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一支腔长小于100mm的He-Ne激光器不能正常工作,因为在出光带宽内有时可能没有纵模存在,输出光功率会不时地大幅度变化,提出和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用一片经过适当设计的石英晶体作为纵模间隔大于出光带宽的一支He-Ne激光器的一个腔镜,导致等间隔纵模分裂,即纵模的数目加倍,实际纵模间隔减半,因此可以造成出光带宽内总有一个以上纵模存在,用此方法制成的腔长85mm的He-Ne激光器,输出功率达到0.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利用分子束外延系统生长高应变InGaAs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材料, 采用脉冲阳极氧化技术制作脊型波导半导体激光器. 4 μm条宽脊型波导半导体激光器在室温下单面连续输出功率达到50 mW. 腔长600 μm时, 器件阈值电流密度为300 A/cm2. 在100 mA电流下, 激光器的峰值波长为1.19 μm, 激光器的最大斜率效率为0.45 W/A. 在20℃至100℃温度下, 激光器的特征温度为129 K.  相似文献   

3.
在(0001)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了InGaN长周期多量子阱激光器结构. 三轴晶X射线衍射测量显示该多量子阱结构质量优良. 用该外延片制作了脊形波导GaN激光器, 激光器的腔面为GaN的自然解理面. 室温, 电脉冲注入, 激光器可实现激射. 阈值电流密度为3.3 kA/cm2, 特征温度为145 K.  相似文献   

4.
在(0001)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了InGaN长周期多量子阱激光器结构.三轴晶X射线衍射测量显示该多量子阱结构质量优良.用该外延片制作了脊形波导GaN激光器,激光器的腔面为GaN的自然解理面,室温,电脉冲注入,激光器可实现激射.阈值电流密度为3.3kA/cm^2,特征温度为145K.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制造出一种新型的纳米线激光器 ,它小得可以集成到微芯片里 ,其开关可由电信号控制。美国哈佛大学的查尔斯·利伯及其同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 ,这种激光器是由硫化镉半导体制成的单根线 ,直径仅为 80到2 0 0纳米 ,因此称为纳米线激光器。此前已经有一些科学家制造出了类似的激光器 ,例如2 0 0 1年问世的第一种纳米线激光器由氧化锌制成 ,能发出紫外线激光。但这些激光器只能通过激光启动 ,而大多数应用场合需要能够用电启动。利伯和同事们设计的一种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硅基板上制造出一根硫化镉纳米线 ,然后在上…  相似文献   

6.
全固态激光及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众多的激光器件中,由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固体激光器(LDPSSL,简称全固态激光器)由于其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好、工作稳定可靠,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工作介质覆盖的波段广及运转方式多样,再加上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多种波长的动转,致使这类激光器具有逐步取代气体,游人本及传统固激光器的可能性,因此这类器件已经成为当前激光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全国态激光及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发展及在激光与光电子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概述了它们的基本理论,特点及关键技术,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微腔的类回音壁型模式特性,以及与输出波导连接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定向输出微腔激光器.实验表明正三角形微腔激光器作为光探测器应用具有共振增强的响应特性.提出了采用两个定向输出微腔激光器与硅上光波导连接实现芯片上的光互连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1988年双包层光纤的发明,改变了光纤激光器只是弱光光源的历史.本文简要回顾双包层光纤发明30年以来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史,按照时间顺序选取7个重要里程碑节点,通过对掺镱光纤、大模场光纤、级联泵浦、光束合成等关键技术的剖析,展示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从瓦级到100 kW级的提升过程,介绍光纤激光可实现"任意波长、任意脉宽、任意功率"这一最新成果,展望高功率光纤激光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相比于其他类型激光器,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热管理方便等优点,在工业、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高增益光纤材料与元件、高质量激光泵源、高性能激光种子源成为了制约万瓦级光纤激光器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大功率光纤激光材料与器件的发展现状,分析讨论了高增益双包层光纤与元件(光纤光栅、包层光剥离器、合束器等)、激光泵源、单频光纤激光种子源等关键技术,对国产万瓦级乃至数万瓦级光纤激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带前置光放大的星间微波光子链路建模及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考虑到星间微波光子链路中信号经远距离传输损耗大,利用前置光放大来提高链路的信噪比.建立了带前置光放大的星间微波光子链路模型,利用Bessel函数展开和Graf加法定理推导出了信噪比(SNR)的解析表达式.确定了对链路影响最大的主要噪声成分,在不同前置放大器增益的条件下,对调制器直流偏置相移进行了优化,使得在给定SNR要求下所需激光器输出光功率最小,并进一步分析了前置放大器增益对最小激光器输出功率和最优直流偏置相移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前置放大器增益的增加,达到指定SNR所需的激光器输出功率变小,相应的最优直流偏置相移先减小后增大.对于QPSK调制信号,未加前置放大器时,SNR要达到15.56dB(BER=10-9),激光器输出光功率至少为45dBm,而前置放大器增益为15dB时,只需要22.57dBm.  相似文献   

