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用水蛭     
《大自然》1989,(3)
1985年8月,英国威尔士的生物药品公司紧急空运30条医用水蛭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梅德福一家医院.一条水蛭很快放到一个5岁男孩的再植耳朵上.吸着肿胀耳朵里的淤血.8条水蛭先后用来吸血,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奇迹出现了:再植的耳朵保住,孩子也完全康复了.负责这次手术的显微外科医生约瑟夫·厄普顿说:"如果没有水蛭的帮助,植上的耳朵肯定报废了."医用水蛭(Hirudo nipponia)又名日本医蛭,属环节动物门,蛭纲,水蛭科.身体狭长,背腹扁平,体长30~61毫米,宽4~8毫米.背面黄绿  相似文献   

2.
<正>"大耳朵"1972年7月,在美国宇航局拍摄的一张卫星图片上,在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央,清晰可见一个酷似人耳的地形,不但有数道"耳轮线",甚至还有"耳孔"和"耳垂"。这个不可思议的"大耳朵"引起了人们的猜测:它究竟是什么?它就是罗布泊(蒙古语意为"众水会聚之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最低处,海拔800米左右,最低处海拔780米。那么,这个"大耳朵"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个问题早在19世纪就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19世纪,瑞  相似文献   

3.
舒适耳挖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个人卫生的女孩,勤剪指甲勤洗发,早晚刷牙勤洗脸,还会定期给我的耳朵"大扫除"。但是,我发现市面上卖的清洁耳朵的工具质量参差不齐。我用过棉签,感觉比较舒服,但清洁效果不佳;我又用过不锈钢耳挖,发现它非常坚硬,很容易刮伤耳朵。为此,我想发明一种  相似文献   

4.
身体也疯狂     
<正>用牙齿"听"声音,用舌头"看"东西,用胶水粘破裂的血管,我不是在说疯话,不信你往下看。用牙齿"听"声音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牙齿听声装置,称之为"咬出来的声音",它能使耳聋患者听到声音。这种牙齿听声装置还是利用人的耳朵来收集声音。安装在耳聋患者牙齿周围的小型探测装置,通过置入患者耳朵的微型麦克风探  相似文献   

5.
薛亚东 《大自然》2014,(6):10-15
<正>面对高温、干旱和严寒的库姆塔格沙漠,人们首先想到是的什么?2013年,作者3次深入此地进行科学考察,一路走来,领略了不同季节的大漠风貌,见识了精彩绝伦的动物世界。也许,丰富多彩的沙漠生命世界会彻底颠覆我们对于沙漠的认识。库姆塔格沙漠位于新疆东南部和甘肃西部交界处,罗布泊"大耳朵"(通过卫星拍摄得到的罗布泊干涸湖盆的形状极像人的耳朵轮廓,此后罗布泊"大耳朵"成了地球表面一个著名的地貌称谓)的东南区域,北接阿奇克谷地,南抵阿尔金山,东到甘肃敦煌鸣沙山。库姆塔格沙漠以独特的羽毛状沙  相似文献   

6.
<正>1手机信号弱时将手机尽量贴近耳朵当手机信号变弱时,许多人会本能地将手机尽量贴近耳朵。但根据手机的工作原理,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手机会自动提高电磁波的发射功率,使得辐射强度明显增大。此时把耳朵贴近,头部受到的辐射就会成倍增加。2"一只耳"煲"手机粥"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连续辐射可能会使脑部受到影响。专家建议,不宜用手机长时间通话,可考虑改用固定电话或者使用耳机,如果不得不长时间用手机直接通  相似文献   

