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13例,按照手术室管理方式分为观察组(精细化管理)与对照组(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各个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1.79%明显低于对照组8.28%(P0.05)。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  相似文献   

2.
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在职的34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3月-2014年5月应用传统手术室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2015年4月~2016年6月引入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观察组)。2组均同期选择在研究对象护理范围内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8例。比较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引入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可显著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探讨家庭护理健康指导对儿童青枝骨折康复效果的影响。将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9例青枝骨折患儿全部作为观察组,为患儿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健康指导,回顾分析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59例未进行家庭护理健康指导患儿的相关资料,将其全部作为对照组,观察期限为3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儿治愈率为9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有4例患儿出现不良事件,对照组共有15例,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青枝骨折患儿实施家庭护理健康指导可明显改善患儿治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6月期间进行产前诊断的110例高风险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孕妇自行去普通产科门诊进行产前诊断,无专职护士护理干预,研究组孕妇由专职护士一对一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产前诊断预约率、实施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诊断预约率、实施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孕妇的诊断预约率、实施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效果。选取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护士3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优质护理培训,并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医疗物品处理制度。对比护士在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工作压力改善情况。在培训前后分别随机抽取380件医疗用品,测定洗涤、灭菌、包装的合格率。同时调查门诊、病房、手术三个科室对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满意程度。优质护理实施后护士工作压力明显比实施前减轻(P0.05);优质护理实施后医疗用品洗涤、灭菌、包装的合格率明显比实施前高(P0.05);经过调查优质护理实施后门诊、病房、手术三个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程度比实施前高(P0.05)。优质护理应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可以明显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究情志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将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8.95%明显高于对照组5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志护理能显著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况,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初产妇1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5.95%,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6.67%(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9.29%(P0.05)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探讨6S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作用。选取高台县人民医院实施6S管理后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实施6S管理前一阶段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感染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可大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责任制护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5年9月,对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实施责任制护理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实施责任制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责任制护理的实施,使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更为主动、有效、准确地进行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增加了护士在患者身边的时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探究护理标识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2016年11月-2017年8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6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护理缺陷、风险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评定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风险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标识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缺陷及差错发生率,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投诉事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在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选取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观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高龄胆囊炎术后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胆囊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P0.05)。精细化护理能提高高龄胆囊炎术后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肺功能变化、护理配合度。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改善程度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配合度比对照组高(P0.05)。个体化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创建护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即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和影响护士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感悟工作责任,营造护理安全文化的氛围,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探讨在预防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中应用术中综合护理的效果。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侧卧位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护理方式分为传统组(n=60)和综合组(n=60),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对综合组患者应用术中综合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24h皮肤受压状况及患者身体不适发生状况。综合组患者术后24h皮肤受压及身体不适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在预防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中应用术中综合护理的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6.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凝血风险,以及护理方法和效果。选取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将其分成2组:常规护理35例作为对照组,预见性护理35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试验组凝血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2.9%;护理满意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TT、D-D均明显降低,但组间相比差异不大(P0.05)。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发生凝血的原因较多,实施预见性护理能降低凝血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探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随访与护理对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天水市张家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的64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分析对象,依据患者与家属意愿将其分为常规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指导护理,研究组则予以家庭随访,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以及各种不良情况发生率。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PSP评分高于常规组,SDSS评分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25%)低于常规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并针对性制定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家庭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个人与社会功能,减少不良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效果。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在庄浪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由NICU过渡至神经外科病房13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及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过渡期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1.47%低于对照组的13.26%(P0.05)。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24例,通过抽签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3个月后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后四肢行动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社交活动、人文关系、总生活质量评估都较护理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对脑梗塞患者急性早期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司彩霞 《甘肃科技纵横》2013,(10):132-133,125
目的:在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文中简称我院)2008年制定创建“三级乙等医院(文中简称三乙)”的计划和目标以及近年来扩大医院规模时,护理工作量和护理人员配备急剧增加,急需以科学化护理管理稳步、迅速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素质,以期护理工作在顺利通过甘肃省“三乙”评审团评审,使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能适应医院发展和护理工作需要.方法:以各科为基本单位,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以护理记录书写和护理技术操作为本,加强护理道德,提升护理形象,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坚持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在提升护士素质同时,严格按照“三乙”评审标准,使护理记录书写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尽快使护理工作质量在甘肃省“三乙”评审中顺利达标,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即护理服务合格率及满意率提高,患者受益度增加.结果: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工作获甘肃省卫生厅“三乙”评审团一致好评,顺利通过“三乙”评审,经过巩固和坚持,现发展迅速,近年来老院区及东江新院区共新设十个病区,护理人员由240多人增加280多人达500多人,医疗护理工作开展顺利,护理质量稳步提升.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坚持PDCA循环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