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比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并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43例。对照组采取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观察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其临床疗效高于普罗帕酮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指标,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探究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在急性心梗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选取武警甘肃省总队陇南支队卫生队收治的114例急性心梗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5%相比于对照组的77.19%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P0.05)。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在急性心梗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经治疗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甘肃省清水县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划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1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临床疗效94.12%较对照组的78.43%高(P0.05);治疗组HR、QTd检测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将2015年9月-2017年6月期间于金塔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1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8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心动过缓等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90%明显低于对照组2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与利多卡因临床均能用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其中胺碘酮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用药首选。  相似文献   

5.
探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甘肃省康县周家坝镇卫生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17例,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92%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47%与对照组6.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分析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选取2014年7月-2017年2月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5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均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阵发性房颤及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45%、91.23%,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心律失常有效率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及室性早搏转复率与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12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4%。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上运用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例患者110例分为2组: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仅通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治疗56天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1%和67.3%,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动态心电图改善的疗效,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6%和63.6%,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探究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的效果。选取2013年5月-2016年6月甘肃省皋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26%显著高于对照组76.7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压及心率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观察卡维地洛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选取甘肃省庄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心率、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卡维地洛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有效率,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民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9%)明显优于对照组(71.4%),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明显低于对照组(23.8%),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应用于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观察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实验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指标[B-型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以及运动耐量指标[6min步行试验(6MWD)、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用力肺活量(FVC)]。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P0.05)。2组治疗前BNP、LVEF、CK-MB、6MWD、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BNP、CK-M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LVEF、6MWD、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在采取胺碘酮治疗时的影响。2018年2月~2020年2月,研究定西市人民医院7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以掷骰子法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39例),分别采取胺碘酮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血压、心率水平、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水平。比较治疗有效率,甲组为97.50%,乙组为82.05%,数据有差异,P0.05。在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时,可见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组为97.50%,乙组为82.05%,数据无差异,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在采取胺碘酮治疗时疗效显著,另外对于血压、心率有明显改善,进一步也能优化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探究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作用。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9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48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评价,对比心功能各项指标、心率与药副反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V、LVEF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率测定结果与药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将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用药方案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增进疗效、改善心功能、稳定心率方面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此联合用药方案安全性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肿瘤患者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频发室性早搏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围手术期肿瘤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3 d及1个月后,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 d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显著有效者23例(38.3%),有效者31例(51.7%),无效者6例(10%),总有效率90%;治疗1月后复查动态心电图显著有效60例(100%).结论:胺碘酮用于围手术期肿瘤患者频发室早合并室速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靠,适用于围手术期控制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7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60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达74.7%。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副作用少,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7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60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达74.7%.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副作用少,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7.
姜文秀 《甘肃科技》2004,20(1):115-115
本文选择 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按照住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稳心颗粒 ,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 ,每组 30例。治疗组有效率 80 .3% (2 5例 )与对照组 67.7% (2 0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认为稳心颗粒对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重度心衰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重度心衰并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以胺碘酮+富马酸比索洛尔口服,对照组仅给以富马酸比索洛尔口服,观察两组患者室早减少的情况、心衰改善的情况(LVEF)、心脏猝死发生率、心衰再住院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室早减少、心衰改善、心脏猝死及心衰再住院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心衰并室性早搏患者,在积极治疗心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的胺碘酮,能显著减少室性早搏,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脏猝死发生率,减少再住院次数,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观察安神复脉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选取甘肃省华亭县安口中心卫生院接收的1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人。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2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神复脉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发生状况。对照组总有效率91.11%,观察组总有效率98.8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5.56%,观察组不良反应率0.00%,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安神复脉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观察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确诊心律失常96例,随机分治疗组合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在给予基本治疗的情况,治疗组再给予稳心颗粒9g,每日3次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其室性早搏的消失及减少量,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律失常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可明显减少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