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生事业在畴人”─—当代世界大几何学家陈省身评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省身是国际著名的华裔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伯克利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对陈省身的生平、学术成就、治学思想等做了较全面的介绍与评论。  相似文献   

2.
张洪光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9(5):66-78,,80,
陈省身是国际著名的华裔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伯克利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对陈省身的生平、学术成就、治学思想等做了较全面的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2日,国际小行星联合会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1998CS2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此来表彰这位数学大师对数学事业的贡献;杨振宁教授说陈省身"是可以与欧几里得、高斯和嘉当并列的几何学伟人"。陈省身教授之所以能在数学研究方面达到如此辉煌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专程来到南开大学那幢悬挂着“几何之家”四个金光闪闪大字的寓所,给寓所的主人——国际大师、中科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拜年。身穿红色唐装、92岁高龄的陈省身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笑风生。张立昌热情握着陈先生的手,向他表示亲切地问候。张立昌说,陈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在国际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使天津的数学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国家建设和天津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希望陈先生注意身体,多多保重……1999年南开大学80华诞庆典,南开人列举了4位…  相似文献   

5.
于谦 《科学大观园》2005,(14):76-78
陈省身1911年10月26日生于中国浙江嘉兴,192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1930年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做助教。1934年赴汉堡就学于当时德国几何学权威W·J·E·布拉施克,1936年完成关于网几何的博士论文后,赴法国师从当代微分几何学家E·嘉当继续深造,德法之行为他一生的学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7年回国,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他任教于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在此期间,他把积分几何理论推广到  相似文献   

6.
<正>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国际数学界不乏年少成名的奇才,但很少有人能时隔数十年再创辉煌,更罕有人能在晚年开宗立派,劈开一个全新领域。吴文俊做到了。1946年,吴文俊师从数学家陈省身,开始研究拓扑学。拓扑学是著名的"难学",但会者不难,入门不久,吴文俊就展露出化难为易的天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之命运》是1943年蒋介石推出的一本国策性著作.蒋于此书提出文化、经济与国防三体合一的建国计划.该计划的重点和先务是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当务之急,重点是实施实业计划.4至8月,中央研究院在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的通令下围绕此书开展两次活动.参加活动的研究所主要对蒋在实业计划中轻忽农业、偏重应用科学提出意见;为配合实施建国计划,尤其实业计划,结合自身工作研拟了实施办法.自1943年起中央研究院注意加强与国家和社会实际急需问题有关的应用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导因于此书.1944年蒋于此书增订本对相关内容的增改与这些意见有关.蒋与中央研究院之间的这一互动影响,蕴含了国家与中央研究院互有所依而又保持一定张力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础科学》2010,(6):53-53
在2010年8月17日于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的国际数学联盟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龙以明教授当选为新一届国际数学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任期2011-2014年)。  相似文献   

9.
正2004年11月2日,国际小行星联合会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1998CS2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此来表彰这位数学大师对数学事业的贡献。杨振宁教授说陈省身“是可以与欧几里得、高斯和嘉当并列的几何学伟人。”陈省身教授之所以能在数学研究方面达到如此辉煌的境地,是因为他对数学的热爱。从20多  相似文献   

10.
考察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华尔和胡德关于螺旋弹簧新公式的研究,探讨1930年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专任研究员王季同(1875~1948年)对他们的研究的回应。研究表明,王季同的工作一部分与华尔殊途同归,另一部分与胡德的等价。就王季同的教育背景而言,有此成绩,实属不易。王季同的研究虽偏离工程研究所初期工作的重心,但他是该所初创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王季同是现知在中国本土成长,从事科学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并在几个研究领域上均有所建树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有关档案显示,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美国制成原子弹的激发下,北平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为发展我国的原子科学研究做出了一些努力。其艰难之状和最终流产,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12.
1940年举行的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员的选举,是该院首届评议会在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主持的评议会的改选活动.文章主要基于档案资料,对这次选举的酝酿、筹备和进行过程以及影响等进行了论述和分析.选举之前,评议会以<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为基础,制定了较为周密而民主的选举规程,做了充分的筹备工作.国立高校教授和推选委员会选举评议员候选人后,评议会严格按照选举规程和评议员资格对当选候选人进行了资格审查和决选.这次选举要较首届评议员的选举有明显的改进,对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选举的成功举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中央研究院学术体制的建设进程中,它是一个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论证,说明了中国理论物理学家张宗燧对约束系统的量子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于1946年指出了此前的有关约束系统哈密顿正则形式的研究,由于没有正确地处理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不定乘子问题,因此不能用来实现量子化,同时,首先提出了一种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对于许多约束系统可行的量子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披露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的情况,对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决议举行院士选举的背景、选举规程的制定及其条文、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及其审查等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探讨选举成功的原因及其在中国现代科学建制化历程中的重要性。指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科学界趋于成熟,已产生一批学术精英;在此基础上,评议会与选举筹备会做出了有效的制度安排,而且大多数评议员遵守科学规范、重视学术标准,并将民主原则贯彻于选举的始终。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是现代中国学术界自主选举学术精英的典范。此届院士的选出是中国现代科学建制化历程开始步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中央研究院研究提高民族素质案是中国人类学史上著名的学科事件。通过对这一事件档案的发掘和研究,共获得三点结论。第一,这一学科公案背景是: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迁至西南中国边垂地区,为了解决战争资源,蒋介石饬令开展此项研究。第二,其内容包括生物基础、营养环境、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4个方面,涉及诸多学科和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部门、军事部门、高等院校和各学术研究机关,在中国人类学史上是空前的。第三,中央研究院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应运而生,但在艰难时局下,由于经费不足等诸多原因,使得运作了两年的研究所最终流产。  相似文献   

16.
张贻惠是中国近代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他对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及北平大学工学院以及中国物理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他还为统一度量衡工作做出积极的努力,同时他也积极的投身科学普及工作,翻译并出版科普书籍。张贻惠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目前,学界对张贻惠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深入。本文对张贻惠的生平简历、科学成就及其思想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对中国近现代物理学史研究以及中国20世纪上半叶高等教育史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物学调查研究机构的建立,中国生物学家认为研究本土生物是自己份内的事.为维护国家的主权,民国年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开始对西方人在华的生物学考察收集采取限制行动,改变了以往西方人在华恣意收集和掠夺生物标本的状况.这对保护本国的生物标本资料和一些珍稀动物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我国生物学家群体成长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8.
史蒂芬.霍金作为当代杰出的理论科学家,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从他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也展现出了当代科学中重要的科学思想。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史蒂芬.霍金在整个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科学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概述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经过,对1949年后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位院士的去向作一精确的数据统计,较为详细地介绍若干因意识形态干扰学术而落选1955年学部委员的中研院院士,追忆前中研院院士编写的通俗读物,反思建国初期中国科学院制度上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韦斯特福尔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史家,尤其以对牛顿的研究著称。在简要介绍韦斯特福尔生平的同时,以他出版的6部著作为基础简评他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