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母草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11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益母草总黄酮组和雌二醇组,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益母草总黄酮组、雌二醇组分别用益母草总黄酮、雌二醇给药4个月,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卵巢切除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雌二醇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升高,下丘脑和海马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益母草总黄酮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子宫湿重无明显改变.结论益母草总黄酮对切除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有防治作用,对子宫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比较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大鼠模型(OHSS)的建立方法,为OHSS机制研究及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60只3~5周龄的Wistar和SD大鼠随机分组后注射不同剂量的孕马血清(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OHSS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大体病理学检查、脏器指数测量、血液孕激素、雌激素及VEGF浓度测定等方法对所建立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周龄SD大鼠出现了明显的卵巢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清VEGF水平上升等OHSS典型改变,更适用于进行OHSS大鼠模型的建立。结论 比较并筛选得到了可靠造模方法,为后续的OHSS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黄芪多糖预防大鼠卵巢切除后骨质疏松的药效学.方法:取8月龄雌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只.黄芪多糖组(APS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黄芪多糖灌胃12周,与单纯卵巢切除组(OVX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尼尔雌醇灌胃组(E3组)比较.采用血尿生化检测、骨干/湿重、骨生物力学、骨密度测量和骨形态计量学等方法对黄芪多糖的药效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骨干重、骨灰重、骨钙含量和骨密度、抗弯力、骨小梁体积密度及宽度均明显降低,而成骨细胞指数和破骨细胞指数、尿羟脯氨酸则明显增高.黄芪多糖及E3能使上述指标显著改善,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黄芪多糖具有明显抗去势雌鼠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隐黄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2只1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做假手术,其余5组做卵巢切除术,术后用药12周后处死,测定右侧股骨骨密度、骨矿含量、血清雌二醇、碱性磷酸酶含量及子宫湿重.结果:β-隐黄质高、中、低剂量组、尼尔雌醇组能对抗骨密度、骨矿含量、血清雌二醇的下降、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与模型组相比P<0.05);各剂量组、尼尔雌醇组能对抗子宫指数的减轻(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β-隐黄质可以改善骨质量,抑制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类似雌激素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观察卵巢切除术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47只大鼠在建模后3周,第2次剖腹,观察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将已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3)和卵巢切除术组(n=24),对卵巢切除术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分别观察两组动物成模后2、4、6和8周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结果:与建模后3周时相比,成模后2、4、6和8周对照组大鼠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基本保持一致,而卵巢切除术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出现萎缩退化并且体积明显缩小,术后4、6和8周与术后2周相比,作用更明显,百术后4、6和8周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8周仍可见异位内膜组织存在。组织学检查,对照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呈增生状态,而卵巢切除术组呈萎缩状态。结论:卵巢切除术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子宫内膜逐渐萎缩退化,但未能使其消失。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卵巢摘除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过程中Klotho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雌激素缺失引起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摘除卵巢并喂以特殊饲料致大鼠骨质疏松后,分别测定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的钙浓度与碱性磷酸酶含量,X射线法检测两组大鼠股骨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两组大鼠肾脏组织中Klotho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卵巢摘除后大鼠血钙浓度降低,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骨密度减少,同时肾脏组织中Klotho基因表达显著下调.提示Klotho基因的下调及其对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可能是雌激素缺失导致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本实验中,用薄层层析,气相色谱等方法对三组WEISTER大鼠的胫骨脂含量进行分析,一组为正常对照组(N=8),一组为骨质疏松组(卵巢切除,N=8),第三组为中药处置过的骨质疏松组(N=8).实验结果(以占总脂的重量百分比计)显示,胫骨中的胆固醇含量,骨质疏松组(8.9%)高于对照组(4.5%);三酰甘油含量,对照组(46%)高于骨质疏松组(29%);总磷脂含量,骨质疏松组(10.23%)高于对照组(6.35%);脂肪酸各组基本相同,不饱和脂肪酸超过70%.但经中药处置过的骨质疏松组的上述各种脂的含量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更高效的实验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手术方法。方法 普通卵巢摘除法是采用眼科镊将卵巢取出腹腔后子宫角与卵巢双侧结扎,再利用眼科剪进行切除,最后用青霉素肌肉注射。该方法有少量血液渗出,易发生腹腔内感染。为提高手术成功率,经过多次摸索,本实验自制了专用于探索及固定卵巢的工具,改双侧结扎为单侧结扎,青霉素肌肉注射改为腹腔注射。结果 对比实验显示,新方法更简单易操作,手术过程中不易出血,术后不易感染,手术成功率更高。结论 新实验方法操作更简单,术后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选用成年大鼠切除卵巢,所形成的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研究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和防治药物的选择。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骨松质亚细胞结构发生了破骨细胞增生活跃,有溶骨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糖脂代谢和血清瘦素、抵抗素表达的影响,将12周SD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OVX)组和大豆异黄酮(OVX+Gen)组,每组7只,卵巢切除术后10 d,OVX组和Sham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只,OVX+Gen组每天注射大豆异黄酮0.2 mg/只,连续注射30 d后处死取血,检测子宫病理改变、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血清瘦素和抵抗素含量.结果发现卵巢切除后大鼠总胆固醇、HDL和LDL均增加(P<0.05),但胰岛素、血糖、甘油三酯、血清瘦素和抵抗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卵巢切除后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促进子宫内膜上皮部分增生,但胰岛素、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和HDL、血清瘦素和抵抗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与OVX组相比,P>0.05),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糖脂代谢参数和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观察体外定向诱导Ι型骨质疏松山羊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山羊动物模型,全骨髓法分离培养其骨髓基质细胞。第二代细胞分别成脂、成骨诱导培养,油红O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判定其分化结果。成脂诱导21d,油红O染色有脂滴形成;成骨诱导14d,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连续诱导35d,茜素红染色证实有钙化结节形成。Ι型骨质疏松山羊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2.
