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的师范教育思想,在他整个教育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在多年的师范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师范教育理论,从办学方向到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材教法到培养途径,从普通师范到幼儿师范和职业师范,都作了全面论述,又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不断深入改革并逐步完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体系。它是从中国  相似文献   

2.
金海观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包括乡村师范的办学方针,生员训练以及社会教育。他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通过其在湘湖师范的实践体现。其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对当今师范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发展师范教育,他提出“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的观点至今仍颇具意义,他认为师范教育不应只培养教员,还应培养教育界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看法,对当前我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有关师范教育的思想在当前以至未来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卓越的教育家,杰出的民主主义战士。他始终将教育与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创立并发展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遗产。在陶行知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师范教育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实践性。这实践性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从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角度正确处理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一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正确处理教与学以及做的关系。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至今对于我们改革师范教育仍不乏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师范教育改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培养体系必须改革,师范教育改革应从实质问题上思考,应弄清现有师范教育存在弊端的真正原因.只有解决影响师范教育的根本问题,才能建立融师范性、学术性、创造性为一体的开放性的新型师范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保障师范教育优先发展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需要.黔西南州通过创造条件、确保重点、统筹布局,推进了师范教育改革,加强了师范物质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师范教育为科教兴州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7.
经过社会重大动荡以后,教育总要发生变革,而师范教育的改革,则对教育的变革起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使其教育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对师范教育实施一系列改革。本文想谈谈美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些重要措施,希望能找到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有促进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了解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趋势,对于搞好我们的师范教育改革,迎接技术革命的挑战,该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解放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性的师范教育会议: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951年8月27日至9月11日);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1953年9月28日至10月13日);第二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1956年3月23日至4月4日);师范教育改革座谈会(1960年4月23日至5月2日);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1961年10月25日至11月13日);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1980年6月15日至6月28日)。回顾六次师范教育会议在师范教育改革问题上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及其得失,对于搞好当前的师范教育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广大的一线教师,而新教师作为教育的生力军,他们的教师素质将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教学质量。而新教师的素质又是检验师范教育质量的标尺之一。师范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合格教师,因此师范教育应立足基础教育,导正教师信念,提高师范技能,培养能够胜任基础教育的师范毕业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用前瞻的眼光对师范教育进行重新审视,阐述了大教育、再设计教育、学会生存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观念对师范教育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提出了深化师范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期望以及社会、教育的快速发展 ,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师范教育由重在量的扩张向重在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建设高素质的、开放式的教师队伍是师范教育改革的目标。为此 ,应对我国师范教育从教师培养机制、师范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提高师范院校教师自身素质等诸方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保障师范教育优先发展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需要。黔西南州通过创造条件、确保重点、统筹布局,推进了师范教育改革,加强了师范物质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了办学 条件,使师范教育为科教兴州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4.
教师素质与师范教育改革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期望以及社会、教育的快速发展,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师范教育由重在量的扩张转向重在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建设高素质的、开放式的教师队伍是师范教育改革的目标,为此,应对我国师范教育从教师培养机制、师范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提高师范院校教师自身素质等诸方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概念、内涵不同,决定了"师范教育"的弊端和"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师范教育改革应结合师范类高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建议和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艺友制是陶行知推行师范教育的一大发明,也是他的师范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以试验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实务取向的教师培养模式运作,"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创新,教师情意素质的有力支撑,是艺友制能够成功的原因。艺友制对于当今教师教育来是说,既能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借鉴和启发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即注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又重视师范教育规格提高;既注重师范教育师范性的加强,又重视职后师范教育发展;同时也注重教师待遇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物理师范教育改革,2010年我校物理系创立了"物理师范特色实验班",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其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取得了诸多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对物理师范特色实验班的成立目的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概述,希冀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教学机构是高等学校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实现培养目标的组织保证;同时,教学机构的设置反映了特定的办学观念、教育思想,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学生的学程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在师范高等教育领域,目前相对地主要有两种师范教育教学机构设置体制,即以学科标准为中心的教学机构设置体制和以教师职业标准为中心的教学机构设置体制。它们各有特点,但就我国师范高等教育改革而言,后者更应是我们的选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师范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否则,即便是采取开放式师范教育体制,让综合性大学参与师范高等教育,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师范高等教育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师范教育的改革要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从突破传统观念,优化课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创造性人格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