11.
根据掺铒波导光放大理论和耦合器传输矩阵,建立了描述掺铒波导环形腔激光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形腔弯曲半径、耦合器耦合系数和掺铒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泵浦阈值和激射光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受到波导弯曲损耗和其他机制损耗的共同作用,存在一优化弯曲半径使得波导环形腔激光器在较低阈值泵浦功率下实现较高的斜率效率;激射光输出耦合器作为激光谐振腔损耗的一部分,其耦合系数的大小影响到激光器的特性,在耦合系数为0.2附近处可获得较高的激射光输出功率;铒离子掺杂浓度在0.85×1026m?3时具有最低的阈值泵浦功率,在不引起明显上转换效应的条件下,适当的增加铒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激射光波的输出功率.研究结果为掺铒波导环形腔激光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判决辅助式最大似然(DAML)相位估计算法因其较高的计算效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DAML相位估计算法假设激光器相位噪声在整个块长度区间内是恒定不变的,这引起了块长度效应.本文考虑了激光器相位噪声缓慢时变的特点,并提出了基于相干光M-PSK系统的弹性DAML相位估计算法来克服传统DAML相位估计算法中存在块长度效应的缺点.该算法在传统DAML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加权系数来更准确地进行载波相位恢复.同时,本文推导了该算法的相位估计误差,并用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仿真结果也表明:弹性DAML算法能消除传统DAML算法的块长度效应,并能放宽相干光M-PSK系统对激光器线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Cluster C1,GOES10,12和Polar四颗卫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了在2003年10月31日21:00~23:00 UT磁暴恢复相期间,地球磁层内大尺度ULF波的全球分布特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磁层不同区域的卫星观测到的ULF波的幅度、周期等性质差别很大.对ULF波幅度的全球分布来说,ClusterC1观测到的环向模最强,这可以解释为Cluster C1所在区域内发生了磁力线共振:空腔共振的压缩波模将能量耦合传递给磁力线共振的剪切阿尔芬波,从而观测到了到的很强的环向模.对ULF波周期的全球分布来说,ClusterC1观测到的波的频谱峰值周期最短,同步轨道高度的GOES卫星观测到的峰值周期较长,而位于更远处的Polar卫星观测到的峰值周期最长.Cluster C1在L=11.7~5.3范围内观测到环向模的周期几乎相同.GOES10和Cluster C1的三种波模的平方小波相关分析表明磁力线共振区域在向日面磁层至少扩展了四个地方时的宽度范围.Polar卫星观测的环向模是驻波,而极向模是行波,这可能是开放的磁尾波导模作用的结果.由于在时段内的太阳风速度很高而动压变化不明显,因此推测观测到的ULF波是高速太阳风在磁层顶激发的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激发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掺铒光纤激光器腔内的偏振非均匀性,实现了多波长的同时激射,实验表明,改变多量子阱光波导上的偏置电流和腔内光的偏振态,可增强偏振烧孔效应,室温下产生了间隔为0.9nm的10个波长。  相似文献   

15.
掺镱激光玻璃光谱性质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制得到 4种高发射截面掺镱 (Yb3 )激光玻璃 .根据光谱性质计算了激光性能参数 ,并与国外一些发展中的激光玻璃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掺Yb3 锗碲酸盐、硅铌酸盐玻璃具有最高的发射截面、增益系数和最低的最小泵浦强度、饱和泵浦强度和激发态最小粒子数 ;硼酸盐玻璃次之 .这 3种玻璃的光谱性质和激光性能参数明显优于国外发展中的掺Yb3 激光玻璃 .掺Yb3 磷酸盐玻璃与日本HOYA公司近期开发的高发射截面磷酸盐玻璃相近 .这些光谱性质优化的玻璃有望成为高平均功率激光器和高峰值功率激光器特别是激光核聚变驱动器核心材料的候选基质 .  相似文献   

16.
应用偏振非均匀性实现多波长振荡的掺铒光纤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掺铒光纤激光器腔内的偏振非均匀性 ,实现了多波长的同时激射 .实验表明 ,改变多量子阱光波导上的偏置电流和腔内光的偏振态 ,可增强偏振烧孔效应 .室温下产生了间隔为 0 .9nm的 1 0个波长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导弹折叠翼,设计了一种带自锁和自解锁功能的作动筒。阐述了作动筒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弹翼展开角与作动筒工作力之间的关系,并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种作动筒简化了折叠翼机构的设计工作,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另外,在仿真分析中,将分离夹头作为柔性体考虑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整个系统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IDEA算法密钥生成方案.详细介绍了IDEA密钥生成模块的子模块的功能划分、设计实现及性能分析,对直接影响速度性能的模乘和模乘逆运算,提出改进的硬件实现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IDEA密钥生成模块FPGA实现方案以克服其常用结构所存在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其速度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且该结构能在速度与资源消耗之间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激光混沌同步及其在光纤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耦合激光混沌同步系统和光纤传输信道, 提出光纤混沌保密通信设想; 建立了半导体激光器激光混沌反馈同步系统, 导出了同步误差和解码公式; 模拟实现了波长1.31 μm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两个激光混沌系统的同步, 其同步误差几乎为零; 分析了系统参数失配、同步暂态响应、噪声影响; 提出了增加反馈系数提高同步和抗干扰的方法. 分析了光纤中的群速度色散效应和自相位调制对激光混沌信号及其同步的影响, 发现群速度色散不仅会影响脉冲的形态, 而且会影响激光混沌同步及其解码, 限制光纤混沌通信的传输距离; 而自相位调制却并不影响脉冲的形态, 但产生的非线性相移却会影响激光混沌同步及其解码, 限制光纤混沌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 并由此导出了光纤混沌通信中的最大光功率公式; 数值模拟了远程光纤混沌保密通信的振幅调制和参数调制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三相变换器主电路各部分高频寄生参数的研究,对变换器传导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及共模、差模干扰耦合路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确立寄生参数及其拓扑结构的一种方法,提出了三相变换器系统的高频干扰预测模型并使用频域计算的方法得到了相应的频谱.设计实验,并以一台大功率整流器为对象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