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中日手语的界定,分析了两国手语在手指语、词汇构成、句式表达等方面的异同点,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中日手语的基本知识,时中日两国聋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手语是人们在聋人环境中使用手的姿势、动作、位置和朝向,配合面部表情、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表达特定语义的交际工具。本文分别从基于词根的手语识别方法,基于视觉的手语识别方法和基于中国手语单手词汇的识别方法对两种手语分类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张晓梅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2):125-126
本文从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的手指语、手势语和表达方式等三个方面,对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进行了比较、分析。展示了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异同点,提出了中、美手语比较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手语和作为有声语言的汉语比较,在句法结构上存在诸多不同,有其作为视觉语言的特殊之处。通过从简单句和关系从句两个方面比较中国手语和汉语的句法结构,深入解剖中国手语和汉语句法结构的异同,从而为手语研究、聋人的汉语学习和手语翻译的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国内     
正7月1日起实施手语"普通话"和盲文"规范字"今年7月1日起,《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将作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手语和盲文有了国家标准,手语有了"普通话",盲文有了"规范字"。据了解,将手语规范纳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畴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第一次。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听力残疾人难以说普通话,视力残疾人难以写规范汉字,手语和盲文是他们使用的特殊语言和文字,各地听力  相似文献   

6.
手语是否称得上"一门真正的语言",在中国大陆一直未有定论。本文在梳理半个世纪以来对手语语言性质种种讨论的基础上,将这些讨论所反映的手语观归纳为"两类六型"。作者认同"手语是一门语言"的手语观。  相似文献   

7.
手语作为听力残疾人使用的语言,需要对其进行语言规划。根据语言规划理论,对手语的语言地位规划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手语立法是手语语言地位规划的重要问题,通过介绍国内外手语立法情况,分析我国手语立法中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手语是不是语言,手语的规范化问题,国家通用手语的语言地位等,进而提出手语语言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立法途径。  相似文献   

8.
将中国手语动词进行概念意义分类,手语动词主要含有动作行为动词、抽象动词和言语动词等。通过文献和田野调查两种方法展开研究,收集并观察手语数据,研究发现在中国手语动词中,抽象动词和言语动词广泛借助隐喻机制进行构词,而且两者在构词过程中存在与听人共享的隐喻概念,比如交流是传递、想法是物体以及容器隐喻等。而动作行为动词往往利用与现实中具体行为动作之间的同形或类似,借助象似性来完成构词。  相似文献   

9.
高等艺术教育中手语规范化对于聋人学习和交往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高等艺术教育中手语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聋人对规范手语学习和运用,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手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语识别技术可以为聋校的双语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而手语识别技术的难点之一在于视频关键帧的提取.根据手语视频关键帧的特点和手语者的手语习惯,提出了一种面向手语识别的视频关键帧提取和优化算法.首先利用卷积自编码器提取视频帧的深度特征,对其进行K-means聚类,在每类视频帧中采用清晰度筛选取出最清晰的视频帧...  相似文献   

11.
文章查阅了国内外关于手语语序研究的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后得出:手语语序研究在国外开展比较深入,国内相关研究尚显薄弱;手语语序受到动词方向性、类标记结构、语义、语用以及非手控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判断手语基本语序的标准与口语大致相同;对被试的选择和实验材料的设计越来越科学合理。文章在分析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手语语序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日两国语言中大量存在的同形异义词的误用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汉语和日语的例句进行翻译比较,探究造成误用的原因,从而破解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容易出现的理解偏差和使用的误区。在充分归纳、分析同形异义词误用现象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以避免误用想象的发生,指导日语教学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人在日语学习方面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语言相对论”,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两种语言的词汇进行比较并分析文化差异的研究较多,而将三种语言进行比较能够得到新的发现。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中、日、英三种语言的直系亲属词汇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而旁系亲属词汇的差别较大。中文的旁系亲属词汇丰富繁杂、指代清晰,而英文和日文的亲属词汇则比较笼统。亲属词汇是否相似与地理位置远近没有关系,其中体现的是不同文化中人们的不同思维方式,这与该文化的生活方式、家庭观念、长幼关系、继承习俗、主导思想有密切关系。这值得引起语言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化比较的理论,通过对中、英、日三种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语及其用法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试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及由此所反映出的三种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日语和汉语一样也使用汉字。所以,在词汇的读音、表记、意义和用法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立场出发,以日语使用者本身的错误为重点,对比分析研究中国人学习日语时经常出现的词汇错误,以及因为对日语词汇的理解错误而造成的误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中决定谓语动词和主语之间的关系的语法形式称为语态。而其中作为表示句子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被动关系的语态就是被动语态。汉语、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的被动态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及语用功能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笔者通过对三者在这些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三者都可以表示中性、积极和消极的意义,但是主次不同,英语被动语态倾向于表中性意义,汉语被动语态表示消极意义居多,而日语被动语态则主要是发展以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为语义动因的被动句.所以也是表达消极意义居多。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介绍了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空缺现象,并加以归类、分析,同时对消除空缺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就授受辅助动词“■てくれる”的意思及功能同汉语进行对照分析,从中得到中日两种语言既有类似点又有不同点。两种语言有不同授受表达形式的原因是由于其授受表达的基本功能上的差异。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有必要深入探讨中日两种语言的授受表达功能、特征及对应关系,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日同形词之对比--以两字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日语学习者中导致同形词误用的主要原因是母语句式及习惯表达,同形词在中日各自语言中的专用、内含的褒贬、描写对象的范围和倾向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20.
李莹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130-132
中日两国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存在很多异同点。透过中日两国文化的一些表面现象来研究、揭示其潜在的深层含义,对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栽体,惯用表现是漫长历史留下来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包含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中日两国语言的惯用表现中有关“眼”的用法非常多。表面上看,这些用法只是“眼”的惯用表现,但实质上在其背后却潜藏着中日两国人民在“自他意识”上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