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在发展中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归根究底是人口超过世界人口容量的问题。而顶极群落作为自然界中特定地域允许的生物量最大的状态,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从能源方面将顶极群落与人类生态经济系统的能源结构与能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获取能量的能力和减缓人口增长、节制过度消费、充分利用获取的能量两个方面的启示,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能源战略提供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黄如平 《海峡科学》2008,(12):12-14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历来就是一个人类历史问题,显然,对于拥有近1/4世界总人口数的中国来说,其最大的问题自然是人口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以一个大国的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出发,不惜牺牲本国利益,实行计划生育,并且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度增长,为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解决了人口过度增长问题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另一个新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十分严峻,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终集中体现在养老就医问题上.如何创造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就医新模式,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口增长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正在导致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的急剧破坏和消失。而环境污染、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滥捕乱猎等更直接威胁着野生动物的生存。这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特别是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也不容乐观,人口迅速增长是环境恶化的主因.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地建设当代条件下的生态环境类型区,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状况,提高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人工智能重塑食物、能源、水,关系到每个人的未来生活。助力可持续发展,践行科技向善,迎接100亿人口地球。AI技术的最新运用,前沿领域的思想碰撞。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将达到100亿人口。本书认为,地球养活100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类将面临"FEW"困境。"FEW"是食物(Food)、能源(Energy)、水(Water)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增长,食物安全、淡水资源短缺、化石能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现代社会发展的"短板",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甚至是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而利用税收手段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从人类自身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可以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作分水岭,从此世界人口结束了有史以来最快的增长时期,进入一个增长率开始降低,并逐渐走向静止状态的新时代。往昔人口静止人类是地球的产物。起初,由于人类在自然力量的破坏面前无能为力,世界人口的死亡率长期处于极高水平。到10万年前,全球人口才增加到三百多万。这时人口增长实际处于静止状态,称为原始时代的人口静止。据美国著名人口学家安·寇尔推断,那时世界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都维持在50‰的极高水平上,保持着平衡态势。人口的平均寿命不到20岁。人类进入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种植  相似文献   

8.
向海洋进军     
人类发展到今天,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史,但人类的明天却不容乐观,人口的无节制增长,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陆上资源的逐渐枯竭,人类已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人类一方面要从自身想办法,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另一方面必须寻找新的生存出路。出路在哪里?住海洋! 海洋农牧场海洋农牧化,将是未来海洋生物资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科研的许多前沿领域面临新机遇,新理念层出不穷,科研方式也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全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从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粮食安全、疾病传播、清洁水供应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服务,为生态学家步入新时代带来了压力。  相似文献   

10.
我校教职工近10年间癌患情况调查及其防治李丽华(贵州师大医务所贵阳550001)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肿瘤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长趋势,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1973~1977年我国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统计结果表明,在各类死因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出现了社会物质要求;生产建设活动的快速增长.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过度浪费,生态环境质置严重下降等问题,特别是国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各种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使自然界生命所依赖的系统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人们终于认识到:高消耗、高污染、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需要,必须寻找一条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央从1999年以来.连续四次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就是要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刘英芳 《科技信息》2009,(34):50-51
一、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目前人类正处在一个人口激增的时代,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必将对粮食、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开始意识到,人类不能无节制地生育和壮大自己。实行计划生育,依据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地球上人类的过度繁衍已造成了严重的问题,从50亿人增加到60亿人的过程仅用了11年,总人口很快就将达到70亿人.粮食、能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水资源严重短缺……这些既是危机的信号,又说明地球不能供养无限制增长的人口,其资源维持生命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已位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病的首位,并正在成为导致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则是绝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在过去的5年中,我院针对高血压的多种危险因素,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实施了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较为突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以及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给人类提出了一系列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学科之间必须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另一方面,学科交叉也被视作对当前学科过度专业化所产生的惰性的一种纠正。越来越多科学家相信,只有通过发展交叉学科才能够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人类面对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世纪性的难题与热点──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同时又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20世纪地球上发生了三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近百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迅猛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二是人口爆炸,本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达到60亿,并且仍以每年80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三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先污染后治理”,以高消耗刺激增长的“牧童经济”早已不适应发展要求[1]。今后人类“宇宙飞船”的生…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四川藏族聚居人口在区内各自然地理区域的分布格局,并用人口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的理论,探讨了该区土地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估算出该区的适度人口容量约为165万,进而论证了在四川藏区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今日的地球,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如厄尔尼诺效应、沙尘暴、人口膨胀、资源过度消耗、全球变暖、生态恶化等,而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正是人类自己。解决危机的唯一途径是改变人类现有的生存方式,而改变人类生存方式必须从基础做起,也就是  相似文献   

19.
高敏 《科技资讯》2011,(15):237-237
面对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资源迅速枯竭的窘境,可持续性科学已经成为人类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并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可持续性科学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背景提出的,旨在解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背景及历史,其次概述了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七个核心问题,以期能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促进新的解决办法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增长,人类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升,生活压力逐渐下降,这就导致了全球人口开始不断增长,同时人口的日益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这就在世界上造成了两个问题,分别是地广人稀地区的能源输送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这两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运而生,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随着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存在于我国大型光伏发电站之中的问题也开始渐渐暴露了出来,其中存在于电气设备之中的问题对大型光伏发电站的运行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有鉴于此,本文浅谈当前我国大型光伏发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之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