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长基线干涉仪观测,可得到一些M型超巨星拱星包层脉泽源的特征速度区的分布图。我们在解释长基线干涉仪得到的特征速度区分布图时提出了拱星包层的膨胀的多壳结  相似文献   

2.
晚型星拱星包层的多壳模型及P.Cygni型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1,2]中我们研究了晚型星拱星包层OH 1612 MHz脉塞辐射特征。我们提出了一种普适的新的观点和方法,即拱星包层的膨胀多壳模型,并利用  相似文献   

3.
用乌鲁木齐站25 m望远镜上新安装的谱线测量系统, 对84个包括年轻星及OH/IR星候选体的IRAS源进行了水脉泽搜寻. 在4个恒星形成区及1个晚期恒星包层中测到新水脉泽. 新的脉泽成分在两个已知脉泽源中测到. 在另一个6年前已熄灭的源中, 在不同速度上测到强的脉泽, 表明水脉泽在该源中的新爆发.  相似文献   

4.
大犬座VYCMaOH1612MHz脉塞辐射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志尧 《科学通报》1983,28(12):740-740
一、引言从长基线干涉仪观测,可得一些M型超巨星脉塞源的特征速度区的分布图。例如对大犬座VYCMa,天鹅座NML Cyg OH1612 MHz脉泽辐射的长基线干涉仪的观测。对于特征速度区的分布图的解释是一个一直引人注意的问题,至今虽然提出了一些解释,但这些解释并未能令人信服。本工作的目的在于找到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长基线干涉仪观测得到的特征速度区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5.
张坚 《科学通报》1994,39(8):720-720
自1965年首次探测到羟基(OH)脉泽源以来,天体脉泽源的观测与研究已成为研究恒星早期活动及晚期演化的有力手段.在目前已知的各种天体脉泽源中,OH脉泽源由于分布广、辐射强,并且与恒星早期形成和晚期演化关系最为密切,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习惯上将OH脉泽源分为两类.一类产生于恒星形成区,称为星际OH脉泽源.另一类产生于晚期恒星包层,称为恒星OH脉泽源.  相似文献   

6.
对于晚型星的拱星包层的膨胀过程的处理问题,是讨论晚型星的拱星包层的速度结构与  相似文献   

7.
大犬座VMCMa是一个受到广泛重视的M型超巨星脉泽源,在N-L星表中它被记为IRC 30087.VYCMa为Ⅱb类OH脉泽辐射源,1612MHz的脉泽辐射最强,有分离的双  相似文献   

8.
天鹅座NMLcyg OH 1612MHz脉塞辐射特征速度区分布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志尧 《科学通报》1984,29(20):1281-1281
在《科学通报》1983年第12期241页中我们曾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即根据p_i~2-(v_i-v_0)~2图来划分壳层的膨胀的多壳模型)来解释M型超巨星脉塞源的特征速度区的分布图,并提出这种新的观点和方法具有普适性。本文利用这种新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天鹅座NML cyg OH 1612MHz脉塞辐射特征速度区分布图。我们所选取的NMLcyg OH  相似文献   

9.
自从Snyder和Buhl在1974年首次发现Orion-IR_c2 SiO脉泽辐射以来,人们在理论上和观测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Orion-IR_c2SiO脉泽源长期以来一直是恒星形成区的唯一的SiO脉泽源(直到1985年Ukita等发现了  相似文献   

10.
自从Snyder和Buhl首次发现SiO脉泽以来,研究Orion中SiO脉泽辐射一直显得特别重要。强的SiO脉泽发射在Orion中与红外源IRc2成协。无论是υ=1,J=1—0(43GHz)  相似文献   

11.
徐烨  郑兴武  蒋栋荣  张福俊  俞志尧 《科学通报》2000,45(14):1491-1495
通过对 22 GHz H_2O脉泽源 GGD25连续近一个月的跟踪观测,探测到一个速度为-84.4 km·s~(-1)子谱的流量密度的一次强爆发,在 4 d内流量密度从 1090 J上升至 2 200 J.同时整个脉泽源的诺线宽度也在相应增加,从 4.4 km· s~(-1)增宽至 6.1km·s~(-1).这些现象可能是由于脉泽云之间的相互碰撞而导致了脉泽抽运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陈军锋 《科学通报》1992,37(9):785-785
一、引言 康普顿软化过程在紫外天文学、X射线和γ射线天文学中都有潜在重要性,研究这一过程的物理机制及其对出射谱特性的影响一直是人们重视的课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致密星(中子星、白矮星或黑洞)附近的X射线辐射穿过包围该星的较“冷”的吸积气体包层时引起的辐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光纤激光器输出光纤包层中未完全被增益光纤吸收的残余泵浦光及非线性因素产生的高阶激光高效率剥离,提高剥离功率和得到较为均匀的热分布,采用优化的高折胶法制作包层功率剥离器,通过实验和有限元仿真模拟对包层功率剥离器的热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包层功率剥离器剥离功率为132 W时,稳定工作温度最高为50.0℃,在此剥离条件下仿真模拟的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证明了仿真模型及参数的正确性,并证明了该种结构包层功率剥离器的实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沈韦 《科学通报》1983,28(19):1183-1183
氢脉泽频标的频率准确度是其主要特性之一,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通常,氢脉泽的输出频率f_(out)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15.
金航 《科学通报》1990,35(7):495-495
据前人文献[1—4],本文采用自洽法,推导出计算对包层的厚度没有限制。一般包层结构的混合介质等效介电常数的方程。  相似文献   

