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史时期运河与黄河常发生交汇或连通,黄河的决溢或改道势必对运河变迁产生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爬梳相关历史文献,探讨了历史时期黄运关系的变化,分析了黄河改道对运河变迁的影响.认为金元以前,黄运关系相对简单,金元以来,黄运矛盾突出,黄河的决溢或改道直接导致了明后期运河大规模的改道.清末黄河的决徙和漕运的没落虽然改变了黄运关系的格局,但两者的关系仍客观存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届时黄运关系的研究对治黄、治运将具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山地正地貌和沟谷负地貌两个方面论述了鲜水河断裂带附近地区的地貌特征.认为,山地正地貌主要是第四纪以来强烈断块差异性抬升所形成的断块山,海拔高,高差大,山顶夷平面保存完好,山坡坡形复杂,垂直气候地貌带发育,海拔超过4000m的山岭第四纪冰川作用强烈;沟谷负地貌主要是沿断裂发育并经流水改造而成的断层谷,主谷谷坡有两级剥蚀面和1—5级河流阶地,曾在多处发生过河流的分流与改道.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夷平面的解体、河流的改道、强烈的冰川作用同鲜水河断裂带的强烈活动在时间上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1991,(2)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和莱州湾之间,是黄河挟沙(在河流和渤海潮流相互作用下)淤积而成的包括陆上和水下的整个沉积体.这个沉积体的发育成长受特定的沉积机制控制,认识和掌握其发育的条件和特点,对三角洲的定向控制和三角洲地区全面开发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黄河三角洲的范围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曾多次发生泛滥、决口和改道,其中大规模的游移改道有九次,每次改道都曾在河口地区冲积成规模不等的三角洲.现在的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苏联一直在大规模地进行河流改道工程。在河流改道方面,它制订了一个庞大的计划,但由计划涉及的范围太大,各方对计划的利害,得失估计不同,意见不一,因此至今没有公布。据西方报刊报道,苏联此项计划的主要意图是打算使苏联北部和西伯利亚几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改向南流。整个工程大约需要半个世纪。这是一项宏伟的工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中国治理黄河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除了传说中的大禹治河,功效最著,能维持一千六百多年,黄河没有发生大的改道以外,到了东汉初年经过王景治河(黄河简称为河,下同此),也有近千年没有发生大的改道。其他历代治河大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受效甚暂,或越治而越坏,所以大禹与王景的治理黄河,至今为世人所景仰。至於治河的方略,历  相似文献   

6.
1979年以来,资本主义各国先后陷入了一次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于这次危机究竟应该怎样估量,各国舆论意见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这次危机不及1973—75年那次严重;有的认为,这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要搞清这次危机,先得弄清它的一些特点。下面把这次危机同1973—75年危机的特点作一比较,或可大致看出一个梗概。(一)生产下降不太猛烈,但时间拖得很长。迄今为止,整个西方国家工业生产下降了6.3%,其中欧洲共同体国家下降了9%.而1973—75年则分别下降8.1%和14.9%。在主要西方国家中,只有英国和加  相似文献   

7.
现有一些地貌学教材中,在河流地貌章节部分,论述分水岭的迁移与破坏时,通常是以不对称分水岭两坡的河流溯源侵蚀速度的差异,作为分水岭迁移与破坏的主要动力;在论述河流改道与水系演变时,通常是以河流袭夺作为它的主要形式。根据笔者野外观察的敷浅认识和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以为仅仅是这样的论述,似乎是不够全面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试图对分水岭的迁移与破坏和河流袭夺与改道,作一点补充。问题的提出与讨论,是否恰当,尚盼有关同道给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海湾的两难     
美国总统布什在中东马不停蹄,八天七国之行(以色列、巴勒斯坦、科威特、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和埃及)来去匆匆。虽然东道主对布什的来访在接待方面绞尽脑汁.有的元首接机,有的设沙漠盛宴.有的全城放假保驾。但不少海湾阿拉伯国家对布什的这次访问还是充满疑虑。这次访问的主调被认为是落实去年11月在美国安那波利斯召开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的途中改道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我国城市快速道路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的宴例——上海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系统,研究了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的途中改道行为.针对一块实地运行的中型图文混合型可变信息标志(VMS),采用偏好陈述调查法(stated preference survey)采集途中改道行为数据,采用离散选择分析方法分析数据,估计了描述途中改道行为的多元罗吉特模型.分析表明,交通信息会影响改道行为,不同的信息内容对改道行为影响是不同的(例如事故信息的影响较大),驾驶员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属性也是影响改道行为的因素.最后,给出下一步研究设想.研究结果可为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的投资、运营和评价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起义,标志着中国农民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与地主阶级展开生死的搏斗。对于这次农民起义,我国史学工作者进行过深入研究,撰写了不少著作,对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然而,关于这次起义的口号问题,意见不一:有的同志认为,它的口号是“伐无道,诛暴秦”;①有的同志则认为,“天下苦秦久矣”是口号;②也有的同志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口号。③笔者不同意上述意见,认为这次起义不存在统一的口号,而陈胜起义的口号,应是“大楚兴,陈胜王”.下面谈谈个人的意见,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灾难与人类     
通过对灾难的分类和美学分析,认为人类要充分地尊重自然、理解自然,讲求常态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2.
论昆明地区地学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昆明地区地学灾害的主要现象,以灾害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了减轻灾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构造地震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地震灾害。山东省是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集中的地区,尤其是渤海、黄海沿海地震带,郯城—莒州(今山东莒县)地震带,是地震灾害的多发地区。研究古代山东的地震灾害,有利于我们掌握地震规律,增强防患意识,保障民生。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山西省煤炭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的发育特征,分析了其危害性,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彦华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5):13-14,61
中国近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究其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之外,低下的小农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失衡的生态环境、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等原因大大降低了政府和人民的防灾、抗灾能力,从而加大了灾荒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有关要求,设计了面向全省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测评系统,详细介绍了功能及实现的相关技术和人工智能中的有关重要指导原理。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区洪涝灾害的生态环境因素与生态减灾对策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鄱阳湖区日趋严重的洪灾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重要 因素,通过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围湖造田等问题的分析,探讨洪灾与生态环境退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从全流域,大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使得我国山区道路沿线的山地灾害广泛发育,5.12汶川地震诱发的生山地灾害使得山区道路沿线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分析了汶川地震震后两年多时间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及其对山区道路的危害,其中震后崩塌滑坡主要以小型的堆积层崩滑为主,且分布范围广,而震后的泥石流则表现为规模大、频发性、群发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保证山区道路的畅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威胁道路的次生山地灾害进行综合防治,提出了震后山区道路灾害防治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与气候灾害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中国政府非常重视防灾减灾,但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灾害的法律防治却存在诸多不足.文章认为首先需要把气候灾害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防治气候灾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因素纳入气候灾害防治的政策法律行动中;另一方面,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防治气候灾害的战略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主动性.其次从综合性的防灾减灾法到气候灾害防治单行法和地方性气候灾害防治法规规章,构建气候灾害防治法律规范完整体系.最后应坚持属地管理为主,完善气候灾害防治管理体制,加强地方气候灾害防治的行动.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干旱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干旱灾害是洞庭湖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进入21世纪至今,洞庭湖区受到降水减少,湘、资、沅、澧四水及长江三口来水量变化及历史上围湖造田活动等的共同影响,干旱灾害不断发生;随着四水流域和洞庭湖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大量增加,使得干旱灾害的影响更加严重.频发的旱灾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的危害.主要从洞庭湖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洞庭湖区干旱灾害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