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是人体内负责向各组织器官运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生命之河。本世纪初,奥地利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人体血液分为A、B、O和AB四种血型,这使医生得以通过输血来拯救无数生命;一门崭新的医学分支——输血医学应运而生。然而,输血医学正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输异体血容易导致血源性疾病,如肝炎、梅毒、艾滋病的传播,正所谓“病随血入”;二是血源短缺。随着世界人口日趋老龄化,需要输血的人数不断增加,全球对血液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供不应求。我国自1998年10月取缔卖血行为后,几乎各地都出现“血  相似文献   

2.
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心血管这个密团管道内,日夜不停的奔流,尤如人体的河流,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养料和能量。在抢救伤病员紧急或治疗输血时,可使患者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3.
郝建珍 《甘肃科技》2012,28(9):139-140,101
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随机抽取有输血病史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兰州市临床用血平均以10%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红细胞输血是现代输血的主要成分.在临床用血中,红细胞输血的合格率为71%,血浆输注合格率仅为30%左右,血小板输不合理输注相对较少.建议加强临床医生输血风险意识教育,建立临床输血再教育机制,更新临床输血观念,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相似文献   

4.
室内温度是热环境状态参数中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它对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起着重要作用,对人体的生理与心理状况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试图从血液流变特性的角度探讨空调室内温度对生物体(豚鼠)的生理影响,以及空调环境的健康性.实验结果表明,反映血液流变特性的主要指标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与温度有很好的相关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温度在23~24℃时,血液流变指标较佳.  相似文献   

5.
“血液是万应灵药”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中有一句话:“血液是万应灵药”。了解一些血液性质的人都可以体会诗人这句话的真实性。许多世纪以前,人们已经知道大量失血会使人致命。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广泛应用输血治疗以来,救活的人真不知多少。同时,也常常有许多病人由于不能由食物摄取营养而要靠输血来维持生命。但是,依靠人血不可能满足医疗上大量需要,而且抽出来的血液也不能长期保存,因此找出一种代用品就成为迫切的要求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输血患者9 264例,分析其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输血类型、临床特点、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的9 264例输血患者中,出现输血反应49例,发生率为0.529%,其中无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生例数为37例,占总输血患者的75.51%,发热反应12例.对血浆、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冷沉淀这4种常见的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小板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浆、红细胞悬液、冷沉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的未成年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18岁的成年组,有输血史、过敏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输血史、过敏史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血液病区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白细胞滤器输注红细胞的患者中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输注血小板、有输血史或过敏史、未成年或血液病区的患者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可积极采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发现     
1900 1900佛洛伊德出版他著名的《梦的解析》一书,使人类正式以科学的态度研究人的心理。马克斯·普朗克在柏林的德国物理学会上,发表他的量子理论。 1901奧地利的医学专家卡尔·兰斯蒂那,认为人体的血液至少有三种型式,A型、B型和O型,在这种鉴识之后,输血才成为可能的事。他稍后也发现了血液的Rh因子。  相似文献   

8.
<正>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被充分认识的输血并发症,导致若干病例的输血后综合征.最近的研究显示约有25%的换血可致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CMV],虽然婴儿换血获得CMV感染很少出现明显症状,但有可能.—婴儿出生于牛津郡,显然死于换血后CMV感染,我们描述这死亡病例及报告我们用无CMV抗体血液,取得避免换血后获得感染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人失血过多会死,及时输血可以救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输血事业的真正含义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要输血首先要解决血源从何而来,靠部份人卖血行不行?实行公民义务献血有哪些利弊?无偿献血有哪些好处?献血到哪里去献?血抽出来以后,如何保证血液中没有肝炎,结核、爱滋病等传染病。输血还要解决适应症问题,不是什么病都可以输血,有的可输全血,有的可以输成份血,如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这些都是大众需了解的问题,所以借《大众科学》一角浅谈输血事业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
血液安全面临挑战献血和输血在当今社会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情,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在献血和接受输血,但是,每天都有人在献血和输血过程中受到了感染。轻者,感染了其它不易治疗的疾病;重者,将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据了解,每年全球采集的7500万单位的血液中仍有近1800万单位的供血未经传染性检测。在我国,接受一次输血的人可能感染肝炎的机率是正常人的3倍。就丙型肝炎为例,每年感染或携带病毒的人当中,约20%是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血源接触而染病的。全球超过一半国家没有对献血者献出的血液进行彻底检验,导致很多人在接受输血时感染艾滋病、肝炎…  相似文献   

