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疼痛是带状疱疹的必然症状 ,尤其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 ,我院于 1995年 2月~ 1999年 2月应用椎旁神经阻滞 (PVB)疗法治疗早期严重带状疱疹痛 ,不仅近期止痛效果好 ,并可防止发生 PHN,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0例 ,均为无并发症的带状疱疹门诊病人 ,其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2 0~ 75岁 ,≥ 6 0岁 2 1例 ;病期 2~ 12天 ;范围 T3~ L3;胸神经痛 2 5例 ,腰神经痛 5例 ;左侧 13例 ,右侧 17例。注射期间同时接受一般抗病毒药物和维生素治疗 ,保持皮肤清洁 ,用 10 % PVPI2 涂抹 ,不用软膏之类药物。2 方法2 .1 药液配制0…  相似文献   

2.
对胆总管探查术中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胆总管探查术患者48例,给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的24例纳入观察组,未作任何处理而直接行胆总管探查术的24例纳入对照组,利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VAS评分比较,术后2h、24h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8h与12h,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17%(1/24),与对照组8.33(2/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探查术中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应用,在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控制方面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手外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肌间沟组、锁骨下组、肋锁间隙组,每组30例,术后实施不同入路的连续臂丛阻滞,观察阻滞即刻、术后1、12、24、48 h,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VAS评分及前臂的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进行感觉刺激测试;利用超声影像判断导管尖端是否移位、脱出;观察是否有神经损伤、膈肌麻痹、霍纳综合征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果 阻滞即刻、术后1、12 h疼痛VAS评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48 h,肋锁间隙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肌间沟组和锁骨下组(P<0.05).在肌皮神经感觉测试中,术后24 h和术后48 h,肌间沟组阳性率高于锁骨下组和肋锁间隙组(P<0.05);在桡神经感觉测试中,锁骨下组阳性率高于肌间沟组和肋锁间隙组,但在术后24 h肌间沟组阳性率高于肋锁间隙组,在术后48 h肌间沟组和锁骨下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肋锁间隙组;在正中神经感觉测试中,术后24 h和48 h,肌间沟组阳性率高于锁骨下组和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在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作用.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皋兰县人民医院全麻下进行胸科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舒芬太尼、雷莫司琼、地佐辛静脉输注,实验组采用利多卡因、芬太尼、舒芬太尼、雷莫司琼、地佐辛静脉输注,观察比较两组术后4h、8h、24h、48h、72 h的疼痛VAS、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术后4h、8h、24h、8h、72 h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4h、8h、24h、48 h、72 h的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在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改良侧卧位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云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986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了改良侧卧体位的安置护理措施。结果运用改良侧卧位护理模式,无1例患者发生受压部位压疮、神经损伤和肢体不适等并发症,手术野暴露清楚,便于手术医生的操作。结论改良侧卧位对胸腔镜手术能缩短体位摆放时间,降低并发症,护理服务贴近患者,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病人舒适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腕部神经阻滞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手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2017年本院待接受手部手术治疗的骨科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腕部神经阻滞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术中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腕部神经阻滞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手部手术中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术前、术中、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9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其中1例同时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例同时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条件符合而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治疗。结果:28例全部封堵成功,其中1例动脉导管未闭术后1月内有残余分流,第3月复查残余分流消失;1例大室间隔缺损(34mm)术中有少量中心性残余分流,术后第3天复查残余分流消失。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均经药物治疗后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对术前病例的选择、术中指导监测、封堵器型号选择和术后随访疗效评价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行肩关节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和评价了针刺麻醉与肩峰下自控型镇痛泵对术后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Lovett肌力分级等,结果显示镇痛泵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7/64)、基础病复发率(4/64),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6/64)均显著高于针刺组(0/70)(0/70)(4/70),在轻度疼痛者中,2组的VAS未见差异,但针刺组的ROM更大,在中、重度疼痛者中,镇痛泵组的VAS低于针刺组,但2组的ROM及肩关节肌力未见差异,说明针刺麻醉的安全性极佳,可促进术后康复,适用于轻度疼痛者及合并相关内科基础病的中、重度疼痛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心导管封堵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TTE筛选出适于封堵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89例,并配合X线指导封堵过程,选择合适型号的封堵器并观察随访疗效.结果:TTE引导封堵术成功率100%.术后封堵完全闭合率93.3%(83/89),一周后为95.5%(85/89),3个月以上为100%.术后随访均未发现封堵器结构断裂、移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TTE引导Amplatzer封堵嚣经心导管封堵ASD是否成功,术前病例的筛选及封堵器型号的选择是关键,而且TTE较经食道超声操作简便、安全,更易掌握及推广.此外,对术后疗效评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上肢骨折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9月-2020年12月接受的100例行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为例,依据辅助基础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接受等量生理盐水泵注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右美托咪定泵注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50例患者为联合组.记录两组麻醉...  相似文献   

