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s,ANG)包括ANGⅠ、ANGⅡ、ANGⅢ、ANGⅣ,其受体亚型有AT1、AT2、AT4三种。一般认为,脑内血管紧张素的功能是由ANGⅡ与AT1受体结合完成的,但目前认为,脑内正常心血管功能是由ANG(1—7)与其特异性受体(AT5?)结合完成的;还有人指出,ANCⅢ与ANCⅡ在中枢效应中起着同等重要甚至比ANGⅡ更重要的作用。延髓腹外侧区(ventrolateralmedulla,VLM)是中枢重要的心血管活动的调控区域,在VLM通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影响心血管活动,并导致某些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外源性一氧化氮(NO)抑制剂Nw-硝基-L-精氨酸(L-NNA)和促进剂谷氨酸单氨钠(MSG)后高血压大鼠心室壁厚度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质量分数的变化。方法:双肾双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分别用NO抑制剂和促进剂腹腔注射进行干预,用测微尺测量大鼠心室壁的厚度,放免法测定心肌ANG Ⅱ的质量分数。结果:(1)各组大鼠心室壁厚度的变化:高血压组大鼠30、70d较对照组增厚(P<O.05);注射L-NNA组左室壁增厚明显,在30、70d较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差异明显(P<O.05);而注射MSG组左室壁较注射L-NNA组薄,但仍厚于对照组(P<O.05)。(2)心肌ANG Ⅱ的质量分数:高血压组大鼠心肌ANG Ⅱ的质量分数逐渐升高,均较对照组有显差异(P<O.05);注射L-NNA后,ANG Ⅱ的质量分数升高明显,其中30、70d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显(P<O.05),而注射MSG组ANGⅡ的质量分数较注射L-NNA组明显降低(P<O.05),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NO生成增多可减少心肌局部ANGⅡ的合成和分泌,对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肌肥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运动训练对老年大鼠主动脉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23月龄的老年大鼠分为运动组(Aged+EX)和非运动组(Aged),游泳训练12周之后分离血液和取出胸主动脉用于检测,同时采用6月龄大鼠做为成年对照组(Adult).结果:老年大鼠经过12周运动训练后,与非运动组相比,体质量明显下降,同时比目鱼肌中柠檬酸合酶活性明显增加,这证实了运动训练的有效性.老年大鼠经过运动训练后,主动脉厚度下降,平滑肌细胞增生得到抑制,同时主动脉内皮功能得到部分改善.老年大鼠经过运动训练后,血浆中AngII和Ang-(1-7)水平变化不明显,但是主动脉中AngII水平下降,Ang-(1-7)水平增加;它们相应的生成酶ACE的mRNA水平下降而ACE2的mRNA水平增加.另外发现,运动训练后主动脉中AT1R的mRNA水平下降,而AT2R和Mas的mRNA水平增加.结论:长期有氧运动训练改善了主动脉组织中ACE/AngII/AT1R和ACE2/Ang-(1-7)/Mas两条通路之间的平衡,该机制有助于解释长期有氧运动训练对血管老化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和素转换酶抑制主要作用于紧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延长缓激肽的扩血管作用,促使道列腺素释放,是近年来进展最 血管扩张剂。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前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已跃居为继癌症之后的第2位,而高血压又是导致该病的首要因素,因此,研究高血压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EH)的病因和治疗成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原发性高血压与某些基因的多态性密切相关,该基因致病机制的揭示和明确对EH的治疗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与运动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及作用机制,探讨了运动应激下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心脏、肾脏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药物改善运动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器官中,除具有细胞毒性、加重脑缺血损伤、参与神经内分泌活动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外,还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在胚胎早期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等多种重要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VEGF在发挥这些生物学作用的过程中一氧化氮(NO)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随着高原训练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低氧运动条件下VEGF对机体机能影响的研究倍受关注,其中VEGF和NO关系的探讨有助于低氧运动状况下对VEGF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9.