7.
正"田田,快去听听我敲架子鼓。"小山拉着田田跑。"架子鼓?"田田说,"还真的敲上了?一听这三个字,我立马感觉耳朵旁响起激越铿锵的咚咚咚声。""你好好听,"小山跑到鼓前,"我敲的鼓点里面可是有故事的……""好的。"田田坐在一旁说,"我倒要听听那些鼓点子是怎么钻入我的耳朵的。"小山精神抖擞地举起了鼓槌。"咚咚——啪啪——咚咚咚……"小山投入地演奏起来。听着铿锵的旋律,田田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8.
 1960年,屠开元教授在狗腿上行断肢再植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开创了我国断肢再植外科探索的先例[1]。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医师成功地为一位断臂工人进行了再植术,轰动了全国[2]。此后,断肢再植技术在全国几个中心医院先后都大力开展起来,使我国的再植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这一技术已在全国的基层医院得以普及,并在许多医院实现了多项突破[3]。可以说,对各种断肢体损伤的病患,大都有再植成功的报道。然而,纵观再植外科在我国的发展史,不得不令人对一些现象进行反思,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思想问题,也有利于调整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儿断指再植经验。方法:从1990年7月-2006年4月进行小儿断指再植39例42指,对各类型的小儿断指再植进行探讨。结果:小儿断指再植总成活率90.48%。结论:严格断指再植适应证;彻底的清创;精确无误的吻合血管;认真细致地修复各种组织;果断的处理血管危象;早期功能锻炼等,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960年,屠开元教授在狗腿上行断肢再植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开创了我国断肢再植外科探索的先例[1]。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医师成功地为一位断臂工人进行了再植术,轰动了全国[2]。此后,断肢再植技术在全国几个中心医院先后都大力开展起来,使我国的再植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这一技术已在全国的基层医院得以普及,并在许多医院实现了多项突破[3]。可以说,对各种断肢体损伤的病患,大都有再植成功的报道。然而,纵观再植外科在我国的发展史,不得不令人对一些现象进行反思,这不仅有利于解决…  相似文献   

11.
谁丢了耳朵?     
蝙蝠娃在一次出行途中,捡到了一对耳朵。回来后,他把耳朵交给了蝙蝠王。蝙蝠王接过耳朵一看,说:“这对耳朵不是我们蝙蝠王国丢的。我们的耳朵是圆圆的,长得很大,像两只喇叭口,能接受超声波。耳朵上长有毛,能够觉察到轻微的震动。”说着,蝙蝠王把耳  相似文献   

12.
妙计驱虫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正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看一本《成语大全》。突然,一只小虫子在我的右耳边转了两圈,趁机钻到我的耳朵里去了。小虫子进了"黑胡同"之后,便"嗡嗡"直叫,弄得我难受极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28例断指再植患者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辫证施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甘肃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28例36指断指再植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分期,分别从服药,饮食,休息锻炼,理疗,情志等多方面实施辨证施护。结果:断指再植成活34指,成活率为94.44%,成活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再植术后进行早期恢复脉络连续的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提高了再植成活率,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钢琴音色的好坏不仅是靠手指来控制还要靠演奏者的听觉来识别,听觉可分为耳朵听觉和内心听觉,耳朵的听觉是最基本的,而内心听觉是更进一步的升华。正确的触键方法是直接影响音质、技巧发挥的关键。触键时不但手指要放松,臂、腕也要放松,弹琴的过程就是"紧张"和"放松"交替配合过程,要学会"忙"里偷"闲",掌握好紧张和放松交替配合,学会正确的触键方法。此外,还要学会正确使用踏板,同时辅助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断肢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肢再植术的处理方法,分析断肢再植术的失败原因,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及患肢功能.方法:对30例四肢离断伤的致伤原因、伤情、离断至吻合时间、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恢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再植的成功与否及功能恢复的优良与分析研究的因素关系密切.结论:严格掌握再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再植时限的把握,术中的操作,早期功能锻炼的时限等是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博士,您已经持续工作12个小时了,休息一下吧!""嘿,听听,这才叫废寝忘食呢!"丁丁小声对拉拉嘀咕着,耳朵依旧紧紧地贴在门上。"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博士,您是说卡尔牧场的金牛的毛发?"  相似文献   

17.
国外耳朵、耳纹检验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朵、耳纹的研究很早就进入法庭科学界,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不成熟的研究领域。2000年之后,在法庭科学期刊上分别出现了几篇关于耳朵的论文,代表了法庭科学界对耳朵研究的三个发展方向:一是耳朵图像的比对研究;二是偏重于人类学、解剖学的研究;三是耳纹认定人身的研究。今后耳纹研究将成为主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耳廓完全断离再植的方法多,但成功率极低。我们采用显微血管吻合法行断耳再植成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少儿科技》2013,(5):9
真正的名誉,在虚荣之外。1936年,华罗庚到号称"世界数学中心"的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到学校后,他被告知可在完成学业后获得博士学位。华罗庚听后,冷静地说:"我不想得到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旁听生。"跟他谈话的英国教授惊得瞪大了眼睛,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20.
耳廓完全断离再植的方法多,但成功率极低[1].我们采用显微血管吻合法行断耳再植成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