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晓妤 《甘肃科技》2022,(13):131-134
探讨肿瘤科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所有护士进行培训后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后拟定计划,把握现状,查找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满意率均比活动前显著提高。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况、设定目标、解析要因、拟定对策与实施、确认效果等措施,确保品管圈活动顺利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实施QCC前的17%降至5%。改善幅度64%。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高PDA夜间分级护理巡视率。开展以"提高PDA夜间分级护理巡视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的活动步骤,针对导致护理人员夜间巡视率低的原因进行要因、真因分析,拟定对策。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夜间巡视率由改善前的60%提升至95%,目标达成率为116%,进步率为58%,同时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圈员团结精神、执行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品管手法均有明显提高。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PDA夜间分级护理巡视率。  相似文献   

4.
探讨品管圈在大小便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成立10人小组的品管圈,主题选定为"提高创伤骨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依次进行拟定计划、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值、分析要因、拟定对策、实施对策等步骤,统计、比较品管圈应用前后大小便标本送检情况,分析无形成果,确定标准化流程。(1)品管圈应用后大便标本送检率、小便标本送检率均达到设定的目标值;品管圈应用后大便标本送检率为91.71%,高于品管圈应用前的77.04%(P0.05),品管圈应用后小便标本送检率为98.87%,高于品管圈应用前的92.60%(P0.05)。(2)无形成果:品管圈应用后圈队成员均表示在责任感、发挥个人潜力、沟通技巧、QC手法应用、活动参与、团队精神六方面均有明显进步。(3)确定标准化流程。应用品管圈,能显著性提高大小便标本送检率、无形成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品管圈提升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医院科室自行建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展开头脑风暴,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确定以“提升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满意度”为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提升科室住院患者办理入院就诊手续的满意度从而全面提升患者住院就医体验,随机选取从2019年2月—2019年3月共计120例患者,通过科室品管圈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现状整体把握、目标设定、原因综合分析、对策方案拟定并分步实施,再次随机抽样选取2019年5月—2019年6月共计120例患者进行效果量化评价,并按PDCA循环诊疗特点进行检讨总结与针对性改进,观察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满意度。品管圈活动结束后,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满意度由活动前的63.3%,提升到品管圈活动后的98.33%。应用品管圈可以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方面的就诊满意度,提升患者住院就医护理体验,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曹璟宜 《实验室科学》2012,15(5):206-208
了解医学院校学生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了对策。以某医学院校180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隐蔽观察法进行有关手卫生的调查分析。对各类洗手方法的效果优劣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了诸如医学生对手卫生知识掌握的不足、依从性差等影响因素。证实加强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学院校实验室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梅  柏强凤  许晶晶 《科技资讯》2014,(26):234-234
目的:通过对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手术患者在手术全程中实施防控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有效防止MDRO感染,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MDRO相关知识及隔离措施培训,并对MDRO感染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结论提高了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手术室MDRO感染管理制度的依从性和自觉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MDRO的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8.
通过品管圈活动,探讨如何提高手术床配件使用后归位率。由8人组成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手术床配件使用后归位不良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改进前后状况通过品管手法进行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后(2016.7.7-2016.8.15)与实施前(2016.5.12-2016.6.20)手术床配件使用后归位明显好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015,P0.01)。开展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手术床配件使用后归位率,从而节约每台手术摆体位时间,大大缩短患者无效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台的使用频率,增加了医生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冯彩霞 《甘肃科技》2016,(19):12-13
了解敦煌市医务工作者手卫生状况,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手卫生的认识,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随机选择正在进行诊疗操作的各科室医务人员72名,对其手部进行操作中和操作后洗手后采样培养,计数菌落数,并做细菌鉴定。正在操作诊疗的手细菌检出率为81.63%,正确洗手后手细菌检出率为15.16%。手卫生不容忽视,与自身健康、院内感染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时刻重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品管圈组织,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方法步骤,采用视频影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培训技术,对手术室新护士在临床手术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并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经比较发现,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以提高手术室新护士护理视频教学及临床实践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苟红红  邹荣华  马圣花  田立  张晓  张娟 《甘肃科技》2021,37(20):154-156
探讨多科护理联合的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电子病历系统中护理文书合格率方面的应用.通过多科护理联合下品管圈活动,找出电子病历系统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针对要因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并分段进行实施与检讨,分析比较活动前后护理文书的合格率与护理人员书写能力.多科护理联合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护理文书合格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科护理联合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疾病的观察能力,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文书合格率,提高护理人员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各科室之间沟通协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终末质控病例完好率中的应用及效果。科室组织成立品管圈,应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分析终末病例缺陷,不能及时出科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品管圈活动前2018年9-10月,我科室终末病例出科完好率为50%,品管圈活动后2018年11-12月上升至88%,差异显著。利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终末质控病例完好率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对全科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加强了护士责任心,降低了终末病例质控的缺陷,提高了出科及时性及病例完整率,减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如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行品管圈活动,为品管圈的临床开展和应用提供方法指导。通过集中培训与分阶段指导实施的方式,前期进行现况调查,普及品管圈基础知识,后期结合品管活动主题及各阶段任务分阶段指导实施。顺利完成25项QCC主题活动,产生21项标准化成果。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促进了护理质量安全。集中培训与分阶段指导实施是临床护理实践中推行品管圈活动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品管圈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目前,品管圈已成为我院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科也积极地参与到医院开展的品管圈活动中,开展了"提高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现将有关活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探讨QCC活动在提高肠造口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针对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护理质量差的问题,于2018年3月成立QCC小组,开展"提高肠造口患者护理质量"的品管圈活动,通过分析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改善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比较发现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由36.4%下降至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不仅降低了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护士对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的指导能力,促进了专科护理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目前,品管圈已成为我院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科也积极地参与此活动,且开展了以"提高脑血管造影术后盐袋加压止血有效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现将有关活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晋雯  袁晓梅  王芳萍  王彩弟 《甘肃科技》2014,(8):135-136,98
探讨品管圈在病房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由9人组成品管圈,分析了病房用药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确立并核实了6项改进措施。病房用药中临界差错由品管圈活动前的30.00件/月减少到9.17件/月,使病房用药安全得到了持续的质量改进。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病房用药安全,提高了全科人员团队协作精神,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学习品管圈的相关知识并伴随着本院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本人对品管圈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为了使初学者尽快地了解品管圈相关知识,更好地开展品管圈活动,本人结合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对品管圈相关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供初学者参考。品管圈的概念品管圈[1](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5~12人)为了解决现场工  相似文献   

19.
王艳  李东辉 《甘肃科技》2013,29(9):139-140
探讨了医务人员洗手与医院感染的关系。通过分析有关监测医院医务人员洗手的基本情况报道,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洗手的危害及其在防范院内感染上的重要意义和认识。建议加强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行业卫生标准落实,从基本的标准化概念和标准的洗手方法和步骤入手,预防控制院内感染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身体评估教学中的运用,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3级普护专业两个班学生,将普护1班设为对照组(41人),普护4班设为实验组(4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的教学方法.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实验组采用问卷法对应用品管圈活动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实验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多数学生对品管圈教学评价满意.品管圈活动的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