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铁路虽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火车的运行速度,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目前,欧洲高速铁路已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10年间客运量增长了3倍,市场占有率达到75%,所以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青睐。在亚洲,日本是高速铁路最多的国家,通车里程已2000公里。韩国早已兴建汉城至釜山的高速铁路,这条历时12年时间进行建设的韩国高速铁路已在2004年4月1日正式运营,它的正式运营可使原有的客运能力提高8倍以上。我国台湾的台北至高雄铁路的建设工作也在进行之中。中国是亚洲的大国,高速铁路在我国大陆尚属空白,理应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因而,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势在必行,铁路客运实现高速化,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林清远 《海峡科学》2012,(10):60-61,91
高速铁路运营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铁路传统的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高速铁路对上岗人员素质的要求.抓好高铁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新形势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该文通过对杭深线高铁开通前后高铁车站人员培训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高铁车站管理人员、行车人员和客运人员岗前培训和后续跟进培训的对策,以及进一步加强高铁车站人员培训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铁路高速运输技术六十年代进入实用化阶段,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一场新的交通革命浪潮,铁路高速运输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就、新突破。大量信息已经表明:尽管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在重要经济区和大城市间的主要运输通道(或称运输走廊)中,发展高速铁路运输,已是必然的大趋势。电力牵引作为铁路的主流技术,对高速铁路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电力牵引以其高效、节能、过载能力强、运营费用低等优点,已被世界公认为是最佳的牵引方式。世界各国的高速铁路,几无例外地采用了电力牵引方式,高速电气化铁路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和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列车服务质量是高速铁路乘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起着提高铁路形象,增强铁路客运产品竞争力的作用。因此,该文通过对旅客心理需求的影响分析,给出列车乘务人员确定旅客心理需求的方法,并结合旅客心理提出提升高速铁路列车服务质量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5.
薛涛 《山西科技》2014,(5):121-123
铁路工务部门的汛前检查工作是铁路防洪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汛前严排细查,可及早解决铁路路基、桥梁及隧道中的防洪安全隐患,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铁路建设乃至国家技术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地形区域设计和修建高速铁路也已成为当前我国铁路技术人员面临的常见问题。在充分考虑环境优化和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该文分析了此时工程设计和建设面临的各项问题,在充分考虑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和粉尘污染等环境友好问题和边坡滑坡、建筑物稳定和地表变形等工程安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复杂地形高速铁路建设技术及评价方法,提出了结论和需要审慎解决的工程技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长江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105-106,71
通过大量的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合理预见了21世纪的铁路运输业将会面临的形势:轮轨系高速铁路的全面发展,全球性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时期已经到来。纵观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追求高速,已成为铁路部门改革的重要趋向。  相似文献   

8.
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勘测手段和方法也日新月异,GPS技术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是铁路测量的一项革命性的技术革新。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项目为例,介绍GPS系统在高速铁路勘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进帅  马晓 《河南科学》2010,28(7):875-879
首先对世界高速铁路的建设情况及发展趋势做简要介绍,指出我国将进入高速铁路时代,而处于枢纽位置的郑州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根据郑州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郑州城区空间布局与铁路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高速铁路的时空压缩效应,分析了可能会对郑州及其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最后针对新郑州站站场地区建设发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重视换乘系统建设、混合功能开发、塑造新的城市形象等发展策略,以加强城市对周边资源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高铁“走出去”:世界的召唤与中国的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一江 《世界知识》2010,(23):14-22
12月7日至9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在欧洲以外国家举办高速铁路大会。"鉴于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成果和建设成就在国际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国际铁路联盟决定与中国铁道部共同举办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如是说。中国高铁的"走出去",已不是传统低端层面的劳务输出、初级产品输出、半成品输出以及"贴牌"成品的输出,而是真正高端领域的全面合作。中国高铁"走出去",已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更能为世界铁路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是推进世界铁路发展与进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更短时间内享受到高速铁路优质服务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夏鹏  刘向云 《甘肃科技》2012,28(4):105-107
在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规划和建设中,铁路轨距的选择是确定高速铁路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铁路轨距选择的研究中,做好影响轨距选择因素的综合分析和关键工程技术、装备的对比研究,从而得出高速铁路规划建设中“最佳轨距选择”的论据,实现对境外铁路项目规划建设提供轨距选择技术论证基础和工程建设指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铁路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高速铁路,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好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还减少人们的外出时间。牵引供电系统对高速铁路来说很重要,它影响到了其正常运行,如果它遭受到雷击,会对高速铁路的运行带来影响,同时还可能由此出现巨大损失,雷击问题是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故障原因之一。所以,需要切实做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雷电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杨凯 《科技资讯》2014,12(21):131-13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了铁路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客运服务质量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并对铁路运输业打造良好形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理念、素质、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为高速铁路优化其服务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赵萌 《科技资讯》2011,(30):36-37
为了适应高速铁路高速行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高速铁路轨道必须具有较高的铺设精度,甚至精度要保持到毫米级范围内。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铁路控制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笔者参与的某高速铁路控制测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技术,论文首先分析了测量工程的概况,进而给出了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实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封钦 《科技咨询导报》2012,(24):136-137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铁路控制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武广高速铁路控制测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技术,论文首先分析了测量工程的概况,进而给出了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实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极坐标法在高速铁路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的测量工作是铁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工作成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本文主要讨论极坐标法在浙赣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防洪隐患排查是减少和防止铁路水害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其目的是及时发现路基、桥梁、隧道、涵渠等设施的病害和不良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加固和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设施抗洪能力,确保汛期行车安全.本论述探讨了宝中铁路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从防洪隐患排查体系的建立、制度管理、排查内容、安全卡控、方法创新等方面,阐述了中卫工务段在宝中铁路防洪隐患排查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常见防洪隐患的成因和排查方法,针对不同的隐患应该采取的具体处置方法,重点对铁路防洪隐患排查的创新管理和在新形势下防洪隐患的排查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国治 《科技信息》2010,(30):I0249-I024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大运量、高速度、安全舒适的交通方式,高速铁路应运而生。与传统铁路线路相比,高速铁路无论在铁路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信息化程度、行车组织方法等都有本质上的不同,高速铁路技术是一个技术群,一个技术体系,它不但可使我国现代铁路技术领先世界,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技术。本文以武广高速客运专线为参照,对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框架作一介绍,力求达到对高速铁路系统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发现我国高速铁路车站客运服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时代下对铁路运输的要求,分析国外铁路发展与经验,探索我国高速铁路车站客运服务对策,为高速铁路车站客运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铁路控制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笔者参与的某高速铁路控制测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技术,论文首先分析了测量工程的概况,进而给出了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实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