11.
该项目对血液保护方法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完善,提出“综合性血液保护”技术,包括10大措施,并成功地应用于CABG中。在保证CABG成功率100%的基础上,节省库血若干,其中27.1%例实现了未输血手术,并可减少输血并发症。项目还对综合性血液保护进行了生化及微观电镜观察。项目还设计了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自体血回输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2.
手臂三维热传递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Pennes方程和W-J方程,建立了基于解剖学的人体手臂三维热传递的分析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三维稳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组织的血液灌注率、代谢产热、环境温度和空气对流换热系数等因素对生物组织热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液灌注率对保持体温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分析人体体表温度分布特征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体是由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构成这一概念的提出,也给出了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同型系统的同态、同构概念,并引入了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给定系统的诱导系统,利用对应及同态公式,刻划了活体中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同型与同态的密切关系,并对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的同态(同构)不变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一些相关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4.
人体输血,14世纪始于欧洲,中国古代则无此种记载。 15世纪初,罗马教皇英诺圣特病危,群医束手无策。当时,意大利米兰有个叫卢鲁达斯的医生说,直接向教皇输入人血,可以救治。但必须是神圣洁净的男童的热血。他残酷地割开了3个十二三岁男孩的动脉血管,让鲜红的血液流入铜质器皿。三个孩子抽搐着一一死去,惨不忍睹。然后,卡鲁达斯在血液中加入名贵的药草,用手工制造的粗大注射针头,将血液输入教皇的血管中。教皇立即感到胸闷窒息,很快死去。4条人命,就此断送在  相似文献   

15.
研发一种人体血液酒精含量无创检测方法迫在眉睫.近些年来,随着近红外光谱在定量分析化学物质含量方面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延伸,可以利用近红外光谱的方法,在MATLAB软件环境下,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建模,然后将适当的样本数据训练后,最终预测人体血液酒精含量.就如何在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建模的基础上,对人体血液酒精含量的数据处理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马爱萍 《甘肃科技》2003,19(5):82-82,84
目前,我国的输血事业也以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我国的安全血液战略与国际接轨应注意几点问题:血液安全战略首先要符合国情实际;不断改进采供血宏观管理;逐步完善并使输血相关法规科学化;建立完善的输血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网络。  相似文献   

17.
例谈人体中的物理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的生命活动伴随着物理现象,物理知识是了解生命现象,探讨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本文主要讨论了人体的呼吸、血液流动、能量转换等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18.
广州血液中心创建于1980年,经过40多年几代人的努力建设和辛勤耕耘,现己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集采供血工作、输血医学科研、输血医学教学和输血治疗为一体的现代化的血液中心。广州市无偿献血办公室也设于此。目前中心下属广州市临床输血研究所和广州器官移植配型中心两个输血医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9.
血液循环系统用于人体降温时类似于泵循环驱动的制冷系统,对该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火用分析并给出循环的压焓图、温熵图,计算其COP的变化规律.基于人体血液降温系统与LNG无相变制冷循环的相似性,借鉴人体心脏结构及血液降温系统的双循环对LNG无相变制冷循环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据科学日报报道,人体血液里的维他命D含量不应该过高或者过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展示了高含量的维他命D与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间存在相关性.从公共健康的角度看,缺少维他命D一直是个关注焦点.好几项研究显示血液里维他命D含量过低与死于中风或者冠心病的更高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