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机器人学和自动机的小文化史 犹如希腊神话中捏土造人的提坦神普罗米修斯,人也致力于使自己成为生命的创造者。普罗米修斯的命运是众所周知的。在他为人类带来人类完成自身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一物──火之际,就被宙斯缚在高加索山上,并忍受着宙斯的神鹰所施予的最残酷惩罚。不仅如此,宙斯还通过美貌绝伦的潘多拉带给人类传播一切灾害的”潘多拉之匣“.或许我们还能联想到犹太神话中的犹太大师用黏土所创造的无言的人造假人戈尔木(Golem),Golem在希伯来语中意味着无灵魂的物质(Seelenlose Materie).在《创世界》一书中按照希伯来语的字母组合,Golem又被塑造为犹太民族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2.
“军事民主主义”(或译“军事民主制”)这一术语,是美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摩尔根(Morgan)(公元1818—1881年)首先使用的。在他1877年写成的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巨著《古代社会》一书中,人们第一次接触到这一术语。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的有关著作中,都引用了这一术语。例如,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  相似文献   

3.
一、机器人学和自动机的小文化史 犹如希腊神话中捏土造人的提坦神普罗米修斯,人也致力于使自己成为生命的创造者。普罗米修斯的命运是众所周知的。在他为人类带来人类完成自身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一物──火之际,就被宙斯缚在高加索山上,并忍受着宙斯的神鹰所施予的最残酷惩罚。不仅如此,宙斯还通过美貌绝伦的潘多拉带给人类传播一切灾害的“潘多拉之匣”。或许我们还能联想到犹太神话中的犹太大师用黏土所创造的无言的人造假人戈尔木(Golem),Golem在希伯来语中意味着无灵魂的物质(Seelenlose Materie)…  相似文献   

4.
被恩格斯称为“在自己的领域中”“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的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根据列宁的引文,见《列宁选集》第三卷,第26、398页)这句话出自歌德的代  相似文献   

5.
宙斯的“幸福岛”据传说,古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在结婚时得到了一件宝贵的礼品——一株枝叶茂盛的金苹果树。他是那样喜欢这棵圣树,特别在烟波浩森的大西洋上挑选了一座美丽的岛屿——据说就是距非洲西北海岸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加那利群岛——把它栽种,并派遣四位仙女和一条长有一百个头的巨龙加以严密看守。的确,加那利群岛是那样风景秀丽、气候温和,又有这般令人神往的故事,自古就享有“幸福岛”的美名。但是宙斯终于失去了“幸福岛”。1330年一支欧洲的远征队发现了它。十五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争夺该岛发生冲突。1497年  相似文献   

6.
蜿蜒曲折的黑龙江象一条素练,从大兴安岭山地一直延伸到鄂霍茨克海之滨.水中丰饶的食物,哺育着种类繁多的鱼类世家.而在这庞大的水族中,个体最大、年龄最高、资历最老的,要首推珍贵的、被人们誉为“黑龙江鱼王”的鲤鱼了. 鳇鱼名字的由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居住在黑龙江畔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捕获到一尾长一丈多、重千斤的大鱼.这种鱼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就连终生捕鱼的老渔民也叫不出它的名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美国作家中,索尔·贝娄一向被认为是皎皎者。自197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他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更是确定无疑。美国批评家伊哈布·哈桑在《当代美国文学》一书中,列为主要小说家的只有两人,贝娄即名列第一。英国马库斯·坎利夫教授在《美国的文学》中称贝娄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贝娄是犹太作家,但他“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人类的命运和生存状态”。他先后写了九部小说。从这些作品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贝娄的创作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学作品从来是敢于亵渎、冒犯、反对神灵的。在西方文学的长河里,从古希腊文学一直到现代派作品,“渎神”意识源源不断,渊远流长。“说实话,我痛恨所有的神灵”就是普罗米修斯的一句笛言。这位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的主人公被马克思赞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他愤怒地宣称,“宙斯的主权不倒,我的苦难就没有止境”,这些亵渎神灵的豪言壮语,今天仍震撼着世界人民的心。  相似文献   

9.
这本书的作者贝克氏是一位律师和美国宪法学者,会做过美国的Solicitor-Gereral和众议院议员。他对於美国的政治向持保守的态度,因此对於近年行政机关职务及人员的扩充,以及这种扩充所引起的:所谓“布洛克拉西”(Bureaucracy)抱著怀疑和惧怕的心理。他很悄皮地值爱丽丝梦游奇境记作者百年纪念把这本描写美国“布洛克拉西”的书叫做布洛克拉西的奇境副标题为“对於美国联邦政府中之‘布洛克拉西’的发展及其对宪法的破坏之研究。”作者在村料的收集方面确是费过相当工夫的,我们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不少美国总统及国会议员的言论,最高法院判例…  相似文献   

10.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在欧洲,但最后一部有重大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诞生在美国,这就是E·贝拉米的《回顾,2000—1887》(1888)。尽管《回顾》一书描绘了在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美国,但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读者仍然对它兴致勃勃。人们认为《回顾》是美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最伟大的乌托邦小说,是本异乎寻常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书。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工业社会的残酷无情促使贝拉米在《回顾》中表现了社会主义乌托邦如何以胜利的姿态出现在2000年的美国。贝拉米在书中安排主人公韦斯特于1887年在波士顿长眠后成为僵尸,到2000年被一名医生救活后,发现人间沧桑大变,社会主义已在  相似文献   