11.
姜俊敏 《科技信息》2012,(22):320-320
在侧卧位手术中,由于麻醉和手术的需求,患者侧卧位麻醉穿刺后,改为平卧位给予局麻药,麻醉平面固定后又重新改为侧卧位进行手术,这样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本研究在患者侧卧位麻醉穿刺后,不改变体位给予局麻药,评价该方法对阻滞特性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额部、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病人术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氯诺昔康用于此类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择期经额部、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氯诺昔康组(L组)镇痛药物为氯诺昔康每mL0.8 mg;对照组(N组)术后当病人主诉疼痛明显,难以忍受时予口服颅痛定30mg.记录各组病人术前及术后4、16、24、48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及瞳孔变化.记录各组病人术后4、16、24及48 h的疼痛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的凝血指标和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L组病人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前与术后各时段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组病人术后4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Ramsay镇静评分均不超过3分,在术后各时段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6 h L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N组(P<0.05),术后24、48 h二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镇痛组的病人在术后24 h内有10例需要使用颅痛定.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在正常值范围内.L组和N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情况出现,各组的呕吐发生率均为33.33%.结论:经额、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病人手术后存在术后疼痛,且大多发生在术后第1 d.氯诺昔康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疗效,术后镇痛中无明显的呼吸抑制、镇静及凝血指标异常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应用硬膜外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拇指再造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麻醉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科从 1 998年 7月开始进行术后硬膜外镇痛 ,该方法是用镇痛泵通过硬膜外导管将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达到控制患者疼痛的新技术 ,它可以根据患者需要提供准确的止痛药物剂量 ,从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达到最佳止痛效果 ,大大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全组 71例 ,男性 33例 ,女性 38例 ,年龄 2 4~81岁 ,平均年龄 52岁。其中妇产科手术 2 0例 ,普通外科手术 42例 ,骨科手术 4例 ,泌尿科手术 5例。2 临床应用2 .1 适应证 :凡腹部手术 ,上肢、胸部手术 ,适宜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下腹部手术 ,能配合的病员均可采用 ,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慎用…  相似文献   

15.
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颅内病变显微手术50例.本组颅内病变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定位准确,平均注册误差 2.4±0.4 mm.术后近期复查颅脑MR证实肿瘤全切率92%,手术并发症10%,手术时间和住院日较常规开颅手术缩短.结果表明:1)神经导航系统术前计划定位精确;2)实时导航下颅内病变显微手术,有助于达到微侵袭效果和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的麻醉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近6年开展533例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及麻醉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两组相比手术及麻醉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术后疼痛情况,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简单易学,易操作、易推广,拓宽了手术适应证,可明显地降低平均住院天数,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低、花费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近6年开展533例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及麻醉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两组相比手术及麻醉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术后疼痛情况,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简单易学,易操作、易推广,拓宽了手术适应证,可明显地降低平均住院天数,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低、花费少。  相似文献   

18.
观察痔科熏洗散与龙甘消炎膏在肛瘘术后镇痛效果。选取甘肃省康县平洛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行肛瘘手术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龙甘消炎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痔科熏洗散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镇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肿胀消退时间。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7d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肿胀消退、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在肛瘘术后应用痔科熏洗散与龙甘消炎膏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同时能促进肿胀消退和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引导心腔内封堵器经心导管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运用TTE选择出适于封堵术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18例,并配合X线指导封堵过程,选择合适型号的封堵器并观察随访疗效。结果:TTE引导封堵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封堵完全闭合率94.4%(17/18),3个月以上为100%。TTE所测房缺的最大直径明显小于球囊伸展径(P〈0.01),但二者高度相关(r=0.93),为封堵器型号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本组18例术后随访,均未出现封堵器结构断裂、移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TTE引导心腔内封堵器经心导管封堵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近中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ICA)在脊柱内固定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60例因脊柱疾患而需行内固定的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曲马多组(T组)、丁丙诺啡组(B组),每组20例.B组泵盒中加入丁丙诺啡1.5 mg,欧必停2.5 mg.各组都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镇痛方法采用负荷剂量 持续输注 病人自控模式,设置负荷量5 mL;持续剂量为2 mL/h;锁定时间为15 min;PCA剂量为0.5 mL.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评估M组、T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M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T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3组比较B组与另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只有T组有1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结论丁丙诺啡PICA用于脊柱内固定术后的镇痛,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