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煤工作面是整个矿井生产的核心,是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关键。为了准确预测和提高综放工作面产量与工效,本文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系统分析影响综放工作面产量、工效的主要因素,并收集大量工程实例样本的基础上,构建了综放工作面产量与工效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加以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靠,且具有先进性。该方法的成功应用,为煤炭产量、工效预测研究探索了一条更加先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综采工作面的工作面参数、产量、工效、材料消耗、质量、设备完好率、事故伤亡率等七个因素,建立了综采工作面生产管理评价的数学模型,并据此开发了综采工作面生产管理评价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多目标决策方法的相似优序值法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合理长度。详细分析了影响综采工作面长度的各种因素,以产量、成本、掘进率、回采工效为目标。同时,考虑设备可靠性的影响,确定在一定条件下综来工作面的合理长度。用此法对平顶山一矿综采工作面长度进行计算,结果是今人信服的。图3,表2,参2。  相似文献   

4.
吕月英 《科技资讯》2009,(6):134-134
本文从我国工程索赔现状出发,分析了合理工效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模拟退火神经网络的合理工效费用模型,收集了24个实际工程案例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费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综采工作面进行大量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模拟模型;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故障分析,寻找系统薄弱环节,预测某些薄弱环节改造后综采面可能达到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最优化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四个数学模型,探讨了如何合理调配工作面生产人员以及全员效率与煤炭产量、工效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可提供某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工程索赔现状出发,分析了合理工效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支持向量机合理工效费用模型,收集了24个实际工程案例运用支持向量机对费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复杂地质条件煤层群开采矿井合理生产能力,将采煤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开采工艺性综合评价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的工作面单产相结合对工作面进行可靠的单产预测,基于工作面预测产量对可能满足矿井生产能力的多种方案进行接续方案的比较分析以得出矿井合理生产能力。以燕家河煤矿5-1,5-2和8煤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矿井未来开采的83个工作面进行开采工艺性综合评价;其次,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工作面进行了可靠的单产预测;再次,提出了2种工作面配置方案并进行工作面接续编排;最后,分析了矿井合理生产能力。研究表明,矿井合理生产能力为180万t/a,产量波动范围为156.5~208.7万t,平均年产量为178.5万t,产量波动系数为0.114,矿井持续稳定开采25 a.  相似文献   

9.
王明会 《科技资讯》2005,(22):83-83
新兴煤矿是一座年产80万吨的国有煤矿,1992年以前,采高档普通机械化开采,装备有了3个采煤队,年产量约45万t,卷道进率70m/万吨,回采工效为8.6t/l,资源回收率为50%,安全状况不佳。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该矿于1993年装备了一个轻型支架综采工作面,从1998年10月第一综采工作面试采至1998年8月,累计开采5个工作面,,其中上分层工作面1个,下分层工作面4个。月产原煤达4-6万吨。回采工效12.96t/l-20.5t/l,巷道掘进率降为39.28米/万吨,资源回收率高到80%左右,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攻克综采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规律预测预报的难题,构建一种基于免疫粒子群混合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矿压预测模型(IA-PSO-BP),针对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采用免疫粒子群混合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并选取11种矿压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模型基础数据,对工作面来压强度和来压步距进行预测。结果表明:IA-PSO-BP网络模型的收敛速度较BP网络模型和PSO-BP网络模型分别提高8倍和2倍,IA-PSO-BP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约为BP网络模型和PSO-BP模型的1/5和1/3。基于IA-PSO-BP的工作面矿压预测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准确率,实现了工作面初次来压强度、周期来压强度、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距预测,为煤矿井下工作面矿压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十多个矿井30个综采工作面生产活动信息调研的基础上,应用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尚未开采区域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预测的计算机模型,并编制了一套计算机程序。文中运用已采集的综采工作面资料,检验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并对设计年产500吨特大型矿井——济宁三号井前十年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以近水平煤层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预测为目标,分析了近水平综采工作面煤层内聚力、煤层厚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容重、泊松比、埋深、工作面长度、煤层倾角对区段煤柱留设的影响因素与关系。基于广义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近水平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宽度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某矿典型工作面为背景,运用所构建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并运用四折交叉验证算法对光滑因子进行优化,消除了模型构建参数选择的人为影响。预测结果表明与工作面实际区段煤柱仅有1%左右的误差。为验证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优越性,建立了普通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得出GRNN模型对于多种影响因素非线性耦合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稳定性与精确性,为实现近水平综采工作面的精准开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常用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开展时间序列分析来进行油井产量动态预测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结合残差修正方法,建立具有时序动态分析能力的产量差分自动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得出预测初始值与真实油井产量的残差;通过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时序预测模型进行残差修正,获得油井产量组合预测值;并将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与上述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组合预测模型、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率分别为9.81%和32.44%。说明组合模型预测更精准,为油井产量的动态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可作为油井在生产计划时的快速实时辅助依据,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油气田开发系统的非线性特征,特别是描述系统变化的产量指标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的非线性.认为油气田累积产量随时间呈不对称“S”型有限增长;并基于不对称有限增长信息的微分方程,提出了一种预测油气田产量的功能模拟模型及其相应的参数求解方法.同时,文章还对油气田产量兴衰的四个阶段,以及油气田瞬时产量和年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模型从系统辨识理论和控制论的观点出发,从时间流中考察油气田产量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具有多功能性.它不但可以预测油气田的累积产量、瞬时产量和年产量,而且可以预测油气田的可采储量,同时还可以预测最高瞬时产量、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时间与相应时刻的累积产量,还可预测年产量与瞬时产量兴衰过程的时间界线.经实例验证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大量国内外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灰色理论在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中的优势,根据某矿102回采工作面的相关瓦斯涌出数据,以灰色预测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影响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关键因素分析,建立该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GM(1,1)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的求解,给出预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与生产实际吻合度较高,对煤矿瓦斯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相关-马尔柯夫链方法预测我国丝年产量,既能考虑到蚕茧收购量和缫丝机产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又能兼顾到自然、人为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多元回归预测技术的基础上,运用马尔柯夫链模型,确定预测年份的产量状态和产量的预测区间值,得出未来年份的预测丝产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气田产量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推导建立了预测油气田产量的β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随生产时间的变化,而且可以预测可采储量、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的时间。实例检验该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汽车运材企业综合运营方案的实时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开发研制的实时优选系统,可对汽车运材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运价、运量及利润预测,运营方案选优,编制运输生产计划;同时,可提供运量、成本、利润变化真挚图表。集管理、预测、优选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系统。经实际数据模拟运行,可提高工效,降低企业成本开支,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形成思想、模型分析及应用结果分析等。  相似文献   

19.
工作面前方隐伏断层综合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煤矿采掘工作面前方隐伏断层超前预测的实际问题,依据模糊数学和矿井地质理论,提出一种综合预测采掘工作面前方隐伏断层的方法。通过对节理发育程度及煤的强度的实际观测,建立了经验公式,进而对采掘工作面前方是否存在隐伏断层做出综合评判。实践证明,该方法可对采掘工作面前方隐伏断层的性质、产状和发育规模提出较准确的预测结论。  相似文献   

20.
根据砚石台煤矿采掘工作面动力现象的特征,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模糊数学预测预报系统,并对该矿动力现象进行了预测预报。通过初步应用表面,采用该方法采掘工作面动力现象进行预测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