11.
麥卡錫死后     
薛德里克·贝尔弗雷奇是英国作家,曾任美国进步刊物“国民前卫报”的编辑。1953年5月他拒绝回答美国“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无理审讯,两年后被驱逐出美国。下面刊登的这篇他在苏联“新时代”杂志(本年第31期)发表的文章,揭穿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幌子,暴露了美国实际政治生活中的无自由、无民主的真象。  相似文献   

12.
名著中的“好”女人与“坏”女人王奎军一《荷马史诗》中记载了这样一篇神话:爱神阿佛洛狄忒不爱众神之王宙斯(爱神之父)给她选择的丈夫、破脚的匠神赫淮斯托斯,却暗中和英俊的战神阿瑞斯偷情。做丈夫的懊恼不已,精心打造了天罗地网抓住了这对情人,然后去宙斯那里告...  相似文献   

13.
《有闲阶级论》:谈论美国人萦绕于怀的问题T·凡勃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制度学派的创始人。《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1899)是他的代表作。但在当前的美国,人们却把它视为一部反映美国社会问题的著作,称“凡勃伦的书是社会病理学的书”。凡勃伦在该书序言中说:“本出的主旨在于讨论作为现代生活中一个经济因素的有闲阶级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植于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中的乐观精神,其本质是世界可以抛弃逻辑和理智,并按照美国的主观意愿被任意塑造。然而这种乐观并无力缓解美国对自身国际地位下降的担忧。自二战结束后,处于全盛的美国无时不在探讨其是否处于衰落的危险之中。1987年,在美国即将迎来冷战获胜缔造的“单极时刻”之前,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凭借《大国的兴衰》一书,再度将“美国将会走向相对衰落”这一石块投入国际政治的湖泊中,随即引发的“涟漪”持续了30多年。  相似文献   

15.
世界点滴     
「亚洲没有和平」美国「新闻周报」前驻华记者伊罗生(Harold R.Isscs)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远东政治的新书,书名是「亚洲没有和平」(No Peace for Asia),由(?)米伦公司出版。艾罗生的名字,在中国有许多人是熟悉的。一九三二年前后,他在上海出版过「中国论壇」。第二次大战期间,他又出现在重庆,担任「新闻周报」驻渝记者。一九四五年初才返美国;因为对于中国政治有着尖锐的批评,被拒绝再来中国。后来他驻在越南,到过日本。这本书是他在远东各地旅行採访后的产物。艾罗生是一个有能力的记者,但在政治上他是一个托派。在「亚洲没有和平」一书中,也是处处透露着这样矛盾的政治观点。劳比逊胜利了美国著名的黑人歌唱家劳比逊在阿尔巴尼被禁止演奏以后,引起美国各方面强烈的抗议。美国的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6.
米尔斯海默是美国杰出的国际关系学者之一,几年前他出版了《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受到世人的极大关注。他在书中强调,今天的世界仍然延续着旧时代的逻辑,国际政治依然是大国政治,依然处于悲剧式的历史循环之中。“每个国家压倒一切的目标是最大化地占有世界权力,这意味着一国获取权力必然是以牺牲他国为代价的。”正是根据这种悲观、循环的历史观,米尔斯海默看到未来中美冲突的必然性,中国实力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挑战美国在亚洲的力量存在“。在21世纪初期,美国可能面临的最危险前景是中国成为东北亚的潜在霸权国。“”富裕的中国不可能是…  相似文献   

17.
美国资产阶级社会评论家迈克耳·哈林顿在他所著的《另一个美国》一书(关于本书,本刊14期上已有评介)中,有一章专门论述黑人在美国遭受的歧视和迫害。哈林顿虽然不可能认清这种种族歧视和迫害的真正根源和指出消灭这种现象的道路,但是,他在书里涉及的许多事实和数字,对肯尼迪政府贩卖的什么“自由、平等、博爱”,什么“民权”等等却是一个揭露,下面是以《黑人,活该!》为题的该书第四章第三节的节译。现题是我们加的。——编者  相似文献   

18.
读者何俭同志来信指出:“贵刊第2期在介绍美国国务卿的文章(亚历山大·黑格)中,把‘默默无闻’错写成‘没没无闻’。”我们以此询问该文作者王克勤同志。据他的答复摘要如下: 据我所知,“没没无闻”这一成语是有根据的,“没没”或“默默”,在中国最古老的书如《左传》之类中都出现过,但与“无闻”连用,则最早见于唐朝张彦远的名著《法书要录》,他说:“书之为用,施于竹帛,千载不朽,犹愈没没而无闻。”意思是埋没而不为人所闻。新出的  相似文献   

19.
与胡平对话     
留学生出国热,最初可以看成是中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的一种标志。报告文学作家胡平先生一直关注着中国留学生出国现象。10年前他的报告文学《世界大串联》,就是对一种开放、流动着的文化现象的展示和评述,在国人中引起了较大反响;10年后,他的《移民美国》一书,可被看作是再谈“世界大串  相似文献   

20.
江涌 《世界知识》2008,(17):46-51
《美元大崩溃》一书中这样写到:外国央行总是认为庞大的美国经济是不可能衰退的,这一想法是“非常天真的”。因为他们被美国政府、大众传媒和华尔街联手制造的“美国一切运行良好”的假象给蒙蔽了。其实,被蒙蔽的少之又少,缺乏的只是指出“皇帝什么衣服也没有穿”的小男孩。 如果美元崩溃,拥有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