观察体外定向诱导Ⅰ型骨质疏松山羊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山羊动物模型,全骨髓法分离培养其骨髓基质细胞.第二代细胞分别成脂、成骨诱导培养,油红O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判定其分化结果.成脂诱导21 d,油红O染色有脂滴形成;成骨诱导14 d,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连续诱导35 d,茜素红染色证实有钙化结节形成.Ⅰ型骨质疏松山羊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保留卵巢术后少数患者出现残留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查阅文献、归纳综合分析.结果:残留卵巢综合征发生与术前、术后感染及子宫切除术时手术操作有关.结论:术前、术后抗菌素治疗,手术操作及术后定期随诊是减少残留卵巢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腺嘌呤、腺嘌呤加酵母、腺嘌呤加乙胺丁醇和氧嗪酸钾盐不同剂量口服灌胃,测定实验前后大鼠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并进行组织学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氧嗪酸钾尿酸升高平稳,并且对肾损伤不严重。结论用氧嗪酸钾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较合适。  相似文献   

15.
 肢体长期制动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本实验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治疗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试图探讨LIPU在防止废用性骨质丢失方面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髌腱切除组(2组):切除左侧髌骨和5mm髌韧带,其中一组接受LIPU治疗,一组无治疗;神经切除组(2组):切除左侧坐骨神经1cm,其中一组接受LIPU治疗,另一组无治疗。超声波治疗组于左侧胫骨近端接受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所有动物于4周后安乐死,取材。对双侧大鼠胫骨进行骨定量CT(pQCT)检查,测量平均骨密度(aBMD),以及骨小梁面积、周长,计算骨小梁体积(BV/TV,%)、宽度(Tb. Wi,μm)、数量(Tb. N,mm)和分布(Tb. Sp,μm)。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所有动物的aBMD均有减少。在髌腱切除组,经过LIPU治疗的胫骨aBMD没有显著降低(P<0.05),于神经切除组有减低(0.01相似文献   

16.
盆炎净颗粒对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盆炎净颗粒对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观察盆炎净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盆炎净颗粒有改善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的血瘀状态、明显减轻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子宫炎症肿胀度、改善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子宫内膜病变程度。结论盆炎净颗粒对大肠杆菌致大鼠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酵谱(Zymography)法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甾体激素对动情周期及切除双侧卵巢的大鼠子宫中MMP—2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不同剂量的雌二醇(0.05mg,0.1mg,0.3mg0.5mg)对动情后期及切除双侧卵巢后的大鼠子宫中MMP—2均有促进作用,其中67kD,66kD和64kL MMP—2的活性变化与雌二醇剂量变化呈正比关系.动情后期大鼠子宫中MMP—2活性.4种不同剂量(0.2mg,0.4mg,0.6mg和0.8mg)的孕酮对处于动情前期大鼠子宫中MMP—2活性没有显著作用,但是对切除双侧卵巢14天的大鼠子宫中MMP—2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活性变化与孕酮剂量成反比.结果揭示:大鼠体内甾体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导致子宫MMP—2活性的变化,甾体激素对MMP—2活性的影响与子宫内膜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SD大鼠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SD大鼠 4 0只采用基础进食量 2 4d ,每日按自身体重的5 %强迫负重游泳至力竭 ,大剂量灌服心得安 2 4mg 10 0g等综合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 ,其中 2 0只作为人参药物反证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 4 0只 ,以进一步证明所建立模型是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有所下降 ,反映虚证的SOD含量减少 ,MDA含量增加。而所有定量指标均发生了符合心气虚证的变化。结论 采用基础进食量、强迫负重游泳及大剂量灌服心得安的综合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对铁致外伤后癫痫(PTE)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和脑电图进行研究以探讨其研究应用价值.采用离子导入法(PIFC)和微量注射法(CFCI)建立铁致PTE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同时监测脑电图.CFCI建立起的大鼠模型癫痫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翻转跳起,四肢抽搐,2周内发作频率逐渐降低;PIFC建立起来的大鼠模型癫痫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咀嚼自动症,1d后基本观察不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的同时,这两种方法建立起来的PTE大鼠模型的脑电图上都出现了癫痫波.铁致PTE动物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PTE动物模型.CFCI建立起来的PTE动物模型与PIFC相比,更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5/6切除大鼠肾脏诱发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进行改良,该方法省时省力,可以减少麻药用量不当造成的大鼠死亡,随差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增加,肾衰逐渐加重,为药理研究及筛选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药物提供了一种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