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方向.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理解全面小康、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加强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文旅供给、高质量的文旅消费、高质量的价值输出和高质量的融合环境.文章进一步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观、市场观、产品观、空间观和创新观.最后,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文化公园战略、解说提升战略、入境旅游战略、未来遗产战略、机制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2.
崆峒武术为中华传统武术重要一支,源起西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秦汉时期的泾渭流域政治统一、经济发达、文化丰富,崆峒武术在先秦时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发展,形成了以李广、公孙贺、赵充国等为代表的泾渭流域崆峒武术的初始形态。  相似文献   

3.
崆峒武术为中华传统武术重要一支,源起西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秦汉时期的泾渭流域政治统一、经济发达、文化丰富,崆峒武术在先秦时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发展,形成了以李广、公孙贺、赵充国等为代表的泾渭流域崆峒武术的初始形态。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长期以来,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挖掘缺乏深度,文化表达技术手段落后,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释放.中原经济区的文化战略定位和旅游发展目标,为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契机.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在保护文化、传承文明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着制度障碍、科技创新障碍和能力障碍等问题.为促进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放松产业管制、借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推进大型文旅集团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进行论述,在分析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及案例的基础上,从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困境入手,提出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军  杨华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19-22
文化旅游是各地最具代表性的、不可替代的旅游类型。宜昌作为旅游相对发达地区,自然生态旅游发展良好,而文化旅游发展相对薄弱。通过明确发展目标、推进旅游产品文化化开发、推进文化保护开发和旅游发展对接、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保障体制等措施来推动宜昌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是宜昌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通过分析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从提炼乡村文化内核、丰富文旅表现、创新主题形象营销三个层面提出融合策略,并以凉泉乡旅游发展规划为例,分析其乡村旅游存在问题,运用融合策略解决问题。为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韩昕媛 《科技资讯》2023,(2):232-235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及协同发展成为当下发展的新趋势。作为承载文化的重要组织机构之一的图书馆,应积极参与文旅融合探索之中。文旅融合模式既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又为旅游发展提供契机,最终为实现文化与旅游共赢创造条件。因此,该文根据文旅部“十四五规划”,选取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典型特色旅游类型下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探索公共图书馆在特色旅游中的发展,形成特色文旅融合模式,以此达到促进图书馆和文化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韬钦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2):1186-1192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文化振兴往往与文旅融合、产业振兴联系在一起,但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不必然是融合关系,无论从发展阶段还是功能性质来看,二者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当前从文化振兴的角度来看,文旅融合还存在五大矛盾,包括文化资源稀缺与旅游产业逐利性之间的矛盾、文化的严谨性与旅游的随意性之间的矛盾、乡村文化的外来性与旅游资源的本土性之间的矛盾、文化与旅游融合在不同禀赋特征地区之差异化的矛盾、乡村文旅融合低层次性规划与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转变思维,加强农村文化价值内涵的挖掘保护工作;尊重人的主体性,发挥人才的推动力;加强基础工作建设,避免超前跳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动力系统理论,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和模式进行创新研究:结合实际提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模式和建议,依托理论研究解决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获取浙江省11个地级市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同步性、自相关模型,对融合水平及其时空分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上升,而旅游产业稍有下降,文化产业发展快于旅游产业,地区差异较大;(2)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性较高,衢州市、丽水市较低,嘉兴市提高较快;(3)浙江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表现出随机分布的特征,浙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水平高于浙南,绍兴市处于过渡区,是未来的增长点;(4)浙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差距小于浙南,杭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长时间处于高度协调的同步发展状态,产业协同作用强,而其他城市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拮抗或磨合的状态。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浙江省文化与旅游产业更高质量融合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加快城市间文旅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市场融合四条路径实现。景德镇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典型与核心城市,来自景德镇的调研表明:通过陶瓷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发展,可以提升旅游业竞争力,促进陶瓷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融合与发展中还存在的体制条块分割、营销不力、资金缺乏等问题;可以从协作机制、整体营销机制、投融资机制、人才机制等维度来构建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想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走向融合发展,开发宜春的禅宗文化旅游势在必行。通过实施旅游区域整体规划策略、"禅文化+"融合发展策略和禅宗品牌形象塑造策略,将宜春打造成为"禅宗圣地"和"中国禅都",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宜春旅游体验,进一步促进宜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今后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本文探讨了两大产业的融合背景和产业关联基础,分析了两者的融合过程,最后总结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打跳"是丽江独具特色的民族活动之一,它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与当地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同时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带动旅游发展,旅游的发展又促进了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不断碰撞、融合,走向了发展的双赢渠道。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城市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产业融合视角下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内涵的深入剖析,以大同市为案例地,分析其旅游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依托产业融合视角下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模型,将大同市旅游形象定位于"佛道古都",并提出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内部建设与外部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7.
对湖南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开发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文化创意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且初见成效,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定位品牌差异性,以生态圈的合力创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然而,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矛盾、旅游开发中文化主体的弱化、旅游企业与有管部门的自利性等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以青海互助县为例,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对策,以期合理开发文化资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与动力,实现两者更好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旅融合是推动贵州省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面和准确的评价贵州省及9个市(州)文旅融合效率特征与空间格局有助于推动贵州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2015—2019年贵州省9个市(州)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进行评价,通过ArcGIS以及GeoDa软件探究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受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影响,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总体效率水平不高;2)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趋势,但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仍然没有达到最佳状态;3)空间分布方面,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高热值区均分布在黔中和黔西南,黔东南地区融合效率最低;4)空间关联方面,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空间关联度不高,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仅贵阳市呈现“H-H”集聚。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湖南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开发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文化创意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且初见成效,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定位品牌差异性,以生态圈的合力创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然而,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矛盾、旅游开发中文化主体的弱化、旅游企业与有管部门的自利性等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