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60年代是美国汽车工业的黄金时代,70年代至80年代初,日本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不久就超过美国,1989年到1992年期间日本占据了25.5%美国汽车市场。巨大的失落感笼罩着高度发达的美国工业界,10余年来,美国汽车工业经历了深刻反思与奋起直追的艰苦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华东科技》2007,(1):44-45
随着汽车结构的不断改进和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汽车,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标尺的行业,正在改变着世界--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崛起,50年代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经济的起飞,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力,无不以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为先导.  相似文献   

3.
七八十年代,美国、西欧的汽车工业在不断受到来自日本的潮水般的强劲冲击下,步步退却,终于不得不将汽车制造这个世界最大制造业的鳌头地位让与日本。刚刚进入90年代,美欧汽车工业又面临着来自日本的再一次冲击:日本开始进军高档轿车市场。所谓高档轿车一般是指在美国市场上售价2.5万美元以上的车种。人们向来熟悉的有美国的卡迪拉克、林肯,西德的奔驰、BMW,英国的美洲虎、罗尔斯·罗伊斯、意大利的费拉里。尽管高档车在整个轿车销售量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在美国为1/12),  相似文献   

4.
福特公司董事长皮特森最近预测,到1990年世界汽车生产将出现过剩,数字可能达500万辆。但与此同时世界汽车产量却与目俱增。目前,越来越多的日本汽车公司纷纷在各国开设汽车装配厂。到1990年,仅在美国的日本汽车公司##原图片不清晰  相似文献   

5.
世界汽车工业在六十、七十年代发展迅速,汽车产量成倍增长,1979年年产汽车4,410万辆。进入八十年代,日本汽车产量剧增,1980年达1,104万辆,超过了美国(801万辆),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美贸易的严重失衡令美国人愤愤不平。而汽车问题则是导致美国对日本高额贸易逆差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日益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工业,要求对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上的总量进行限制的呼声迅速高涨。布什总统新年伊始的日本之行带上了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首的经济界巨头,充分显示了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焦躁不安的心态。攻势凌厉:美国人难以招架造成这次美国政府对日本汽车强烈反感的直接原因是1990年开始的日本产工具车(乘客、载货两用车)在美国市场上的“不正当销售行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工业协会还联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告发了丰田、马自达、日产、三菱等4家日本汽车公司;同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首脑先后在电视上露面,指责日本汽车侵吞美国市场,夺走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1991年初,全美汽车工会要求日本进一步自动限制在美国市场上日本汽车所占的比例,主张对日本汽车采取强硬立场。同年3月,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三角关系。随着冷战格局的解体,美欧日三角关系的重要性呈上升趋势。从经济到经济—政治60年代,美欧日经济关系逐步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失去了它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西欧、日本迅速崛起。美欧日经济力量对比急速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70年代,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强。欧共体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经济贸易集团,国民生产总值接近美国。日本跃居西方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与此同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美国丧失了金融霸主地位;欧洲货币体系形成;日元国际化趋势加强。7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个经济中心正式形成。1975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为了缓解美日汽车贸易摩擦,日本开始自主限制对美出口汽车,这一举措对美日双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了避免了美日汽车贸易摩擦白热化,为美国汽车产业的复苏赢得了时机,同时也促进了日本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即已有生产载重汽车为主的汽车工业。战后1945—1955年为日本汽车工业恢复时期,1951年汽车产量已达34万辆,其中轿车3600辆,已接近战前水平。1956年—1970年为日本汽车高速发展时期,1971年产量为580万辆,到1980年汽车产量增加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轿车产量为704万辆,占汽车量的63.7%,1988年汽车产量为1269万辆,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汽车工业已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与造船、钢铁工业一起成为日本的三大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后,日本积极发展汽车业作为国家工业的重要支柱。50年代到60年代,政府规定凡是进口汽车都必须缴纳40%以上的关税,这样就大大控制了汽车的进口。到了1978年日本汽车工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日本车具有很大的竞争力,政府这才取消了汽车进口税。1951年日本从外国进口的汽车占日本汽车总数的45%,1954年下降到23%,到了1960年只占1%,而这1%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奔驰”牌豪华型汽车。  相似文献   

