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京利 《科学通报》1990,35(11):866-866
α-人心房肽具有强大的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为满足人们对其药理及生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实验,我们用溶液法成功地合成了该28肽。但在文献[3]报道α-人心房肽带保护基的5个片段合成中,其中1个六肽片段(11—16)的总收率不够理想,这样将会影响到α-人心房肽的大量合成。为此,我们对该六肽片段的合成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首先按原路线改用N-羟基苯骈三唑活泼醋法进行缩合(合成路线见图1)。  相似文献   

2.
通过异双功能基3-(2-吡啶联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合成了R-藻红蛋白与C-藻蓝蛋白的共价复合物R-PE-C-PC。  相似文献   

3.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79,24(9):391-391
近十年来,对于将反应性高聚物与具有生物活性物质如多肽、酶、抗原、抗体及核酸等之间通过共价偶联的反应而得到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免疫吸附剂等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在反应性高聚物中,关于分子中含有N-丁二酰亚胺活性酯(简称HOSu活性酯)的烯类单体的合成及聚合报道较少。Ferruti等首先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的HOSu活性酯单体及其聚合物,并研究了此反应性聚合物与胺化物的化学反应。Batz等及Winston等分别研究了  相似文献   

4.
杨士珍 《科学通报》1982,27(2):110-110
胰岛素原是胰岛素的前体,本身生物活力很低,只是在胰脏β-细胞中经酶解后才释放出胰岛素发挥其作用,同时也释放出一分子C肽和两对碱性氨基酸.人胰岛素原C肽部分是三十一肽,其他动物的C肽与人C肽的差异较大.尽管C肽的功能尚不清楚,但人体血浆中C肽含量是检测β-细胞释放胰岛素功能的最好指标.临床放射免疫(放免)方法测定血清中C肽含量已是许多国家糖尿病研究中较为重要的手段.放免建立的先决条件是具备天然的或合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嵌段共聚多肽聚(L-苯丙氨酸)-聚(γ-谷氨酸苄酯)(Phe20-b-PBLG50)仿生合成了复合空泡结构纳米孔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氨苯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AMTS)作为中间媒介, 一方面通过其苯环与多肽链段上的苯环之间形成π-π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硅氧烷与硅源发生共缩合, 从而把多肽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囊泡结构通过二氧化硅转录并固定, 微孔的形成归因于多肽的二级结构和有机胺小分子. 提出了一个在温和条件下, 通过嵌段多肽控制合成新颖结构多孔材料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S-腺苷甲硫氨酸自由基(rSAM)酶家族是目前已知的最大酶超家族之一,由22000多个成员组成.这些酶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催化剂之一.随着大量的微生物基因组信息被解析,分析显示,微生物中大量核糖体肽类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含有rSAM酶;其中Xenorhabdus、Yersinia和Erwinia三个属的基因组中均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rSAM酶负责其相邻核糖体肽的前体修饰,此类前体肽和rSAM酶构成的XYE系统所合成的化合物鲜有报道.本研究合成一个来源于Xenorhabdus sp. KJ12.1的XYE系统的前体肽和rSAM修饰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共表达,得到新型核糖体肽Xenopeptide,通过结构解析发现, rSAM酶XenB负责分子内2个碳碳键的形成.本研究为微生物中此类化合物的深度挖掘和合成生物学改造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9,34(21):1633-1633
在抗病毒剂的合成中,已知某些腺嘌呤核苷,如3-dezadennosine、3-deazanisteromysin、Neplonocin及非环状腺嘌呤核苷类似物,(S)-9-(2,3)-双羟丙基腺嘌呤核苷(s-DHPA)都具有抗DNA及RNA抗病毒的生物活性。 约十年前,我们发现羧酸的N-羟基-5-降冰片烯-2,3-双甲酰亚胺(HONB)活泼脂是一个具有优异的选择性的N-酰基化试剂,它只能与脂肪胺,而不与芳香胺起反应;它只能与羟胺的胺基,而不与羟基起反应。  相似文献   

8.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1,26(8):471-471
在前一简报中,我们曾报道了聚酰胺的合成可以很容易地由N-羟基-5-降冰片烯-2,3-双甲酰亚胺的双活性酯与二元胺间在室温下的胺解缩聚反应而得到。本文扼要报道另一新类型的双活性酯,即3,3’-(间苯二甲酰二氧)双(4-氧-2,3-二氢化-1,2,3-连三氮杂茚)(IPBOObt)的合成及其与二元胺间的胺解缩聚反应的结果。在合成聚合物之前,我们首先由苯甲酰氯与3-羟基-4-氧-2,3-二氢化-1,2,3-连三氮杂茚  相似文献   

9.
N-磷酰化氨基酸在没有缩合试剂的水溶液中能够与氨基酸发生成肽反应,利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用电喷雾二级质谱(ESIMS/MS)对产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反应体系中均有磷酰化二肽生成,且成肽反应具有方向性;成肽产物的N端氨基酸来自N-磷酰化氨基酸,成肽反应发生在其C端,另外,成肽产物中只有α-羧基参与形成的磷酰化二肽,这表明N-磷酰化对氨基酸羧基的成肽反应具有显著的选择性。量化计算表明室温下溶液中N-磷酰化氨基酸成肽的反应是可行的,溶液中N-磷酰化氨基酸的成肽反应规律对蛋白质起源和生物合成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1,26(23):1433-1433
在前一文中,我们曾报道了丙烯酸活性酯的合成、聚合及其与血清蛋白或胰蛋白酶的固定化。我们发现在主链与蛋白质间有一个疏水性及刚性的苯环作为间隔基团时,会对提高固定化酶的生物活性有利;如聚(N-对甲基丙烯酰氧苯甲酰氧-5-降冰片烯-2,3-双甲酰亚胺)-胰蛋白酶[P(MBONB)-trypsin]的生物活性是聚(N-甲基丙烯酰氧-5-降冰片烯-2,3-双甲酰亚胺)-胰蛋白酶[P(MONB)-trypsin]的三倍左右。  相似文献   

