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德国双元制对德国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劳动者的素质及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角度对德国双元制予以浅析,能过更好的理解双元制的内涵,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双元制”教学模式是从德国引入,并在我国职业院校试点推行,重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文中针对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试点班,从九个方面阐述了试点教学的成功经验,并从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完善和落实考核标准几个方面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实行学生与教师共同管理、专业教师与专职辅导员齐头并进、综合素养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等“双元制”管理,成为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杨海霞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24-26
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教学模式,结合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将传统课程与"一体化"课程改革实行比较,以气液传动系统的设计与PLC控制课程改革为案例,探析以"能力为本"的课程改革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7.
李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Z2)
重点介绍了我院啤酒酿造专业在全国率先实行“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基本作法,总结了该专业实行“双元制”教学的基本特色以及培养啤酒技能型人才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的前期培训辅导中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及竞赛中的方法和经验及注意事项;主要介绍了数学建模的辅导方法、建模竞赛中的组队和分工、数学建模竞赛中的方法与技巧等3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经济数学作为高职经济类文化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结合教学实际从制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的重点内容,设计教学的教学策略等方面来探索当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涉及的内容和层次与高中数学相比有了质的不同,并且需要更加缜密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空间线性的想象力、概括能力。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要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促使高等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断拓展功能,实现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凌凌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10,19
如今考核评价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变革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模式,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以应用为目的,重视创新,提高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职数学与高职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职数学与高职数学教学实现有效衔接,可以让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让学生顺利进入高职数学的学习,深刻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高职数学教学实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感受数学工具价值,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改变高职数学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剖析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程度,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实行学分制应组建符合学分制要求的师资队伍并建立起与学分制相匹配的选课、奖励及免修等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以“证券投资”课程为例,从教学创新的目的、手段、结果等3个环节对课程实践性环节教学创新模式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创新路径可从完成教改前的现状调研、建立教改实施的组织机构、明确教改模式创新的目的、确立问题导向下的教改手段、完备教改实施后的评价体系等5个方面构建。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院校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相差悬殊的特点,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教学的方法、原则、要求、管理和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探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新的基础教育招考方案改革,除了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外,也对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阐述《数学文化》课程的内涵,论述其对高职高专学生素质培养的积极意义和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分析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按照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改革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