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明确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职权调查事项,有利于保障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实现诉讼经济,节约司法资源。我国当前民事诉讼理论界对于法院职权调查事项的研究刚刚起步,还鲜见有系统理论成果对其加以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空白相应,立法规定零散、混乱,导致司法程序中适用困难,无法保证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通过对民事诉讼中法院职权调查事项的内涵解读和法理分析,对职权调查事项的范围作出界定,提出了完善职权调查程序的对策,对我国该制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立法内容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我国市政部门权力结构状态,探讨了市政部门权力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市政建设和管理中政企不分;中央和地方市政部门职权关系尚未理顺;市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有一定的冲突;城市市政部门职权结构不尽合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还不能充分保障市政部门职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3.
赵建平 《科技信息》2010,(10):82-84
职权立法在我国大量存在,但基于理论上的正当性,部分学者对此予以否认,并导致对职权立法控制研究的缺失,本文从事实存在出发,首先界定职权立法的概念,探讨了对其控制的必要性以及价值取向,并进一步研究了对其控制的基本样态,最后落脚于我国职权立法控制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1日韩国前总统卢泰愚被检察当局传讯,就“秘密资金案”在韩国大检察厅接受审讯。南非进行首次全国地方政府选举,非国大在各省都赢得绝对多数席位。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南联盟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参加在美国俄亥俄州举行的波黑和平谈判,米洛舍维奇和图季曼就解决东斯拉沃尼亚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党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广大藏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藏区从事教育工作的广大教师从培训到待遇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该文对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包括小学,普通中学,民族中学等教师)从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权状况全面做了一次调查。调查年度为1991年至1996年5个年度。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中国司法职权配置存在两大方面问题:司法职权的地方化,行政化以及司法职权独立性缺失;侦查权、检察权二类职权配置上均存在相应缺陷。从宏观层面而言,应该改革现有的司法职权体系,使整个司法体系独立于现有的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法官身份保障制度。从微观层面而论,一是要对侦查权所受的检察监督进行制度化构建,二是要强化检察权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15世纪至19世纪,治安法官作为英国地方最高长官的制度一直延续。他们同时身兼地方的治安控制、行政和司法数种职权,但他们的这种集权治理模式却并未带来滥用权力、恣意的严重后果,这与他们的职权行使方式有关。正是由于其职权行使方式具有的程序性特色,保证了公权力有理有节制的行使、维护了公权力机关公信力和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新闻网8月3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内阁的支持率下滑到35.4%,为2012年安倍执政以来最低,不支持率则升至62.2%,首次超过六成。这已是安倍内阁支持率连续第三个月下跌。这一结果与日本其他媒体发布的同类民调走势基本吻合。日媒分析称,政府应对新冠疫情不力、前法务大臣河井克行夫妇涉嫌贿选、政府强推《检察厅法》修正案是安倍内阁支持率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依职权行政不作为内涵、构成要件及危害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可以通过公益诉讼追究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葛志正 《科技资讯》2011,(31):234-234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司法和行政合一,行政长官通常也是本区域内的最高司法长官。与此相适应,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也没有出现过专门的监管场所监督机构,对监管场所监督方面的职权通常包含在行政职权之中。根据相关学者的考证,最早出现监管场所监督的应当是从秦朝开始的并逐渐发展完善的御史制度,它在封建国家的君权、官僚机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皇帝的"耳目之司",是皇帝用以巩固封建王朝的重要工具。中国封建御史制度的监督职权比较广泛,以今论之,它是行使监察、检察和审计监督的综合体,御史的监督职权里包含了监所监督的内容,因而,御史机构的演变也大体可以看作是监管场所监督机构的演变。  相似文献   

11.
传教士想利用科技达到其传教的目的,清延对基督教传播的容忍却有限度。有清一朝发生在钦天监的教案共有三次。咸丰三年(1853)钦天监教案的发生不仅仅因为钦天监是西方传教士与清廷角逐的主要场所,还因为咸丰帝上台后内忧外患相交迭起。这次教案仅历经短短三天,并以较为温和的方式草草结案,其原因在于:无证据;钦天监不再是双方角逐的主要阵地;咸丰帝担心从严惩治会得罪西方传教士,不利于自己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晚清至民国,西康地区成了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改土归流”、三次康藏冲突,达赖、班禅、诺那呼图克图等宗教势力,刘文辉、格桑泽仁的世俗力量都是这个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这些角色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西藏驻京办事处、班禅驻京办事处、诺那呼图克图驻京办事处,学者也都给予了关注。而成立七年之久(1930—1937),影响较大的“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近代康藏之争中,各类民间组织“西康总商会”“西康国民协进会”“西康特区民众保固国防后援会”以社团的方式关注西康的稳定和发展。民间人士以请愿团或代表的身份到南京请愿、递交呈文、招待记者。民间社团、请愿团中的西康人士希望互递京康消息。由西康代表临时驻京,到“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成立,可见民间力量和国家意志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就《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在部分行为认定方面存在的竞合问题,分析了实践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区分标准,致使案件在行为界限的把握上比较困难,存在一方面将本应治安处罚的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另一方面又以罚代刑的现象。认为在处理《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竞合问题时,检察机关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准确把握行为性质,履行检察职权。  相似文献   

14.
清末司法变革,从民间舆论上升为官方话语,并最终运用到司法建设实践,颇费周折。变法既有列强外在的压力,亦有当时中国社会内在的需求。晚清政府在官制、程序、刑制、新监等领域开展的现代司法建设,在中国法制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印记。  相似文献   

15.
依据公安部提出的"情报主导警务"思想,结合犯罪心理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公安心理情报"的理论,并结合实例论述了公安心理情报在打击犯罪方面的作用,旨在解决犯罪心理运用问题和大情报信息系统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会审制度源远流长,其雏形最早出现在西周,其制度则在汉代成形.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会审制度至明清时形成完备形态.其形成主要是因历代统治者推行慎刑法律原则和中央集权的政治策略.会审制度虽是统治者仁政的形象标榜,但在预防冤假错案,防止刑法滥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旭辉 《科技信息》2011,(31):172-173
现场勘查工作是刑事侦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的线索和证据是刑事侦查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案件侦查完成后还要在刑事诉讼中提供证据。为了促进现场勘查工作的开展,公安部每年都要在全国各省级单位抽取两个地市进行现场勘查考核,并进行评比和排名。这个考核对公安院校的现场勘查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11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民法典,它揭开了中国民法近代化的序幕。本文主要对晚清民法改革的背景、《大清民律草案》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一番剖析。  相似文献   

19.
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新民公学堂产生的原因,认为维新派倡导创办新学思想的影响,清政府废科举、办新学,奉天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一批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是新民公学创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清代笔记中存留着大量的伶人史料,对于伶人地位、伶人交往,以及伶人的艺术面貌、精神面貌等,均有生动而详实的记载,为我们研究清代戏曲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通过对笔记中关于伶人生存环境的史料的钩稽整理,勾画出了清代伶人处境、伶人地位,以及伶人社会交往等层面的大致情貌,认为清代伶人的生存境况是在受到等级偏见、社会变革以及时代风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并表现出一种心理期待与现实境遇间的巨大落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