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通过SPSS13.0软件对解表类中草药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了解表类中草药微量元素间的相关矩阵、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并对中草药的质量做了综合评价,这为中草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分析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同时对解表类中草药的质量优劣作出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种清热解毒类中草药中的6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证实了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清热解毒类中草药的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此研究为以后清热解毒类中草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了十二种花类药材中所含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应用四个主成分可以合理解释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得分可以用于十二种不同花类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为花类药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SPSS13.0软件对中草药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微量元素之间的一些内在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评价中草药的质量优劣,找到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联系,从而为中草药的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抗肝癌中草药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获得抗肝癌中草药中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五种抗肝癌中草药进行了综合排名,分析并总结出了微量元素的作用,为抗肝癌中草药的研发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已有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种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微量元素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本文计算获得了3个主成分及相应的主成分方程,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得分可以用于12种中草药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可以为药品研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8种中草药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提取占总方差的75%的2个主因子,并对主因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结果表明,影响8种中草药特征的有2个主因子,为进一步探讨微量元素与中药药效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计算了11种中草药中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矩阵、载荷矩阵及各因子的综合得分,其中各微量元素的因子得分和主成分分析可以用于这11种中药药材的综合质量评价,为中药药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青海不同产地地木耳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主因子分析证实了一个2因子模型能合理解释这些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其因子得分可用于对不同产地地木耳质量的综合评价,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样本层次聚类分析聚成3类时,样本的类归属情况为海北州为一类,海南州、黄南州、海西州聚为一类,西宁市为一类.这两种方法说明不同产地地木耳中微量元素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7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草药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获得治疗高血压的中草药中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这7种中草药进行了综合排名,得到了7种中草药的质量优劣,分析总结出了微量元素的作用,研究对治疗高血压中草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产地枸杞子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个三因子的模型能够合理地解释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其因子得分可用于对不同产地枸杞子质量的综合评价,证实了微量元素含量与不同产地枸杞子药效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研究为以后不同产地枸杞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草药中微量元素可能具有某些生理活性。为了探索微量元素与药效的关系,我们对十一种中草药,即丹参,太子参、淫羊藿、白芍药、狗脊、槟榔、茯苓、熟地黄、大黄、红花、黑附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铜、锌、锰、铁、镁、钙六种元素的含量测定,并对微量元素与疾病、药效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8味抗艾滋病中药的性味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白蔹、老鹳草、生晒参、栀子、银耳、淫羊藿、商陆和贯众8味植物类中药中V、Ti、Mo、Co、Cr、Cu、Fe、Mn、Ni、Sr和Zn的含量,并根据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力学理论对实验测得的离子体系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不同性味中药材的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有显著的差异,中药的性味与微量元素的分布呈相关性。利用计算所得的群子参数对中药的性味、药理活性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提示反映中药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群子参数可作为筛选抗艾处方用药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a的临床经验处方,研制成消食化积颗粒,本品健脾益胃,消食化积的八味中药组成,为纯中药制剂,是经科学方法提取、制成的方法厌食症的新药。临床观察365例,半个月的一疗程。结果表明显效321例(85.5%),总有效365例(98.1%),治疗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淀粉酶均有显著提高(P〈0.01),证明本品对厌食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关联规则的广义药对最适合病证的挖掘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发现以中医病证为对象的方药配伍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古代方剂文献、利用关联规则的知识发现方法.首先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遍历数据库中每个单一病证的强关联药对,然后再根据强关联药对出现病证的个数,来获得广义药对;在此基础上,以置信度和支持度作为判断指标,找到广义药对的最佳适应病证.最后通过中医理论补充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改变了过去许多研究中出现的最小支持度普遍偏小的缺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得到充分发展与应用,其中数字动画技术被广泛应用。药用植物园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展示大量的中药材及中药植物的视觉信息,通过对药用植物园视觉元素的分析、分类和加工处理,选取部分植物采用现代手绘技术进行手绘并制成数字动画来表现,挖掘数字动画的视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研究数字动画在视觉元素表达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海高原不同地区麻花秦艽花中微量元素含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了麻花秦艽花中Ca、Mg、Cu、Fe、Mn、Zn6种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麻花秦艽花中微量元素和中药功效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第1公共因子F1在指标Ca、Mg、Mn上有较大的载荷,第2公共因子F2在指标C...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否通过酶的诱导作用,用洋地黄皂甙作为体外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诱导的阳性对照物。用Black法测定茵陈(Artemisiacapillaris)、黄连(Coptischinensis)、大黄(Rheumofficinale)、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栀子(Fructusgardeniae)及甘草(Glycyrrhizaglabra)的水提物对Wistar大鼠肝匀浆在体外UGT酶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体外实验,这6种中药水提取物不能增加大鼠肝细胞中UGT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否通过酶的诱导作用,用洋地黄皂甙作为体外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诱导的阳性对照物。用Black法测定茵陈(Artemisia capillaris)、黄连(Coptis chinensis)、大黄(Rheum officinale)、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栀子(Fructus gardeniae)及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的水提物对Wistar大鼠肝匀浆在体外UGT酶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体外实验,这6种中药水提取物不能增加大鼠肝细胞中UGT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