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以中山市博爱路为例,分析博爱路沿线现有条件,勾画博爱路沿线发展蓝图为加速城镇化引导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供参考。为翠亨新区和岐江新城等新城区以及镇区城镇化建设提供先导经验。  相似文献   

2.
邢碧云梁静  卫婧菲 《科技资讯》2014,(6):131+136-131,13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定居工作和生活,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城市资源短缺,城市环境被破坏,城市住房紧缺等等。本文根据当今城市用电情况引入了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用电问题,并阐述了城市中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相关部门进行分段配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采取宏观总体概况和微观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人口流动的新特点和新动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新时期福建省人口流动趋势减缓,但省内流动人口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福厦泉依然是主要人口流入地;人口流动形势趋于稳定化、家庭化;新生代和老年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人口再流动现象明显,城镇化居住意愿不强.人口流动面临的问题是: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规模和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并存;流动人口城镇社会融入能力不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流动人口永久定居城镇面临深层次矛盾.提出应有效接纳当前人口流动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和存在问题、构建面向家庭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体系、关注流动人口新群体,提升服务管理供给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遵循全面性、主导型、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3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构建了南四湖流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求出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出南四湖流域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借助SPSS17.0软件对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并据此将南四湖流域分为4个等级.结果表明:经济指数与社会生活指数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人口指数、经济指数、社会生活指数与城镇化发展指数大体呈正相关关系;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行政等级性.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城镇化进一步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活四方面选取17项指标构建了评价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各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变量对福建省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即城镇化水平高的县域之间相邻,城镇化水平低的县域在空间上也相邻:同时福建省区域中心城市对其周边县域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深刻变化的产物。随着工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促进城镇日益发展,出现了“人口城镇化”过程。一般地说,这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目前山东乡村人口过多,农业生产力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人口城镇化水平不高。采取什么途径实现山东人口城镇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本省的省情,提出应该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镇和集镇的方针。并建议运用中心城市扩散机制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在发展中心城市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边境,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欠发达地区。西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生和谐、社会稳定、主权完整。城镇化作为协调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在西藏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西藏的人口、社会、经济方面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全面完整地评估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化质量对于制定西藏接下来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文章采用耦合模型分析了2011-2020年西藏城镇化中“人口-社会-经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虽然在样本期内,“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度始终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从耦合协调度来看,西藏 “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在最高的年份也仅为勉强协调,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进一步研究发现西藏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高耦合度是由于三个系统发展水平过低导致,西藏城镇化水质量较低,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已经开始限制人口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西藏人口、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解,为进一步推动西藏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宜宾市区县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4个方面构建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宜宾市10个区县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探讨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子和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在县域综合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中占有较大权重;县域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可分为县域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欠发展地区和县域城镇化水平落后地区3种类型。文章还对各类县域城镇化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与预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陕西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城镇规模等级、空间分布、职能结构和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 ,分析了陕西人口城镇化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 ,采用多种定量方法 ,对陕西城镇化人口进行了预测。最后 ,就城镇化发展战略、城镇主导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投资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及社会保障等方面 ,提出了陕西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城镇化质量的两个重要子系统。采用2009—2018年呼和浩特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极差法、熵值法计算城镇化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呼和浩特市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10年中快速增长,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从时序看,呼和浩特市人口城镇化滞后型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交错发展,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从演化趋势看,呼和浩特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历经失调期、过渡期和协调期三个阶段,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土地城镇化仍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呼和浩特市应注重各区域间发展的协调性,促进产业调整,在提高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同时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城镇化与耕地破碎化空间相关特征,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耕地规模经营管理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从人口、经济、生活和交通四个角度分析了不同城镇化水平下的耕地破碎化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与耕地破碎化5个单项指标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经济城镇化与耕地破碎化单项指标(景观分离指数)存在较弱的空间正相关性。人口城镇化和交通城镇化都与耕地破碎综合值存在空间负相关性。在双变量LISA图中,城镇化与耕地破碎化高-高型多分布在区域东部,而低-低型分布在西部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12.
婚姻能够反映社会聚合力的强弱、人民生活质量高低、生活方式多样性、生育意愿是否强烈等现实问题.本文选择从婚姻视角切入,系统分析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影响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着重阐述离婚状况及少数民族内部离婚率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水平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城镇化水平的测量,通常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但随着城镇社会的快速变化发展,城乡人口流动日益加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已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在的城镇人口,故单用城镇人口这一单一指标来测量城镇化的水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有失偏僻.因此,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能比较全面反映城镇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测量广西城镇化发展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功能定位上看,产业集聚区不仅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人口集中、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平台;从产业选择上看,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应该更重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以创造非农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经济与生态三者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愈发突出.为了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经济和生态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以河南省为例,建立了人口、经济与生态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关联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各市间子系统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2)2006-2018年河南省人口、经济和生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上升趋势,省内差异不断扩大;(3)河南省人口、经济和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不具有维持原状的稳定性,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降低趋势,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转变;(4)河南省人口、经济和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冷热点在空间上呈现“西热东冷”的空间特征,热点区稳定分布在郑州、焦作、洛阳和平顶山4市.  相似文献   

16.
以张家界为案例地,综合运用熵值法、线性加权法、泰尔指数、变异系数及DEA模型等研究方法,探析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旅游效率的演化特征,进而借助Tobit模型从人口、经济、土地、生态、社会5个维度辨析新型城镇化对旅游效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水平均值为0.481,综合水平由0.061上升到0.920,呈稳步上升趋势;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发展趋势大致相同,经济城镇化发展最快,人口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较为滞后,但各维度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相对差异逐渐缩减;(2)旅游综合效率均值为0.883,亟待优化;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967,资源配置水平较高,而规模效率较低,是限制综合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3)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生态城镇化均对旅游效率产生显著影响;而土地城镇化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影响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7.
新疆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分析2000-2013年的新疆人口、经济发展数据,应用变异系数赋权法构建新疆城镇化水平测度体系,最后基于时间变化计算新疆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人口城镇化滞后程度,利用空间分布图直观表征新疆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结果表明,新疆的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性,整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地理分布特征.而新疆南部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与北部和东部地区相比在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上的落后性值得深思.该研究或对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镇化的内涵,从经济、人口、社会、生活和空间五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城镇化指标体系,通过文案调查搜集了相关指标数据,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市城镇化水平进行排序,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市进行归类并总结各区域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9.
应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六盘山贫困地区乡镇用电量空间分异特征,揭示了地区海拔高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社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对电力消费量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在贫困地区应通过实施电价补贴、推进人口城镇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等政策措施来完善地区电力供给条件.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工作虽然启动了5年多,但对不少镇区来说还是一件新事物,实施的内容、方式、管理等方面都要在边干边学中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