11.
汪猷 《科学通报》1965,10(12):1111-1111
本文扼要报导自合成的A链S-磺酸衍生物与天然B链S-磺酸衍生物给合而获得结晶牛胰岛素。前文报导后,我们在A链的合成以及最后半合成产物的纯化方面都作了改进。牛胰岛素A链羧端十二肽Ⅰ,即:N-苄氧羰基缬氨酰-S-苄基半胱氨酰-丝氨酰-亮氨酰-酪氨酰-谷氨酰胺酰-亮氨酰-谷氨酰-天门冬酰胺酰-酪氨酰-S-苄基半胱氨酰-天门冬酰胺,曾从下述两种合成途径获得:(1)已知的三肽酰肼  相似文献   

12.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0,25(7):302-302
生物医用的合成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P(HEMA)]的研究在文献中已有较多的报道。关于在酯基上既有亲水性的羟烷基又有烷氧基的丙烯酸酯的合成及聚合,则报道的较少。Mikhailov等首先由甲基丙烯酸与γ-烷氧基环氧丙烷或γ-芳氧基环氧丙烷之间的开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些甲基丙烯酸γ-烷氧基β-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γ-芳氧基β-羟丙  相似文献   

13.
吴元鎏 《科学通报》1983,28(11):698-698
2-氧烷基磷酸酯(Ⅰ)之钠盐能与醛或酮进行Horner-Emmons-Wittig缩合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Ⅱ),此反应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产物之双键为反式,故在合成结构复杂的α,β-不饱和酮时很有用。我们在合成含不同下侧链前列腺素改造物(Ⅲ)时,常需要相应的磷酸酯(Ⅰ)。  相似文献   

14.
N-D磷酰化氨基酸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发生磷上酯交换反应,羧基上的酯化反应,与氨基酸反应成肽及与核苷反应形成聚核苷酸等。这些化学性质在生命起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的表明:分子内磷酸羧酯混酐可能是这几类反应的共同中间体,这类中间体性质活泼难以从反应中直接观察到。  相似文献   

15.
余诚方 《科学通报》1989,34(20):1550-1550
Ni,hikawa等曾对脂肪酸的糖基酯进行过系统研究,发现1-O-酰基-β-D-四乙酰基葡萄糖具有抗癌作用,为了深入研究生理活性和结构关系及其合成方法,我们对芳香族糖基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74年,英国化学家Elliott及其小组用氰基苯氧苯和顺式二溴菊酸合成一种有八个异构体的合成酯。这种合成酯是一种不感光的(即在光照下不会降解的)初级除虫菊酯。根据此研究,法国Roussel-Uclaf实验室的Roussel-Uclaf先生又提出用这几个异构体中的一种比较活泼的异构体来工业合成一种高效杀虫剂。此杀虫剂的商业名称叫Decis。  相似文献   

17.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6,31(5):344-344
前言 聚(酰胺-酯)作为研究课题已有多年,其主要研究重点是在聚(酰胺-酯)的合成,它可由单体羟基酰胺酸或羟胺与双酰基氯化物间的缩聚反应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酰胺-6,6间的酯-酰胺交换反应而得。虽然一系列的双羧酸的活性衍生物,如双活性酯及酰胺与二元胺的胺解缩聚已被广泛地用于聚酰胺的合成,但是对双活性酰胺及酯作为单体与羟  相似文献   

18.
曹秋平 《科学通报》1981,26(11):690-690
我们曾用半合成方法从DOI制备胰岛素的类似物,说明去六肽(B_(25)-B_(30))胰岛素仍具有胰岛素的生物活力。由于在半合成中羧基的酯化及皂化有副反应产生,半合成产物的质量尚待提高。井上等利用胰蛋白水解酶的逆反应成功地将人胰岛素的八肽(B_(23)-B_(30))与猪的DOI反应而获得人的胰岛素。在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DHI酶促合成的适宜条件及产物的分离,获得了均一的DHI。  相似文献   

19.
黄祖琇 《科学通报》1982,27(12):725-725
由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T二醇(BD)合成的嵌段聚醚胺酯的结构与性能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足够长的硬段(MDI/BD)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结晶结构,短硬段(即由分子量为1000的聚醚以及摩尔比PTMG/MDI/BD=1/2/1组成的聚醚胺酯中硬段)区域无结晶结构存在。但样品的合成条件未详细说明。此外,我们注意到合成聚胺酯预聚物时,有两种不同的加料方式:将异氰酸酯加入到聚醚中,或者相反。不同加料方式对产物结构的影响亦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0.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1,26(4):214-214
在前两简报中,我们先后报道了两种类型的丙烯酸活性酯、丙烯酸的N-羟基丁二酰亚胺活性酯及丙烯酸的3-羟基-4-氧-3,4-二氢化-1,2,3-连三氮杂茚活性酯的合成、聚合以及前者共聚物与血清蛋白质的固定化。本文扼要报道又一新类型的丙烯酸活性酯——N-丙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