11.
鲁超 《科技潮》1994,(7):50-52
50年代,美国工农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2份额,真正称得上是世界经济的"超霸",在工农业各个领域与行业上都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进入70年代、80年代,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堀起,欧洲的发展,美国在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已不复存在了。80年代后期和其它主要工业国家一样,美国也进入经济发展的低谷时期。然而进入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机器人的原型是在50年代前期被提出来的,直到60年代初才制造出第一代产品。1961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机器人。整个60年代,机器人发展的过程较为缓慢,直到70年代才逐渐被工业部门所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各国才竞相研制机器人。特别是日本,1969年从美国引进了VERSATRAN型  相似文献   

13.
一.耐克公司亚洲漂流记 20世纪50年代末,耐克离开美国,把主要的制造基地放到日本。10多年后,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20世纪70年代,耐克离开日本,把主要的制造基地放到韩国、中国台湾。结果,日本逐渐丧失了世界制造中心地位。20世纪80年代,耐克总裁曾宣称,耐克到哪里,哪里就是世界制造中心。当时,中国经济刚刚起步,耐克也刚刚进入中国大陆。很多人并不相信耐克进入的中国大陆会是未来的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4.
1、序言 对外贸易海运通常分定期船、不定期船和油船三大类。 本文仅涉及定期船和集装箱运输。 2、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过去,在美国集装箱运输都是利用汽车和铁路进行的。 到了50年代美国的汽车业主们,利用海上运输获得成功(现 在的美国海陆公司)。此后,海上集装箱运输飞速发展。由 于集装箱使货物的提取、装卸效率成倍提高,降低了港口费 率,消除了港口船舶停泊和装卸时间长的难题。 只在看一下日本港口集装箱的使用情况便可知道在日本  相似文献   

15.
经济实力剧增改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在短短的30多年内,日本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崛起,成了令人生畏的超级经济大国。 1964年,日本以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转机,跻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行列。1968年,日本借助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使国民生产总值一举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经济大国。70年代,尽管世界经济长期不景气,但日本仍以很强的适应力,克服了两次“石油危机”带来  相似文献   

16.
1970年世界10大银行中,美国一国占6家,英国为2家,法国和意大利各1家。到1980年,日本仅有第一劝业银行进入10大银行之列。可是到了1987年底,按总资产计算,世界10大银行中日本一国就占了前6名。第一劝业银行的总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名列第一。最近资产超过富士银行的住友银行跃居第二。富士银行名列第三。三菱、三和和日本兴业银行分别为第四、第五和第六。80年代初一直是世界最大商业银行的美国花旗公司,现在名列第八。70年代作为世界最大商业银行的美洲银行已落到世界第27位。在10大银行中,欧洲银行只有3家,全部属法国。它们是农业信贷银行、巴黎国民银行和农林金库银行。  相似文献   

17.
二次大战后日本及亚洲四小(香港、台湾、新加坡、南朝鲜)通过经济起飞、产品出口及发展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一跃而为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今已被人们认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若回顾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际分工、市场垄断下的世界经济环境,则六七十年代日本汽车进军美国、尼康照相机取代徕卡、富士胶卷追赶柯达,以及台湾兴办计算机跨国公司等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亲历那个时代的人都记得,战前四小均属列强的殖民地,谈不上独立的经济运行。日本虽然工业已具规模,产品大至汽车,精如照相机,可谓应有尽有,但陈列在上海日产样子间里的轿车从未售出过一辆,南京路千代洋行经销的照相机和胶  相似文献   

18.
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是全球最决的。其中,1985年至1990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上升了1.86倍,1991-1996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又上升了3.75倍,而世界上其他的制造业大国如美国、日本的增长相对较低,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虽然创造了持续30年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强.甘本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后,很快就在部分产业中系统掌握了前沿核心技术.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汽车、家电等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潮水般地涌向世界.相比之下,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中国制造"不断冲击着世界,但是,"中国品牌"却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20.
引言片状模塑料(SMC)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热固性模压材料,其制备方法是玻璃钢工业中的一项新工艺。1960年首先由西德Bayer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投入批量生产,其后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引进并迅速发展。由于SMC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生产条件好,因而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被广泛用于汽车、电器、石油化学、建筑及家具等工业。目前SMC成型工艺在世界发达国家的玻璃钢成型工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