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形态都具有历史的暂时性和最终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这种历史必然性取决于该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共产党宣言》坚持唯物史观这一基本思想,论证了“两个必然”,庄严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是不断实践和实现“两个必然”理论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在整个社会主义运动中,历史的进程发生了某些逆转和曲折,但中国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进一步证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只有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来观察社会历史进程,才能把握时代的本质和脉搏,才能洞察社会历史演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如每个季节的时尚都有自己的流行色一样,‘绿色’应该是现在IT产业新的‘流行色’”,清华同方计算机系统本部副总经理陆致瑛给了一个巧妙的比喻。——的确,在“节约型社会”、“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主流话语的时候,在媒体和公众舆论都在对节约性产品和生活中的节约小窍门进行热烈讨论和关注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绿色”这一潮流趋势我们不妨理解为一种“时尚”了。  相似文献   

3.
“伤痕文学”和“解冻文学”都是转折时期特有的文学思潮.它们的出现都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对前一时期文学的挑战和否定,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伤痕文学”的兴起,标志着革命现实主义从恢复进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解冻文学”的兴起,标志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旧公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郭浩  薛春文 《科技信息》2012,(15):178-178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体育课程理念,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方面的综合素质,正确把握体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开发富有活力的体育课程。新课标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大纲的扬弃.反映出新的学校体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健康第一”和主体性教育思想两方面。而新的学校体育思想正是在“健康第一”、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几个方面对传统学校体育思想的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有人讲,上海人几十年来一直在排队:“七十年代排队买布,八十年代排队买彩电,九十年代则排队考各种文凭和证书。” 我们真该为这种排队的变迁叫好,它浓缩了社会发展的历程,让我们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其实,文凭热本身也在不停的推陈出新,从函授热、自考热一直发展到今天滚滚的考研热、出国镀金热。社会在不知不觉的“热”中登上了新的高度,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学好C语言,到处能挣钱”,就是社会高度攀升的一种例证。  相似文献   

6.
解放初期粤北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是在北江地委和北江专署直接领导下开展的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整个运动从试点开始,经过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划分阶级、分配土地,普遍复查、颁发土地证三个阶段,分三批由点带面、点面结合有序进行。虽然在运动中出现过“左”的错误倾向,但大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纠正,确保了土地改革运动的伟大胜利。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议,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道路和粤北农村变革的艰辛。  相似文献   

7.
运动处方教学是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效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祥 《潍坊学院学报》2006,6(2):156-157,160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我国学生体质较差的问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新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新的体质健康标准围绕着“增强学生体质”这一中心任务,对学校体育领域和学校体育工作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运动处方的角度论述了运动处方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事半功倍地发展学生体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甲华 《潍坊学院学报》2004,4(2):150-151,153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紧随课程变革步伐,明确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维度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研究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差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之成为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家庭“冷暴力”作为长久以来被人们广泛忽视的社会问题,其对家庭和社会的破坏性在新时期逐渐被放大并走入公众的视野。如何保证弱势群体在“冷暴力”发生时能够得到合理的帮扶和救助成为了社会工作者们新的着力点。基于对家庭“冷暴力”的现状、特点、原因分析,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对“冷暴力”进行探究和介入。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对大众传媒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现有的传媒格局、经营观念、新闻报道理念乃至报道方法都要做出相应调整。媒体只有从重视生产报道转向重视生活报道,从重视经济视角报道转向社会视角报道,从媒体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自觉实现“三个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传媒报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褚斌  陈铁成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2):134-138
对现代社会而言,排球运动文化似乎更能凸显现代排球运动的内涵.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的视角论述排球运动文化的“内”与“外”,希望能为人们更好地认识现代排球运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仲波 《科技信息》2010,(9):327-327
白话文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最有影响的活动,近几年的有关白话文运动的是非功过议论纷纷。白话文运动是上个世纪初最卓有成效的运动,“从‘五四’时代起,白话不但在文学上成了正宗,在一切写作文件上都成了正宗。这件事在中国文化思想、学术、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有极大的重要性,对中国人的思想言行都有巨大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看来,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  相似文献   

13.
李鑫 《科技信息》2010,(2):283-283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资讯的丰富,体育运动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运动的好处和不运动的坏处及运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运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象征的多义性曾引起过不少争议。笔通过对小说《红字》里最耐人寻味的中心象征“A”字的多层次意义的探讨,力求证明一部小说不断产生新意不仅有其客观的原因,也有作家本身的主观原因。象征犹如一个磁场,整个作品的各个部分、细节都要在这个磁场的不断“运动”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意义。无论是小说家、批评家还是一般读都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象征。  相似文献   

15.
吕心丰  马福奎 《科技信息》2009,(25):160-160
本文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篮球运动,突出了新的篮球观——“文化篮球”,揭示篮球文化的内涵,并围绕中国篮球运动现状,挖掘有关篮球运动的文化规范,反映出篮球运动与社会文化的较为有规律的发展模式探讨中国篮球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要素,寻求发展中国篮球文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于青年学生、青年知识分子,“一二·九”运动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节日.青年学生,青年知识分子是时代的脉膊,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新军,青年学生运动和中国社会的改革运动总是密不可分的.远的不讲,中国近代史上的“公车上出”,“戊戌变法”、一直到现代史上的“五四”、“一二·九”、天安门广场的“四五”运动,无不都是这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先进和在体育运动中的广泛运用,世界上兰球运动的“列强”,在训练条件、方法和手段上,差别逐渐缩小,外因条件已经基本相同和相接近.兰球运动飞快地发展,人们也不断地加深了对兰球运动规律的认识.关于如何培养和训练运动员具有进行兰球比赛所需要的一种特殊素质——即“兰球意识”,这一新的课题,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兰球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在党中央领导下西安市进行了一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西安市“三反”运动具有发动迟、规模小、持续时间短等特征。运动批判和清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污毒,开创了一代社会新风,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但从全局看成绩是主要的,失误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在整个社会进步潮流的推动下,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觉醒了的妇女知识青年开始为妇女自身的解放而努力,其中,争取妇女经济独立的运动得到了社会进步势力与舆论界的支持,人们普遍认为“妇女运动最重要的是经济独立”  相似文献   

20.
西方经济在长期“滞胀”后又陷入了新的危机。能否指望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会给它带来生机呢? 资本主义历史上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每次都推动了生产力飞速发展。战后的科技革命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其广度、深度和速度以及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都超过了前两次。同时,它也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使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目前可能推动西方经济发生变化的科技突破主要有四大项:电子技术、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新能源、生物工业。但由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障碍和科技发展本身的规律,新的科技革命何时发生和规模多大,在八十年代还不可能找到肯定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