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的物联网发展历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构建物联网体系结构,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实现该结构的前提下,有关部门必须加强下很深的功夫,从多个角度入手,可以将目前的互联网体系结构分成前端分布式和后端集中式两种,其有着比较好的交互性、感知性、扩展性等优势,要想实现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发展,还需要很多实现方法的支持。该文就对物联网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法的比较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经济与生产、生活发展中,物联网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以及研究价值,它是新型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中,物联网可以实现将全球范围内的所有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领域物品,按照物品之间的内在,相互关联在一起,形成商品信息之间的互联关系。本文主要结合物联网的含义概念,从物联网的产生发展中,对于其体系结构以及相关技术进行分析论述,以促进物联网的研究发展以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浪潮。本文通过对物联网的发展概况、基本概念、应用领域进行的由浅入深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对国内外资料的分析、总结,论证了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建议模型。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发展的核心是应用创新,而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着手于"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车联网应用系统这两大具有代表性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物联网应用,以提升物联网用户感知为目标,针对物联网应用的无线性能展开分析,并建立多维度的系统模型,同时通过优化手段提升物联网应用网络接入和传输环节的可靠性、即时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罗强 《科技咨询导报》2013,(21):230-230,232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网络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物联网在我国的设计与实现统一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是作为物联网体系的基础存在的.对于物联网系统结构来说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后端集中式和全段分布式,两种方式可以通过水平性、可扩展性、环境交互性、环境感知性和自适应性等指标进行比较,并通过指标分析结果对更多符合物联网特征的属性进行了分析.而相对于现阶段物联网系统建立模式的不同,可以对物联网设计与实现的统一方法的形成进行分析.该文通过对物联网的相关阐述,重点对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0  
物联网技术已经引起国内学术界、工业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当前物联网的定义、内在原理、体系结构和系统模型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物联网技术文献和应用实例的分析,探讨了物联网与下一代网、网络化物理系统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系;提出了物联网的服务类型和结点分类,设计了基于无源、有源和互联网结点的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系统模型;在总结物联网特征基础上,对物联网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物联网新媒体这一新兴专业的教学和学习难点,本文提出引入图式理论,阐述了将大数据、云计算等物联网技术与新媒体融合的案例教学方法,通过自底向上的教学和自顶向下的应用相结合,建立分层递阶的图式教学体系结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迁移学习实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由局部到整体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世界已经步入互联网的时代,而互联网也逐渐演化出新的产物,即"物联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创作理念十分相似,并且物联网最重要的信息化技术也来源于互联网。但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不同之处在于物联网不仅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将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进行连接。所以,本文主要围绕物联网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应用的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对物联网的详细剖析来对物联网技术如何在数字湖泊中有一个更好的应用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有两层: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该文介绍的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广告牌当中的一种硬件的应用设计,主要核心技术为ZIGBEE局域网的建立及信息的远程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0.
程鹏  耿海将 《科技资讯》2011,(9):110-111
物联网是实现物与物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无处不在的泛在网络,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其目的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探讨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并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煤矿信息化中的应用.结合煤矿实际情况设计与实施煤矿物联系统,将其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把煤矿的所有要素分为"人、机、环、管"四类要素,通过煤矿物联系统将这四类要素系统集成,使它们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煤矿物与物之间的相互通讯,从而实现煤矿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技术是煤矿企业实现集约式生产和低碳化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讨论了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和我国电子商务体系结构的发展情况,同时探讨了电子商务结构的应用优化与企业重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2):107-10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技术逐渐完善,物联网作为新兴的事物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本文阐述了在物流行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存在的问题。借助物联网技术可推动物流行业发展,提高效率,真正实现物流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3.
文中阐述了后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物联网的产业应用和智慧服务;提出了以智慧服务终端、智慧服务网络、虚拟信息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智慧服务商店3S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为推动物联网和智慧服务产业的发展,设计了学科链、技术链和产业链三链协同的物联网协同创新体系;研究了物联网智慧服务的产业结构、发展思路和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系统应用广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物联网技术人才,物联网技术专业作为新兴专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该文分析了目前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就业前景,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给出了物高职联网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最后针对专业教育提出几点意见,对高职院校的物联网专业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几乎涉及信息技术的所有重要方面。它通过传感器设备和全球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通信,对物体实现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继计算机大发展、互联网普遍应用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革命,对于21世纪世界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在军事上也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它在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3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目前,世界各国均在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物联网感知层技术在中国已有一定发展,但仍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7.
王华 《科技咨询导报》2012,(34):123-123,125
该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和体系结构,以及IPv6技术的概念和特点。指出一方面由于IPv4技术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其无法有效的支持物联网应用能力,所以物联网的发展需要IPv6技术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作为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的IPv6,由于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硬件软件的成本问题,在中国的发展始终"雷声大,雨点小",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也为其全面代替IPv4提供了最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可扩展同时支持双域的模乘单元体系结构,通过调整内部运算单元的相关参数,可以满足侧重于性能或成本的不同应用.首先从基于字的双域蒙哥马利算法出发,提出模乘单元的基本体系结构;然后考虑了性能优化的两种不同思路与提高工作频率之间的相互折衷和平衡.由于高度统一的算法和紧密结合的模块结构,使得该可扩展双域模乘单元可以同时支持素数域与二进制域两个域的模乘运算,这一点在进行椭圆曲线密码(ECC)运算时尤为重要.最后以256bit素域模乘为例验证本设计,结果表明该可扩展双域模乘单元既可以降低开销,保持合理的可接受性能,又可以提高硬件开销以完全发挥性能潜力.  相似文献   

19.
韩志君 《科技资讯》2013,(27):20-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得到开发和应用,物联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物联网特性和结构的分析,对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部分,随着科学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传输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信息之间的数据传输则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的。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后又一大信息技术,它已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对我们的生活将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互联网技术的探究是当代人们密切关注的有关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