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剑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Z2):138-144
新生产工具的引进、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等,科技下乡带动了布努瑶社区养殖业的发展。在养殖业发展的同时,相应的布努瑶社区也有所发展变迁。但是布努瑶社区的科技下乡表现出很大的不充分性,布努瑶群体的发展弱势也十分突出。科技下乡在布努瑶社区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推进。 相似文献
2.
末伦文化是广西一种尚待研究与开发的民族个性鲜明的壮族地方活态文化。步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受历史影响、时代冲击和环境制约,末伦文化开始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对于末伦文化,我们可以有步骤、有目的地采取“四位一体”的措施,即“双管齐下”的抢救,“内外兼顾”的保护,“动静结合”的传承,“比翼双飞”的开发,以此有效地实现末伦文化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3.
李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69
广西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古居遗址于去年被发现以后,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综合歌圩和民歌的生命力及其文化传播功能、歌圩与宗教的历史渊源关系及广西田阳县自身发展情况分析考虑,歌圩是保护和传承布洛陀文化的理想载体.在田阳县建设特色歌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对于田阳县特色歌圩的建设,忠于歌圩的基本特点是前提,融合布洛陀文化的精华是关键,整和周边地区的特色文化是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4.
邵语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6)
“白马藏族”位于甘肃南部及四川西北部的白马河流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民族习俗、宗教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文探讨了整理、开发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和现代价值,并建构了科学合理的传承路径.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理论,以期保护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及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白族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其保护和传承受到各级政府和学者的关注.然而,白族遗产保护和传承缺乏民族内部动力,又不能由国家大包大揽.白族地区开展民族旅游是目前国内白族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可行模式,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民族价值认同,保护民族特质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4)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珞巴族民族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受到冲击而改变,这种改变意味着珞巴族传统体育文化已日渐式微.只有充分认识珞巴族体育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珞巴族体育文化的认知,挖掘其自身特性,才能服务于西藏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丰富珞巴族群众文化娱乐内容,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用人类学变迁理论来阐述毛南族花竹帽社会文化功能的变化,及花竹帽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赋予的使命和意义,展示了毛南族花竹帽文化的生命力,说明历史上社会的变迁使毛南族花竹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嬗变,与此同时,当地政府正在努力地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175-180
太极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保护与传承太极拳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解读太极拳文化相关信息,分析太极拳文化开发的战略路径,探索太极拳文化产权、人才培养、市场开发、资金保证等相应问题,针对高校太极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关研究,提出高校太极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建议和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9.
面对现代文明与多元文化的猛烈冲击,东巴祭祀古歌及其文化生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迁,面临严峻的挑战,对其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本文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背景,从东巴祭祀古歌的巨大变迁,来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对东巴祭祀古歌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川剧作为巴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具有自身独特表演程式与艺术特点的戏剧表演剧种。但川剧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不但没有能够一展风貌,反而逐渐走向萧条。这里面有体制、剧目创作和演出内容与审美需求、时代主题脱节,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西方文化观念的侵入对川剧的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等原因。像川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活态呈现,其生存环境十分脆弱,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存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陈娥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2,(2):72-76
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少数民族的母语活力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与此现象不同的是,景迈山芒景上寨的布朗族母语活力不但没有衰退,反而更富朝气。在田野调查所得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芒景上寨布朗族母语得以良好传承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即高度聚居的地理分布、高频的族内婚、生源以布朗族为主的芒景村完小、民族文化的复兴、物质生活的富足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等。 相似文献
12.
樊苗苗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5,(1):36-39
壮锦在成为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已经开始产业化。壮锦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是通过壮锦在产业研发过程中的变化表现出来,"产业研发"是壮锦"活化"与"活态传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壮锦功能与象征寓意的变化,产业研发使得壮锦丰富了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遭遇"文化遗失"。 相似文献
13.
海岛旅游地作为具有独特地理特征的旅游目的地,备受旅游者青睐.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除保护海岛的自然环境外,还应注重海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旅游型海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从旅游者和岛民2个角度进行,即岛民凝视与旅游者凝视.本文以海王九岛和石城岛为研究区域展开调查:采用实地访谈法,从岛民凝视角度对渔家乐经营人员与其他岛民进行了访谈,调查发现二者都忽视了海岛丰富的传统文化,建议进行文化自省、树立海岛文化自信;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旅游者凝视的角度对从网络文本挖掘软件中提取的游记高频词进行分析,发现游客更多被海景吸引,而忽视了海王九岛与石城岛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议游客将有风景的旅行与有文化的旅行结合起来.岛民和游客都应有针对性地保护与传承海岛文化,以更好地讲述中国传统渔民文化故事. 相似文献
14.
铜鼓以及铜鼓文化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然而在今天,这记载了中国南方众多少数民族兴衰成败的铜鼓以及铜鼓文化却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遭遇着生存的危机.认识到保护和发展铜鼓文化的重要性是必要的,我们更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铜鼓文化,使铜鼓文化的辉煌得以重现. 相似文献
15.
铜鼓以及铜鼓文化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然而在今天,这记载了中国南方众多少数民族兴襄成败的铜鼓以及铜鼓文化却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遭遇着生存的危机.认识到保护和发展铜鼓文化的重要性是必要的,我们更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铜鼓文化,使铜鼓文化的辉煌得以重现。 相似文献
16.
17.
张弋明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2,(Z2):82-83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十分丰富,所以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以及主客观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诸多问题。本文先提出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双珠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3,16(2)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消亡或变质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以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信息》2008,(2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是我国当前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视角,通过对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当前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本文建议要从建立文化管理机制、在日常教育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和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等方面入手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传。 相似文献
20.
海日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5)
川东竹琴是重庆三峡库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已入选为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东竹琴文化遗产蕴含着重要的历史、艺术、人文与实用价值.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探究了川东竹琴的历史与现状,并对这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