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志勘 《甘肃科技》2011,27(15):179-180
优良的性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应从5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1)优秀的班级文化是锤炼、完善学生良好性格的熔炉;(2)教师是学生性格形成的楷模;(3)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学生的性格;(4)在多种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性格;(5)实施有效奖惩,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敏 《科技资讯》2007,(32):136-137
关注学生心理卫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和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形成学生良好健康的心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和谐发展.本文粗浅地探讨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现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新课程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要求。对于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将情感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有利于带动学生对知识的热情,使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进而寻求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法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勤奋学习的习惯,乐于读书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良好的听说习惯,勤于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以及时时处处学语文的习惯,这些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必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学课程体系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是其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我国教育把人格健全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心理健康课程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样的措施可以保证中小学有效、持续、规范的开展心理健康课程.除了对小学心理课程充分的重视,还要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理论研究和积累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经验,并且随时对课程进行创新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健康的心理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颇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在过往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直是由学校独挑大梁,而家校合作这一重要的内容却一直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境地.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的心理教育经常是与道德教育混在一起开展,受以上两点主要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不理想.基于此,该文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作为探索的主题,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意义为出发点,基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家校合作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性格不仅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婚姻家庭,还会影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事业发展等,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乃至前途命运.从影响性格形成的众多因素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性格形成的各因素加以分析,从而得到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对性格的形成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此外,还对性格缺陷的改善提供了一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和谐和进步,近几年来,教育者又将国学传统教育重新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并且对国学传统教育更加的重视,同时也在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国学传统教育有效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实践当中,让中国国学经典堂堂正正地走入教育的殿堂。而小学教育是抓好一切教育最基础最简单的时段,在这个时段,对加强国学传统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就加入国学传统的教育,是我们现在应该要追求把握争取的。在小学阶段就加强中国国学传统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坚韧正直的性格品行,为学生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文就小学语文教育与国学传统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0.
肖婷婷 《科技资讯》2012,(20):196-196
家庭教育是家庭在社会中履行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对于个体心理形成、性格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特指不完整家庭)、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本文着重介绍家庭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创造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我国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主要强调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小学阶段抓起,我国教育事业应当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锻炼.小学语文是小学生最重要的主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些教学措施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主要对当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大意义,重点探索并提出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聋哑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因素对聋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主要阶段,在该阶段中是否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今后语文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故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兴趣,得到提升,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注重高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进而将小学语文教学能够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系统论一直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目前,将系统论积极引入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改革创新,从而有效地解决长期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境和问题,实现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素质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就针对系统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目的、意义,简要探讨一些相关教学上的方法措施。系统论认为,组成系统整体的各部分要素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就形成了系统所具有的某种特殊功能以及结构上的有机统一性。  相似文献   

15.
具有良好的亲社会行为是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度过,如何引导好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良好隶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显著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对于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指导学生朗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能够深入地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以及文章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这对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该文我们将围绕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为主题来展开分析,详细地了解一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朗读错误类型,再提出促进学生朗读顺利开展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勤奋学习的习惯,乐于读书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良好的听说习惯,勤于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以及时时处处学语文的习惯,这些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必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文章从中等学校语文文本出发,分析语文文本中丰富的诸如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情感意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教育中,儿童文学占有很大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小学生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学习,能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获得审美能力、创作能力以及价值观等,因此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要深入了解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首先,要对儿童文学进行必要的了解;其次,深入分析儿童文学发展现状;最后,重点探究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家庭经济贫困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将影响他们在校期间、甚至将来的各个方面.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盲目的自卑感、强烈的自尊心、性格自闭、心理压力大及行为偏激等心理特征与形成原因,探讨了体育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体育俱乐部和培养一技之长等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