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卓越的文学家、艺术家总是除了继承本国文学遗产之外,还要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我国的新文学就是在广泛吸收外国文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的创作无一不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巴金是“五四”以来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浩繁的著作奠定了他在文学  相似文献   

2.
巴金,作为闻名于世的一位现代语言艺术大师,在小说创作上,其突出特点之一是擅长第一人称手法的运用。他运用这一具有特殊艺术属性的创作手法,写就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小说佳品,包括长、中、短篇在内,总数超过80部(篇)之多。在这些小说中,有的是一个“我”一贯到底,有的则是第一个“我”又引出第二个“我”、第三个“我”……形成“我”中包容着“我”的多层次第一人称手法。有的从始至终都是第一人称的一般形式,或书信体,或日记体;有的则是第一人称的一般形式与日记体、书信体交叉使用,活泼多变,  相似文献   

3.
4.
一凌叔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涌现出来的第一个广东籍女作家,曾被人称为“新闺秀派”的代表作家,与“闺秀派”作家冰心、绿漪,“新女性派”作家沅君、丁玲齐名。钱杏邨在《现代中国女作家》一书中,认为谢冰心、庐隐、陈衡哲、袁昌英、冯沅君、凌叔华、绿漪、白薇、丁玲是中国影响较大的九个女作家,对她们分别作了专题评述。凌叔华原籍广东省番禺县,一九○四年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的书香之家。由于凌叔华的父亲在冰京做官,所以她是在北京出生和长大的。她幼年曾随母亲回番禺省亲,  相似文献   

5.
(一) 高晓声是一位在解放初期开始发表作品,显示了文学才能,不幸在一九五七年那场政治风暴中受到摧残,被赶出文坛,而今重新沐浴着党的阳光,回到文学队伍里来的作家。如果不遭那场变故,也许会在创作上硕果累累,有很大成就;然而也很难预料,他是否会受到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走上背离现实主义的道路?所以从现在的既成事实看,却正应验了“坏事变好事”这句话。高晓声被放逐回家乡,恰似鱼儿归大海。使他长期在农村生活,和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获得了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以至一旦重新拿起笔来,就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现实主义的传统,两年多写出了近二十篇短篇小说,成为文坛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喜剧手法的成功使用,使中国小说的审美情趣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用喜剧手法揭示悲剧主题、以喜剧场面刻划人物复杂性格、以乐衬悲的反衬艺术,喜剧化的“大团圆”结局等。这与中国古代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民族审美观甚至宗教观,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从翻译方法和翻译评价两个主要层面,对王仲年先生所译的欧.亨利短篇小说中译本进行了研究,来探讨幽默的翻译问题。通过对译本中译例分析,本文作者试图找出在幽默的翻译过程中,使译文达到与原文最贴近最自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苏童的短篇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中堪称经典,而这种经典地位的获得与其在小说创作中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与阐释、对小说审美形式的高度自觉是分不开的。对苏童而言,小说是"灵魂的逆光",他将自己的灵魂--"人性"--注入小说空间,使小说具有深广的叙述张力;同时他又擅于在小说中营造诗意的审美氛围,通过意象的选取、童年的回忆姿态、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使小说呈现出诗意焕发、韵味遥深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9.
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年五月出版了《骆宾基短篇小说选》,这个选本集中了骆宾基短篇小说创作的精华。 《北望园的春天》是解放前骆宾基前期主要著名的短篇小说的汇集,它包括(老女仆》、《乡亲—康天刚》、《北望园的春天》等篇,它和后来一九四五年在四川重庆写的《一个坦白人的自述》,一九四六年在上海写的《由于爱》,以及建国后一九五○年写  相似文献   

10.
正当本刊将付印之时,忽然传来噩耗:2005 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 开了我们。享年101岁。全国人民万分悲痛。 巴金生前十分关心少儿事业,关心少儿的健 康成长。他写了不少少儿文学作品。 下面发表《巴金的读书方法》一文,以为纪 念。  相似文献   

11.
巴金与老舍     
本文将巴金和老舍放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广阔背景上加以考察和比较,并力图通过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影响,来揭示两位文学大师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创作风格形成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2.
巴金先生的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朵奇葩。挖掘巴金散文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内涵,可以凸显为三个重要特征:丰富而真挚的情感;自描手法的运用;日常性话语叙事的手法。  相似文献   

13.
在巴金的小说创作中,充溢着作者对人生强烈的爱憎,他常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包括书信体、日记体,把这种主观情感在其小说中展现出来,同时辅以主观景物描写,使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渗透了作家的嬉笑怒骂,忧戚容色。  相似文献   

14.
在巴金的小说创作中,充溢着作者对人生强烈的爱憎,他常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包括书信体、日记体,把这种主观情感在其小说中展现出来,同时辅以主观景物描写,使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渗透了作家的嬉笑怒骂,忧戚容色。  相似文献   

15.
1934年秋,巴金出于“到日本看看的兴趣”,化名东渡日本。经朋友事先介绍,他住进横滨商业学校一个姓武田的汉语教师的家里。三个月后,因无法忍受主人成天念经拜佛而搬出。巴金的小说《神》就是根据他这段生活经历写成。  相似文献   

16.
巴金小说中的排比,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巴金的小说中,使用最多,效果也最好的,是由句中谓语构成的排比。《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可怜的封建家族制度的牺牲品。高老太爷新死,为了避所谓“血光之灾”,他的妻子必须到荒凉的郊外去生孩子,结果因难产而死,妻子的尸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巴金研究,进入了一个研究视野更开阔、研究意向更加多元的新阶段。21世纪对巴金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仍然是个持续不衰的话题;有关巴金的研究大部分成果集中于他的《家》、《寒夜》、《憩园》等作品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由《家》、《寒夜》等小说引发的对巴金家族小说的关注是研究的新热点;对巴金散文创作尤其是《随想录》的关注依旧是巴金散文研究的重点;新世纪的巴金研究对创作主体的思想、人格结构、内涵及其意识、道德观、文艺观的方面投入不少关注;还有不少研究者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巴金作品,所取得的成果颇有深意。但巴金研究在新世纪也存在着薄弱点。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的“理趣”和“情趣”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欣尝的一个理论向题。理本身是抽象的,抽象的理论一般是不能唤起读者美感的,但理而有趣,却是美学中一个课题了。 清朝文艺批评家沈德潜曾在《诗说啐语》小说到诗中的理趣问题。他说:“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水流心不竟,云在意  相似文献   

19.
短篇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横断面或纵剖面,是对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截取,因此,一篇小说不能没完没了地写下去,须得有个结尾。《白石诗话》中说:“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一个“截”字,生动地道出了结尾的作用。但是,何时截住,怎样截?截得好,可以使通篇流光溢彩;截得不好,却会损害小说的整体美感,产生“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既如此,那么,有没有一种最好的结尾方式?“按照必然律或常规”去安排结尾,也就是说,结尾应当能够体现出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合情合理。这是对于作品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生成、发展的逻辑性和情…  相似文献   

20.
茅盾的短篇小说创作,比起他的中、长篇来,数量不算太多。茅盾自己曾经说过:“至于短篇小说,我写得不多。因为我觉得写短篇小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或许比写长篇还难些”。他从1928年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创造》起,到1948年写完最后一个短篇《春天》止,20年间只写了50余篇短篇小说,其中虽不乏一些脍灸人口的佳作,但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