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韩国留学生的篇章偏误可分为省略、照应、关联词语、时间词语、词汇衔接等5类。省略偏误包括主语省略、定语省略;照应偏误包括代词照应误为名词照应或零形式照应,零形式照应误为代词照应或名词照应;关联词语偏误包括省略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搭配不当、错用关联词语;时间词语偏误包括省略时间词语、错用时间词语;词汇衔接偏误主要是词语重复。其中省略偏误比例最高。依次是关联词语、照应、时间词语偏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韩国留学生HSK汉语写作中出现的结果补语偏误为对象进行分析归纳,按照其性质将结果补语偏误分为四类,分别是:成分缺失、否定形式的偏误、替代偏误以及结果补语带宾语的偏误。本文以这四种类型的偏误为基本框架,对韩国留学生在刁得结果补语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现象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外国留学生在动宾式离合词习得的偏误中,A类偏误跟B类偏误有显著性差别。中介语和实验都表明,总偏误率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而降低,且各阶段偏误率差异显著,但A类偏误率没有随着总偏误率降低而降低;A类偏误率显著高于B类偏误率。AB两类偏误率的这种对比关系跟学习阶段、母语背景均不相关,尽管总偏误率各阶段差异显著。因此,在习得难度上,无论对哪个阶段哪种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来说,A类扩展成分的习得要难于B类扩展成分的习得,教学的重点也就应该放在A类扩展成分的使用上。  相似文献   

4.
量词是汉语语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以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作为研究点,对留学生学习使用量词时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可以对留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留学生对惯用语既感兴趣,但又因为难于理解而倍感棘手.文章从惯用语的性质特点入手,针对留学生惯用语使用中的三种偏误现象:语义偏误、语法偏误、语用偏误,提出了惯用语教学的四项对策,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汉字书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文章基于越南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对越南留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日本留学生学习被动表述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日本留学生使用被动表述时出现的偏误情况,指出了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受其母语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的影响;留学生在使用被动表述时出现了过度泛化(overgeneneralization)现象。在教学中为避免偏误我们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8.
杨阳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5):127-129
为了充分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对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调查从两个角度展开.首先结合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搜集的病句有针对性地制定问卷,对留学生的习得情况进行测试,然后检索了约424万字的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开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从中逐条选出有关能愿动词偏误的语料,统计偏误句的数量,并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偏误类型与比例.  相似文献   

9.
对中介语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探索,可帮助教师对学生的中介语系统进行分析和引导,使其更接近目的语。偏误分析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但不同的课程中对偏误分析的着重点不同。文章以无锡职院印尼留学生对外汉语读写课堂教学为例,对留学生在语音和汉字书写两个主要方面出现的一些常见偏误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偏误的产生规律。然后,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为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范围副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都比较复杂,范围副词的习得对越南留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文章采用语料库语料的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范围副词“都”、“全”、“只”、“就”的偏误情况,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对越南留学生汉语范围副词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误加、误代、遗漏和含混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动物国俗词语的偏误类别,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留学生在动物国俗词语习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对动物国俗语语义把握不当、学习策略不当和文化差异等三个导致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对动物国俗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要强化动物国俗词语的教学意识、适当应用文化导入、改善动物国俗词语教学方法和完善留学生动物国俗词语的偏误整理和归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李苏明 《科技信息》2011,(27):149-149,138
本文借助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韩国留学生在学习语气词吧时的偏误进行分类的统计和研究,结合语气词吧的话语功能对典型错句纠正,指出造成偏误的原因并针对分析结果制定出适合对外汉语语气词教学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聚焦考察外国留学生在时间状语之后使用副词就时的偏误。分析偏误主要表现为遗漏、误代和误加。得出母语负迁移、一般认知难度及就的多义性是这些偏误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4.
“拒绝”是让人不愿接受的和威胁面子的行为,但又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经常使用的一种言语行为。汉语拒绝语表达在词语、语句层面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更在语用策略上受到本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制约。这种特殊性直接导致留学生在汉语拒绝语习得和使用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偏误。本文对这些偏误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相关的教学策略,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拒绝语及其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胡志军 《科技信息》2012,(23):154+185-154,185
在语料收集过程中发现很多留学生在不该使用"个"的时候使用了"个",在该用时却没有用,很多留学生把"个"作为万能量词来使用。本文主要对三种和"个"有关的偏误进行分析:误代、误加和遗漏。本文引用的语料来自中山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三峡大学医学院零起点尼泊尔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情况的调查,总结学生初级汉语语音学习阶段的偏误,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量词是汉语学习的难点,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选择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作为研究点,对留学生学习使用量词的情况作调查分析,以期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金英实 《科技资讯》2014,(31):180-181
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的偏误主要出现在"把"后宾语、把字句谓语、把字句谓语的前后成分以及语序上。其中"谓语前后成分"偏误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谓语"偏误。"语序"偏误占的比例最小,语序已不再是把字句习得难点。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目的语干扰和母语干扰。该文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了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各成分的习得情况以及致误原因,并排出了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的准确度顺序,揭示了学生对把字句的认知规律和习得过程。  相似文献   

19.
越南留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字补语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式,它结构复杂,变化形式纷繁多样,且独具汉语特色,在外语中没有相对应的形式,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利用越南语语料,对越南留学生习得"得"字补语句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英汉对比角度透视考研英语翻译中的省略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东梅 《科技信息》2007,(30):209-209,201
英译汉中的省略是考研英语翻译的考查内容之一。省略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是表达简练的一种方式。省略具有语篇衔接功能。英语的省略分为三种: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小句性省略;汉语的省略主要是主语。在英译汉时需要重复原词。根据英汉两种语言在省略方面的差别,本文对考研英译汉中的省略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