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赞宁《宋高僧传》是承继释慧皎《高僧传》、释道宣《续高僧传》编撰而成。从身份上来看,因释赞宁与最高统治者关系密切,故《宋高僧传》具有官修性质,而其他二部僧传却带有私修性质。  相似文献   

2.
王邺 《科技信息》2008,(13):323-323
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是两位20世纪著名的文学大师,《尤利西斯》和《达洛卫夫人》分别是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细读于其中,两部作品在结构,语言,写作技巧方面都有很多的异同点,笔者将针对这些略做比较。得出两部作品在意识流写作手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正公众投票产生的"公众爱看的10部科普影片"是《大师——谢希德》、《趣味科技大赛》、《"绿色"牛粪是个宝》、《生物武器灭白蛾》、《天象奇观日全食》、《自然之谜——地震》、《非常科学——对折的纸》、《深海危机》、《山野小植物》、《鲟鱼繁殖新技术》。2013年5月,中国科协科普部启动了"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其中"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优秀科普影视作品"活动共征集到190部科普影视作品,由专家评选出46部优秀科普影视推荐作品。  相似文献   

4.
正公众投票产生的"公众爱看的10部科普影片"是《大师——谢希德》、《趣味科技大赛》、《"绿色"牛粪是个宝》、《生物武器灭白蛾》、《天象奇观日全食》、《自然之谜——地震》、《非常科学——对折的纸》、《深海危机》、《山野小植物》、《鲟鱼繁殖新技术》。2013年5月,中国科协科普部启动了"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其中"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优秀科普影视作品"活动共征集到190部科普影视作品,由专家评选出46部优秀科普影视推荐作品。  相似文献   

5.
分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利夫的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傲慢与偏见》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极力描写了希刺克利夫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和无情的报复,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作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希刺克利夫的叛逆精神,希刺克利夫的形象也成为这部作品中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6.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13,(18):71-71
宫崎骏准备收山 日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传来消息称.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起风了》放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该片制片人宣布宫崎骏正式退休。这意味着《起风了》将是宫崎骏最后一部长片。  相似文献   

7.
《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一部连环漫画集.以父子间的情感点滴为创作原料,《父与子》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本文通过对《父与子》的解读,从中分析作者的美学构想及其作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宋文宪公护法录》(简称《护法录》)是后人整理宋濂有关佛教作品的选集。万历年间高僧云栖祩宏首次辑录成编,曰《皇明护法录》。其后,钱谦益据云栖《护法录》重新修订刊刻,题名曰《宋文宪公护法录》。自宋濂至钱谦益,时跨近三百年,《护法录》编订成书的过程呈现了佛教发展的历史及作者、编订者的护法动因。宋濂深究内典,以文辞为佛事;祩宏大师丕振颓纲,稽古照今;钱谦益儒佛经世,婉述心曲。  相似文献   

9.
从创作手法、叙述结构、叙事类型等维度对鸠摩罗什、法显和玄奘三人传记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高僧传》与《续高僧传》在叙事技巧上之异同。  相似文献   

10.
凌沧洲 《世界博览》2010,(13):81-81
索尔仁尼琴是世界知名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如《古拉格群岛》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成为暗夜中人类的星光,其中译本也早已出版。许多中文读者早闻《红轮》大名,知道这是索尔仁尼琴后半生致力的一部鸿篇巨制。2010年6月,《红轮》第一卷中文版问世,是中文出版界的大事,也是文史工作者的“盛宴”。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16、17世纪之交两个同时代戏剧大师。他们各自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与《牡丹亭》中都不约而同地含有鬼魂戏,并且鬼魂戏均是戏剧文本和表演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认为:鬼魂戏的出现具有共同的人类文化渊源也反映了两位大师不同的时代风貌及人文主义特色,而鬼魂戏在两部作品中对情节推动和戏剧表现也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其中的异同更显示了中西戏剧的沟通与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印象派大师所画的是人的感情,那么后印象派大师所画的就是自己的心。美术作品更应是画家自身生命轨迹的反映。艺术的创作过程,更应是艺术家心灵的悸动与袒露。我们应当推崇后印象派绘画的个性语言。用心画出的作品更能感动观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福克纳的《熊》两个中篇小说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两个短篇小说的比较,分析了其作品的主题、语言风格和创作特色,揭示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大师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先锋作品,交织着一个暴力和恶的世界:笼罩着无际的死亡阴霾,以及一股股发霉的死亡气息。《兄弟》这部小说,无论是在"文革"这段禁欲的时代,还是现代这个纵欲的时代,都以荒诞式的手法,描述了兄弟相残的惨烈人性异化。文章主要从荒诞的审美范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方面来探讨小说《兄弟》中的人物——李光头和宋钢的性格塑造。  相似文献   

