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显著陕西地域文化特色的陕派电视剧一直在影视界享有盛誉,使得陕西方言广为传播,不断在大量的影视剧中频繁出现,迅速成为影视剧"方言热"现象的代表,尤其是今年刚刚上映的喜剧电影《高兴》《疯狂的赛车》,更是将陕西方言的喜剧效果发挥到极致。本文试从陕西地域文化角度切入,讨论陕西方言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特色以及它在影视剧中显示出的喜剧功效。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方言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影作品中.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以四川方言拍摄的影片《抓壮丁》,首开我国电影方言使用的先河.2006年《疯狂的石头》掀起“方言电影热”狂潮.当前,方言电影方兴未艾,在电影中使用方言元素已经成为不少导演共同的艺术选择.文章从众多方言电影中萃取精华,以《秋菊打官司》、《疯狂的石头》、《唐山大地震》三部影片为例,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熟语等诸多方面剖析其所选取的方言.究其方言电影热的根源,既有方言文化因素,也有环境、文化政策和导演等各种社会因素.我们在看到方言剧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的同时,也应关注方言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滥用、歧视现象.我们无法抹杀方言在影视剧中独特的魅力和无可取代的地位,但在使用过程中有必要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3.
徐坤 《科技信息》2012,(1):658-658,657
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中国国内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由于竞争的激烈,影视剧的宣传对于赢得关注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影视剧照的使用就是不可避免的。版权人出于宣传的需要使用享有版权的影视剧中的剧照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是有些时候版权人和出版单位会将剧照的使用范围不仅仅限于影视剧的宣传,此时就有可能发生争议,演员主张自己仍然对于剧照享有肖像权,而版权方认为自己有著作权。  相似文献   

4.
关汉卿是一位民间剧作家,他的民间身份决定了他作品的立场。关汉卿的民间立场,在公案剧中,表现为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的民间逻辑;在言情剧中,体现为大团圆式的民间理想;在智斗剧中,则表现为以智取胜的民间策略。  相似文献   

5.
美国影视剧中对苗族形象的塑造,包含着美国传统文化价值和固定的模式,即以影像误读方式来塑造苗族形象。通过分析三部美国影视剧作品中塑造苗族形象的神秘化、符号化、失语症,发现他者语境中对苗族文化的误读与曲解,及停留于影像认同层面对苗族的想象。本文从文化场域的角度,通过对影视剧中苗族形象的诠释,探析他者视阈下苗族形象的塑造方式。  相似文献   

6.
论晋方言中的"阴阳对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方言中的“阴阳对转”是指:本属阴声韵,但读为带鼻音成分的阳声韵;本属阳声韵,又读为不带鼻音成分的阴声韵。阳转阴现象在晋方言中较多;阴转阳,其他方言已有零星报告,但晋方言中的这类现象还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7.
论越南语中的汉越音与汉语平话方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语中的汉越音并非借自长安音,而是借自平话方言。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汉越音与长安音相差甚远;2.平话曾是广西很有影响的汉语方言;3.在广西的汉语方言中,只有平话方言的历史比较久远。4.平话方言与越南语的分布区域十分接近。5.现代平话方言中,不难找到与汉越音相同或相似的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色彩学理论分析了电视剧《大明宫词》中的服装色彩表现,论述了服装色彩对该剧的影响,强调了服装色彩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影视剧中,人物是构成情节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小说改编为影视剧,人物形象塑造的衍变也成为最受关注的一个部分,中国传统武侠影视剧因为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缺失造成文戏与武戏之分。金庸作品的"射雕"三部曲都改编为电视剧,分析对比其中三位男性侠客形象的塑造,展现由小说到影视剧中男性侠客形象的变化,揭示人物塑造差异形成的原因,不仅因为艺术形式的转变,还包含了市场经济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常看到官员出行时差役们在大街上敲锣,并大声吆喝:“闲人闪开。”这叫做“鸣锣开道”,以显示官  相似文献   

