,对雨季植树造林的准备环节、雨季植树造林技术、雨季植树造林的管理展开了研讨,希望对行业进一步把握雨季植树造林技术实质,提高雨季植树造林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采用标准地法对鄂西南山区杜仲叶部病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发生于鄂西南山区的杜仲叶部病害主要有杜仲斑点病(Pyllosticta theaefoliaHara)、杜仲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desPenz.)、杜仲褐斑病(Cercospora.sp)和杜仲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四种主要病害。病害侵入期和潜育期在4月上、中旬,在低海拔地区4月中、下旬表现出症状,5月中、下旬高温多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病害的发生程度与经营水平呈负相关性。在密度大,郁闭度大,高温多雨季节、低海拔、寄主中下部,以及对病原有利的环境发病严重;在密度小、郁闭度小、干旱少雨季节,高海拔地区,寄主上部,对病原不利的环境发病轻。病害与坡向、地位、坡度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热带季风气团的活动对云南雨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物理量假相当位温θse的变化与云南雨季开始的关系.研究表明θse能很好地描述热带季风气团的活动属性,随着季节由春到夏的转换,热带季风气团移动的路径是向北向西的,孟加拉湾地区向北的水汽输送强弱对云南地区的夏季风建立早迟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利用θse配合云南地区的降水定义了云南地区季风建立的气候标准和年际标准.提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能否利用对流层上层θse的变化来预测云南雨季建立.  相似文献   

10.
按建筑工程进度要求,常需在雨季施工。尤其是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雨季施工措施更是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应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雨季施工的特殊性,针对雨季施工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提出技术要点,并对安全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路基含水量年变化规律的地区差异性问题,在新疆地区典型路段埋设湿度传感器,对路基含水量进行观测,分析路基含水量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路基含水量观测试验,研究了新疆不同地区路基含水量年变化范围及原因,采用双峰值函数对路基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出了新疆各地区路基含水量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疆、北疆、南疆地区路基含水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47%~5.25%、1.38%~4.90%、2.06%~3.98%;由于新疆地区年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导致路基含水量最大的季节不在雨季,东疆与北疆地区路基含水量较大的季节在春融季节的3月~5月,以及雨季过后蒸发量相对较小的8月~11月,南疆地区路基含水量最大的季节只出现在春融季节的4月~6月。  相似文献   

12.
云南雨季开始和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1972~1979年间云南雨季开始和亚州地区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我们发现:(1)在与印度季风爆发相当的自春末到初夏的季节变化过程期间,亚洲地区存在一个季节变化的前期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云南进入夏季风降水。过程特点为:印度南端季风低空急流建立、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随后季风经缅甸影响云南,云南雨季开始。孟加拉湾季风建立均由一次较强的季风低压(或中层气旋)来完成,春末南支西风槽的活动也随之结束,在高空则表现为100mb上反气旋中心由25°N北跳到30°N,并且稳定。以上过程常在一星期内完成,是比较突然的。我们认为,云南季风雨开始是这个突变的季节变化的结果。(2)轨迹和水汽输送量的计算表明,云南雨季开始期的水汽来自西南季风的输送。此时,西南季风的水汽已可通过云南上空输送到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地。(3)云南地区较强的大范围夏季降水常是西南季风和冷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般地說,北京近郊平原地势平緩,土壤肥沃,高温与多雨季节相一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是因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均衡,也常出現春旱夏涝的現象,由于地形起伏而引起地表水分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均衡,也常出現高地干旱,低地涝湿返碱的現象,以致危害作物正常的生长,影响农业的生产。本文根据自1961年春季以来,在北京近郊平原不同地貌部位上进行土壤水分定位观测的結果,說明了土壤水分在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上的变化规律,指出其在时间分配和空間分布上不均衡性,为制訂“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抗旱保墒”和“排涝防碱”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北京近郊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深信这种观测研究的成果,对于广大的华北平原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选取非雨季(2018年11月)和雨季(2019年4月)对闽江感潮河段7个断面进行水样采集,研究不同季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规律,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结合2016—2019年来水情况,深入探讨不同季氮组分分布及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非雨季盐水入侵明显,各理化指标盐度、温度、pH和溶解氧的波动均强于雨季.2)非雨季上游NH4~+-N低于雨季,下游则高于雨季,而非雨季NO3~--N和总氮(TN)总体均高于雨季.从上游到下游,非雨季NH4~+-N变化波动较大,NO3~--N平缓而TN呈轻微上升;雨季NH4~+-N、NO3~--N和TN变化均较平缓.3)相关性分析表明非雨季的氮转化活跃.雨季NH4~+-N浓度是影响TN浓度的主要因素.结合主成分分析及长期上游来水氮的污染负荷发现,人为排放和各形态氮的相互转化是非雨季不同形态氮变化的主要因素,雨季水体反硝化对不同形态氮的分布发挥重要作用,而上游来水的氮污染负荷对不同形态氮的浓度影响较...  相似文献   

15.
根据雨季降水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精确性特点,用有序聚类法(即最优分割法)建立华北地区雨季强度指数的状态分类标准,并以1951~1994年华北地区雨季强度指数所处的状态为依据,用叠加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来预测1995年和1996年华北地区雨季强度指数所处的状态.结果表明,叠加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计算方便,结果准确,可为雨季强度指数状态预测分析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完成了河南省1978-1984年农业动态区划研究,最近在郑州通过鉴定。该项研究以全省1978-1984年农业发展动态的地区差异为对象,计算了四万多个数据,编绘了十三幅分析图,依据各地农业发展速度、农业结构变化和农作物布局变动的地区特点等,把全省划分为六个农业动态区,并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目标,运用趋势分析法对各区未来近期的进一步发展作了预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指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生长基质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era)叶片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的影响,为降香黄檀在石漠化地区的栽培提供依据,以全壤土和全石砾生长基质栽培下的降香黄檀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叶片的形态解剖参数可塑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雨季(6月)取样的降香黄檀叶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推行农业产业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根本是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的不断提高。以江苏、浙江和上海各地(市)为样本,引用Battese等提出的随机前沿和共同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分别测算了长三角地区各地(市)和非长三角地区各地(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缺口比率。研究发现,两类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长三角地区高于非长三角地区;在农业技术效率方面,两个地区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相差不大,长三角地区的技术效率表现为技术诱致型,而非长三角地区的技术效率表现为传统优势型。另外,在两类地区内部,农业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19.
马丽辉 《科技信息》2009,(34):52-53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农业科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迈进新世纪,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正进入战略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相对落后,如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非民族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笔者通过对邵阳市隆回县山界回族乡农业科技事业的调查研究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为利用洞穴滴水指标探究石漠化环境变化状况,对安顺地区云峰屯堡2个洞穴的16个滴水点进行为期1 a的连续监测。通过现场监测获得数据,用空间变化规律类比时间变化,结合前期1 a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灰质白云岩石漠化地区洞穴滴水的滴率、电导率、pH和Ca~(2+)可以初步用于判别石漠化程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滴水pH可能并不存在"雨季高,旱季低"的反常特征,其季节变化特征不能指示石漠化环境;滴率变大、pH减小均反映了云峰屯堡地区石漠化程度在逐渐加剧,电导率与Ca~(2+)含量的增加则表明强降雨和农业活动加剧水土流失而导致石漠化程度趋于严重;滴水的部分理化指标或可作为地表环境的地下监测指标,为进一步明确滴水信息与地表石漠化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长时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