16.
天鹅座NML Cyg是一颗得到广泛重视的M型超巨星脉塞源,它还是2.2μ巡天中发现的最亮和最红的天体之一,对于M型蒭藁变星和超巨星的拱星包层Goldreich等曾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他们认为,OH-IR源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广角反射地震探测得到的中国东部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志新  徐纪人 《科学通报》2009,54(7):931-937
利用人工地震探查所取得的广角反射及折射地震资料, 探讨研究了中国东部区域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的区域特征. 结果表明, 研究地域的西部地区Moho面埋深较深, 深度为35~48 km, 反映了西部厚地壳特征. 中部的苏鲁-大别造山带地区, 20 km以上的上地壳波速明显呈高速异常分布; 而下地壳30 km处的速度结构却显示为低速度异常特征. 苏鲁-大别山区的Moho面深于其周围邻区, 苏鲁地区达到32~33 km; 大别地区其Moho面深达36~38 km. 苏鲁-大别地区上地壳P波高速异常结构特征, 可能与这些地区存在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演化有关. 大别-苏鲁地区在下地壳深处存在地壳山根, 因此与周围邻区相比P波速度呈现为低速结构. 这些P波速度高速和低速区带在大别地区都位于郯庐断裂的南端西侧, 在苏鲁地区异常区则都位于郯庐断裂的北段东侧, 似乎是被郯庐断裂错断所致. 且错动从地表延伸到30 km深处. 上述结果, 可为岩石圈地壳构造与郯庐断裂演化分析提供地震学新证据.  相似文献   

18.
硅纳米孔柱阵列及其表面铜沉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富笑男  柴花斗  李新建 《科学通报》2005,50(16):1684-1688
采用水热腐蚀技术制备了硅纳米孔柱阵列(silicon nanoporous pillar array, Si-NPA), 并以此为衬底通过浸渍沉积制备出一种具有规则表面结构的铜/Si-NPA纳米复合薄膜(Cu/Si-NPA). 形貌和结构分析表明, Si-NPA是一个典型的硅微米/纳米结构复合体系, 它具有三个分明的结构层次, 即微米尺度的硅柱所组成的规则阵列、硅柱表面密集分布的纳米孔洞以及组成孔壁的硅纳米单晶颗粒. 研究发现, Cu/Si-NPA在形貌上保持了Si-NPA的柱状阵列特征, 薄膜中铜纳米颗粒的致密度随样品表面微区几何特征在柱顶区域和柱间低谷区域的不同而交替变化, 并形成一种准周期性结构. 上述实验现象被认为来源于铜原子的沉积速度对Si-NPA表面微区几何特征的选择性. Si-NPA可以成为合成具有某些特殊图案、结构和功能的金属/硅纳米复合体系的理想模板.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在华北克拉通西部完成的两条高分辨折射探测剖面获得的21炮Pg波资料,在对不同构造区Pg波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分析对比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反演方法构建了两剖面的基底结构模型.研究结果不仅清晰地标定了主要断裂的位置及形态,还反映出不同构造区基底埋深和速度结构的差异.鄂尔多斯地块的基底埋深在4.5~5.5 km间、起伏变化不大,且速度梯度横向变化不甚明显,结合Pg波走时平稳、追踪远等地震学现象,揭示出鄂尔多斯地块浅表沉积和基底结构比较稳定;贺兰山和银川盆地两者不仅在地形地貌上差异显著,其基底埋深从2.0~4.0 km的较大变化以及速度结构显著的横向非均匀性足以表明两者之间垂直差异运动及变形的强烈程度.银川盆地Pg波走时趋势与速度结构图像基本反映了基底局部坳陷的形态特征和新生代沉积厚、速度低的客观现象;弧形构造区地处祁连、阿拉善、鄂尔多斯三者相互作用的复杂构造环境之中,基底埋深6.0 km的巨厚坳陷与相邻仅2.0 km厚的基底隆起形成较大反差,这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强烈的碰撞推挤致使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多个构造块体交汇复合部位呈现变形强烈、极度不稳定的基底结构密切相关.鄂尔多斯块体基底呈现西深东浅特征及周缘基底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挤压褶皱变形及断裂带的发育,均反映了青藏高原NE向的持续挤压运动遭到了鄂尔多斯块体的阻挡.  相似文献   

20.
白志明  王椿镛 《科学通报》2006,51(21):2534-2541
利用适于地壳速度结构重建的有限差分反演技术和RayInvr技术, 解释了下扬子地区符离集-奉贤地震测深剖面密集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资料, 重建研究区地壳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结构. 该剖面速度模型在纵向上大致可分上地壳、中地壳和下地壳三部分, 横向上可划分为6个块体. 研究区速度分布符合稳定地台的速度结构特征. 上地壳总厚度10.5~13.0 km, 速度横向变化剧烈, 底部速度可达到6.2 km·s-1. 中地壳下部及下地壳上部速度分布横向不均匀性显著. 中地壳上部和下部、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P波速度值度值分别在5.9~6.2, 6.3~6.4, 6.6~7.0和8.06~8.30 km·s-1左右. 莫霍界面深度为30~36 km. 郯庐断裂带域两侧中上地壳速度结构明显不同, 而下地壳未见明显的速度异常和界面形态异常显示. 推测郯庐断裂嘉山段在中生代曾经切割整个地壳, 后由于造山带伸展及壳内均衡作用等, 使得断裂特征在弹性中上地壳中得以保留, 而在粘塑性下地壳中的断裂迹象则逐渐消失. 镇江附近5级以上地震与延伸至下地壳的深大断裂有关, 其地震成因可能是来自岩石圈的能量容易沿深大断裂传输至中上地壳, 在构造有利的位置积聚, 最终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