11.
小于 《世界博览》2012,(18):82-83
也许你还惦记着卖“腐”的英剧《神探夏洛克》,但在美国,福尔摩斯终于找到了一位“亲爱的华生”。美国cBs电视台9月27日推出美版福尔摩斯连续剧《基本演绎法(Elementary)》,剧中由华裔著名女星刘玉玲出任华生一角,这将是影视屏幕上首次出现女版华生。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11,(11):40-41
很多时候。影视剧在知识传播方面有着比书籍更广泛的影响力。然而,如今的影视剧中却总充斥着种种常识性错误,特别是医学急救方面。在专家看来,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有可能误导观众。并因此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下面。请随我们来一一纠正吧。——热心读者(黑龙江)  相似文献   

13.
在方言翻译研究中,很多学者认为方言主要用于确立地理背景和反映人物社会地位。文章尝试以鲁迅作品中的绍兴方言英译为例,考察另外两种常常为人们忽视的方言使用情况,即精心锤炼的方言表达方式和无意识流露的方言词汇。笔者认为前者是作家精心推敲有意为之,是作家文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方言含义微妙丰富,在翻译时既要考虑语义,更应重视语体,保留原语的生动形象性;后者是作家成长背景使然,亦属无心之举,既然无法做到完全对译,不如退而求其次,用译者序言或加注解释说明,让读者明白其中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4.
电影与电视的艺术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和电视各有独特的文化形态:第一,电影在发生学意义上具有文化实验性,而电视在本体上丧失了实验性;第二,影视的比较是媒介优势的比较,电影是一种艺术型的热媒介,电视则是冷媒介;第三.影视的观赏心理的不同转向了休闲心态的不同和此种心态的生态性构成上:第四.在审美特性上.影视的区别在于技术美感影响下的神奇性和纪实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影视作品是地域文化宣传的重要媒介,影视作品的美化、积累、聚媒效应能够在短时间内强有力地宣传某一地区的文化特质,进而使之在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正面效果。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综合影视剧中的安徽形象、安徽省的影视剧产业以及安徽省的影视节庆活动的现状,对安徽省影视文化宣传效果进行评析,并对如何利用影视媒介提高安徽地域文化影响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永宏 《科技信息》2010,(3):I0253-I0253
日本文化源自中国汉代;西安方言自大唐时期传入日本,影响、丰富了日语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人了解了西安方言,就如同了解了日语:对西安方言知晓的中国人学日语应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7.
元代文学经历了由雅变俗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平民意识的突出,关汉卿是这一时代开风气的杰出人物。他的平民意识主要表现在大量地全方位地描写平民生活,平民人物成为了剧中的中心人物;大力地表现平民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剧中的文人形象也被平民化和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平民百姓的审美接受心理。产生平民意识的社会根源是元代社会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  相似文献   

18.
韩国影视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商业营销的运作,同时相比其他国家来说,它更重视影视剧中所传播的文化价值。这种注重文化价值的运作模式不仅通过影视剧影响本国观众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影响到了其他国家的认知。对于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国来说,这种文化价值的传播方式有着极大的借鉴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考察博爱方言的声调演化规律,总结其单字音声调格局。结果发现:清入字保持入声调,全浊和次浊入声分别归入阳平和去声;博爱方言的入声消失途径依次为浊入为先、全浊入次之、清入最后;在本地人的语感中,去声升降调的升调部分是调位感知的主要特征,降调部分是次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闽、粤、客是东南地区比邻而居的三种重要方言,它们拥有一批语音相合、词形一致、词义相同或相近的共同的方言词。这些词有的是同源词,包括共同来自古代汉语、共同来自古百越族语言的"底层"、共同来自外国语;有的是借贷词,即三方言出于地缘上的直接接壤而相互借用的词语。本文在音韵论证的基础上,考证了闽、粤、客方言共同的方言词六十来个,以此透视闽、粤、客方言历时和共时上的某些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