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仲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杜仲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猪油为底物,采用碘-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了杜仲黄酮对猪油的抗氧化活性及与有机酸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杜仲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质量分数为70%乙醇、料液比(g∶mL)为1∶10、80℃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回流2 0h.杜仲黄酮对猪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部分有机酸对其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添加质量分数为0 30%杜仲黄酮可使猪油在20℃下的货架寿命由2 5个月延长至8 1个月.  相似文献   

2.
利用HP-20大孔树脂提取分离甘草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到HP-20型大孔吸附树脂的最佳吸附与解吸条件,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黄酮的最大回收率为7.28%,甘草黄酮的含量为53.5%。通过聚酰胺柱色谱分离后,黄酮的含量可以达到90.26%。测定了HP-20型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曲线。  相似文献   

3.
以连云港花果山山楂叶为原料,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山楂叶黄酮的工艺,确定了从山楂叶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70%,液料比20:1 m L/g,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40 min,提取3次,山楂叶黄酮提取率为2.53%。此外,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抑菌法和DPPH·法研究了连云港山楂叶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抗氧化效应,结果表明山楂叶黄酮具有明显抑菌活性和清除DPPH·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甘草黄酮的提取及影响活性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我国3种主要甘草品种的总黄酮提取方法,采用HPTLC法定性检测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应用对DPPH清除率研究影响其活性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在总黄酮的含量方面,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甘草品种、应用微波处理和甘草放置时间等因素对活性都有着较大影响,而提取温度对活性几乎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银杏酸的药理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是我国特有树种,其中银杏酸(GinkgolicAcids,简称Gas)是银杏中除了黄酮和内酯外的另一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组分,本文主要论述银杏酸的重要药理活性和毒性作用及各种提取方法,并对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甘草多糖的化学与药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甘草多糖的提取方法、化学组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现代提取方法较传统方法简便快捷,甘草多糖产量高,且不会影响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研究表明,甘草多糖主要由鼠李糖、葡聚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但其主链结构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药理研究发现,甘草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而且无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茶多酚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提取物质的总称,药用历史悠久,为常用的天然抗氧化剂,对人体多种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在中国医药典籍中记载茶叶有20多种药用作用,且高效无副作用.临床上研究较多的是茶多酚的抗癌,抗辐射,抑菌,保脑,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对茶多酚的药理活性作用进行分析归纳,从而为合理开放利用茶多酚药用产品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微波法提取芦荟黄酮的条件,给岀微波法提取芦荟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正交试验为基础,利用光谱技术为辅助,构建微波辐射下,提取芦荟黄酮优化模式。通过比较法考察三种不同提法的提取效率。结果微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560 W、乙醇浓度80%、料液比为1∶300(g∶mL)、微波加热时间为60s,此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2.340%。结论微波提取法的提取效率优于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波法,操作简单、省时高效、降低成本,可运用于天然药用植物药用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银杏叶活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应用价值、提取工艺、测定方法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我国银杏叶相关产业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0.
鹿茸多肽的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凝胶过滤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以及高效液相方法, 从马鹿鲜鹿茸分离得到了一种多肽, 其在SDS-PAGE电泳上显示为一条带, HPLC图谱为单峰, 质谱显示其相对分子量为3 095.1. 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 此多肽主要含有缬氨酸、 丙氨酸、 赖氨酸和 甘氨酸, 没有半胱氨酸. 经FDNB法测定, 其N-末端氨基酸为缬氨酸. 活性检测表明, 该多肽能够明显促进表皮细胞和BRL肝细胞株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木通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木通属植物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具有抗癌、抗肿瘤、抗炎、利尿、止痛、抗风湿等多方面的活性.综述了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主要对三萜及三萜皂甙成分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松杉灵芝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杉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P.Karst)的化学成分包括三萜、多糖、甾体、脂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松杉灵芝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主要包括抗肿瘤、抗高血脂、抗氧化、消炎等作用。本文对松杉灵芝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海藻是重要的海洋生物,也是人们食物的重要来源.前期广泛的研究已经证实,海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由于多肽含量低,在提取纯化时,传统的方法存在一定难度,目前较常用酶解法和化学提取法进行提取,用色谱法和膜分离法进行纯化,从海藻中获取较高纯度的多肽,使用与MS相关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海藻多肽对抗肿瘤具有较强作用,其作用机制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综述了海藻多肽最新的提取纯化和鉴定方法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草活性成分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科学》2017,(10):1587-1591
以甘草饮片为原料,通过水煎煮,溶剂化法提取,用大孔树脂D 101分离,制备薄层纯化得到产物.将提取的产物进行抑菌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提取得草酸三钾盐、甘草酸、甘草总黄酮,70%乙醇提取甘草渣得甘草总黄酮,含量为18.4%,经抑菌试验确定甘草总黄酮有抑菌活性,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为主要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15.
蒙椴树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鲜蒙椴树叶,用95%乙醇浸泡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石油醚萃取,经TLC,硅胶柱层析及紫外光谱检测,证明蒙椴树叶中至少含有四种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中黄酮甙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初步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甙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对提取到的混合物用薄层层析法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从银杏叶中提取出的黄酮甙类混合物中可分离出四种以上的纯组分。  相似文献   

17.
采用乙醇溶液浸提、水溶液浸提、乙醇抽提三种方法提取苦荞麦麦心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醇溶液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2B3C2D2,即用10倍95%乙醇在60℃—65℃下浸提4h;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3B3C3即用20倍水量再70℃—75℃下浸提6h;乙醇溶液抽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95%的乙醇回流抽提10h。  相似文献   

18.
甲醇浸提法提取荠菜黄酮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荠菜为原料,研究了甲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配比等单因素对荠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浸提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甲醇体积分数为0.125,浸提时间为2.9 h,料液质量比为1∶32.7。在最佳浸提条件下得到荠菜黄酮类物质提取量为每克干样中芦丁当量29.33 mg。  相似文献   

19.
水芹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从水芹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40倍于样重的80%乙醇中浸泡24h,超声波提取30min,连续提取2次,黄酮浸出率为94.6%。  相似文献   

20.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吐温60协同微波提取甘草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首先,考察6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20、吐温60、吐温80、司盘60、司盘80和聚乙二醇)对提取甘草黄酮的影响,最终选择吐温60为最佳活性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筛选出对黄酮得率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液固比,经响应面分析法对这些因素进一步优化。综合得率和利润两个要素,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0%、液固比35 mL/g、提取时间70 s、吐温60质量浓度0.01 g/mL和微波功率390 W。在此最优条件下,实测总黄酮得率为4.30%,与预测值4.26%相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