15.
《洛阳伽蓝记》讲述了洛阳城的前生今世,不同朝代意象叠相交映,交相迸发,形成丰富的时空层面。迁邺是《洛阳伽蓝记》的时空临界点,杨衒之再三将事件的结局定格为迁邺,然而再不言迁邺之后果。《洛阳伽蓝记》构建了奇特的多维世界,各路神仙鬼怪在洛阳城轮番出场,并行生活。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爬灰”“养叔”探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中焦大所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原是《风月宝鉴》的“通部大纲”,喻指贾敬,宝玉与秦可卿淫乱导致天香楼悲剧,表现“戒妄动风月之情”的主题。后来,创作主题的改变,《石头记》形成“全部之王惟二玉二人”的情节格局,《宝鉴》的中心故障变为从属于宝黛主线的重要辅助故障,“爬灰”的主子由原来的贾琏“家史”替代贾敬,“养叔”情节变为宝玉与袭人的主仆淫乱,表现“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主题。人物关系由此形成大对调,说明《石头》是在《宝鉴》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而《宝鉴》天香楼故事改头换面,疑点重重地存在于80回《红楼梦》今本,除反映曹雪芹对家世反复进行不同层次的艺术观照,使作品主题和情节结构脱胎换骨地再创造,还能成为《红楼梦》作者争论的一方佐证;不仅证明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而且本书是他在自己的创作稿《风月宝鉴》基础上,多次修改,而形成《宝鉴》、《石头》、《石头》、《红楼》的演变事实。  相似文献   

17.
崇珪法师是唐代平顶山籍著名高僧,他不仅是禅宗北宗宗师神秀的入室弟子,还与中唐著名政治家李德裕有着长达十余年的交谊.然而崇珪法师身后却声名不显,《宋高僧传》卷九仅载录276字的传记资料,且有疏误.后出的多种僧传、方志、辞书中的崇珪记传亦多疏误.今细致梳理、考辨《宋高僧传·崇珪传》之史实,并对后出文献中的崇珪传记资料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一个作家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有时并非是绝对的。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会有浪漫主义倾向,浪漫主义作家作品中也会有现实主义成分,二者互相渗透、交叉,不可片面、孤立论之。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中就有浪漫主义成分和倾向,其表现在:(一)、作者思想上受浪漫主义思潮和神秘主义的影响。(二)、早期创作浪漫主义小说《乡村医生》、《乡村教士》等。(三)、现实主义小说里出现主观性、理想性人物形象,如《高老头》、《驴皮记》、《于絮尔·弥罗埃》、《改邪归正的梅莫特》等。  相似文献   

19.
阅读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不同读者会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从美学角度说,每一部作品都有许多不确定点,它形成的"召唤结构"因读者在经历、文化修养与性格气质上的差异而形成认识上的区别。艾米的《山楂树之恋》和赫塔.米勒的《狐狸那时便是猎手》《心兽》《今天并未遇见我》三部曲就是论证和分析此理论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20.
臧琳佳 《科技信息》2008,(17):175-175
罗西尼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浪漫乐派,喜歌剧大师,其作品《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剧作家斯太尔比尼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第一部的故事编成歌剧脚本。本剧是一部意大利传统风格的二幕喜歌剧,成为歌剧创作中有代表性的精品之一,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