小儿肾病综合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肾脏疾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PCR方法检测4 0例肾病综合症患儿及5 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结果:①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多态性MM、MT、TT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37 5 %、2 7 5 %、35 0 % ;对照组分别为6 6 0 %、18 0 %、16 0 %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AA、AC、CC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4 5 0 %、2 7 5 %、2 7 5 % ,对照组分别为6 8 0 %、2 0 0 %、12 0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Ⅱ、DI、DD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4 5 0 %、4 2 5 %、12 5 % ,对照组分别为4 6 0 %、4 4 0 %、10 0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其中难治性肾病组(2 0例)与非难治性肾病组(2 0例)比较、激素敏感组(2 9例)与激素耐药组(11例)比较,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 >0 0 5 )。结论: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TT型可能与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发病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发病无关,未能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引发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相关因素,并在人体内分泌调控中与多处组织有密切联系.其中,除了血管紧张素II外,RAS中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片段被陆续发现.血管紧张素(1-7)(Ang-(1-7))做为RAS中一种重要的调节肽,主要与Mas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抗衡因Ang II与AT1受体结合产生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炎症反应、纤维化、细胞凋亡等作用.因此,了解Ang-(1-7)/Mas途径与炎症的关系,对于预防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讨论近来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研究中Ang(1-7)/Mas途径与动脉炎症的关系,以及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白血病及其骨髓的新生血管之间的关系,为白血病的治疗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查阅总结近1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VEGF的性质作用特点以及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进行综述。结果:白血病细胞表达较高的VEGF,VEGF促使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增生,白血病细胞与骨髓新生血管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结论:抗VEGF和抗新生血管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转染反义VEGR_(165)基因,观察反义VEGF_(165)基因对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反义VEGF_(165)基因其核表达载体 pcDNA_3-as-VEGF_(165),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反义基因转入SMMG-7721肝癌细胞株,观察反义VEGF_(165)基因抑制肝癌细胞 VEGF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RT-PCR结果显示转染反义VEGF_(165)基因后肝癌细胞内 VEG mRNA水平显著下降;ELISA方法显示转染反义基因 2 d后培养液上清 VEGF蛋白分泌显著下降((142.01±7.95)vs(1 625.52±64.46)pg/mL,n=4,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培养板中转染及义VEGF_(165)基因的肝癌细胞细胞数显著减少,仅有少数细胞表达VEGF蛋白。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转染反义VEGF_(165)基因2 d后肝癌细胞的存活率下降了 12.53%(n=4,P<0.05),而凋亡率则上升了 13.12%(n=4,P<0.01)。MTT法显示反义VEGF_(165)基因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反义VEGF_(165)基因能显著的抑制肝癌细胞VEGF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因此反义VEGF_(165)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雌激素对脑血管形成的影响,本实验利用体外培养的种植在matrigel上的脑血管内皮细胞作为模型,对雌激素刺激形成的新生血管进行照相记录,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显示:雌激素呈剂量依赖性地刺激培养的脑血管内皮细胞分泌VEGF和新血管形成,而雄激素对培养的脑血管内皮细胞新血管形成没有任何影响;VEGF可以显著地促进内皮细胞新血管的形成.以上结果说明,雌激素通过刺激VEGF的分泌作用进而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新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分离纯化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 ,以研究其在药学领域潜在的药用价值。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VEGF基因片段 ,克隆到pQE30表达载体中 ,转化E .coliM15菌株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裂解细胞、变性、复性和Ni-NTAagarose金属螯合柱层析等方法纯化得到VEGF。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血管生成实验检测VEGF的生物活性。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6 0 0的融合蛋白 ,它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 ,占菌体总蛋白的 30 %左右。经分离纯化融合蛋白SDS -PAGE显示为单一区带。CAM结果表明给药组血管生成数 (2 1 7± 3 1、39 3± 2 8)与对照组 (15 4± 1 9、2 9 2± 4 2 )相比有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得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天然VEGF生物学活性 ,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binding to its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KDR/FLK1, Flt-1) induces angiogenesis. In search of the peptides blocking VEGF binding to its receptor KDR/FLK1 to inhibit tumorangiogenesis and growth, we screened a phage display peptide library with KDR as target protein, and some candidate peptides were isolated. In this study, we cloned the DNA fragment coding the peptide K237 from the library, into a vector pQE42 to express fusion protein DHFR-K237 in E. coli M15. The affection of fusion protein DHFR-K237 on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ngiogenesis was investigated. In vitro, DHFR-K237 could completely block VEGF binding to KDR an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VEGF-mediated proliferation of the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vivo, DHFR-K237 inhibited angiogenesis in 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ric membrane and tumor growth in nude mi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K237 is an effective antagonist of VEGF binding to KDR, and could be a potential agent for cancer biotherapy.  相似文献   

16.
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染色方法对趾叶炎发生过程中正常组、造模组和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小鼠趾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血管数量和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造模组小鼠在免疫后14d,VEGF表达均达到一个峰值,而后表达开始减弱,21d后表达开始增强,均极显著高于同一时相的正常组(P〈0.01).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的VEGF表达均极显著低于同一时相造模组,其中,低剂量治疗组同一时相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中剂量治疗组除免疫后前3个时相显著外(P〈0.05),免疫后35d与正常组不显著(P〉0.05),高剂量治疗组除免疫后14d显著外(P〈0.05),其余各时相均与正常组不显著(P〉0.05),治疗各组小鼠的VEGF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的增大和免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真皮内出现了许多增生的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内有血栓形成,且血管形成与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的变化均与VEGF的表达趋势相吻合.Mizo-lastine(MIZ)可以显著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VEGF的表达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能特异地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并诱导血管的形成.它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肝受到各种损伤包括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就得以启动.在肝再生过程中,VEGF对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起有效促进作用,并且能诱导组织胶原酶、血纤维蛋白酶原的激活,增加血管的通透性,这对血管再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血管再生是肝再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给肝细胞提供血液支持,而且能促进肝脏结构的重构.因此VEGF在肝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藜芦醇诱导VEGF表达促进缺血再灌注小鼠新生血管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白藜芦醇能否诱导小鼠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域新生血管形成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用9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单纯缺血组、白藜芦醇组及假手术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处理组与单纯缺血对照组微血管计数存在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 05),白藜芦醇处理组在各时间点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说明白藜芦醇可以诱导脑缺血后VEGF早期表达,促进缺血区域新生血管形成,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长因子,在血管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卵巢、子宫内膜、胎盘等部位有丰富的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对女性生殖功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VEGF在妇产科领域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VEGF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妊娠高血压、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MVD及VEGF表达与鼻咽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鼻咽癌(NPC)侵袭转移关系,在分子水平干预肿瘤血管生成,预防NPC复发和转移打下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73例NPC,15例鼻咽良性肿瘤、20例无瘤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中的MVD及VEGF表达,NPC中转移组49例,非转移组2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