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土壤矿物钾释放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含钾矿物和土壤钾的释放是酸性水解和络合溶解双重作用的表面化学反应过程.草酸具有较强的酸性水解和络合能力,活化钾的能力最强,能够有效地活化土壤矿物钾.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乙酸和乳酸亦可有效地促进自云母和钾长石的分解,但受土壤物质组成和土壤颗粒表面作用的影响,活化土壤矿物钾的能力比较低.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有机酸对油菜吸收Cd和Zn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土壤中外加混合低分子有机酸(甲酸、乙酸、苹果酸、柠檬酸)对油菜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Zn和C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分子有机酸添加量的增加,Zn胁迫下,油菜地上部分Zn含量先增大后减小;Cd胁迫下,油菜地上部分Cd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有机酸添加量的增加能提高根际土壤B1和B2态中Zn和Cd的提取量(B1态Cd除外),而对非根际土壤B1和B2态Zn和Cd的提取量无显著影响。Zn或Cd胁迫下,低浓度的有机酸能起到解毒作用,提高油菜的生物量;高浓度的有机酸能提高根际土壤B1和B2态Zn或Cd的含量,Zn或Cd的毒性增加,油菜的生长受抑制。  相似文献   

3.
百花湖表层沉积物磷的化学形态及pH值对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百花湖沉积物的总磷、磷形态进行了分析,模拟研究了不同pH值对水体中总溶解性磷和溶解性活性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花湖沉积物样品总磷含量在503~2351mg/kg,属于中富营养化到富营养化水平。沉积物的磷主要由无机磷组成,其中主要是钙磷。pH值是影响磷释放的重要因素,强酸性及碱性条件下皆利于磷的释放,中性条件磷的释...  相似文献   

4.
受淹土壤中磷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受淹土壤的磷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增长,磷释放总量增加,在高水土比,高温,浸泡水呈微酸或微碱条件下有利于受淹土壤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有机酸和镉对小麦幼苗生化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以小麦为实验材料(辽春9号,Triticum aestivum L.),研究了重金属镉和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小麦生化作用及生长的影响.在镉浓度为0.5mmol I^-1时,小麦呈现叶片失绿、枯萎的症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与只施加镉的处理相比较,柠檬酸和苹果酸均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的鲜重、干重及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小麦干/鲜重比、叶片内自由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有机酸表现出能阻止镉通过根系进入小麦体内,降低小麦中的镉浓度.对小麦的形态和体内一些生物化学指标的研究表明,有机酸能明显减轻镉对小麦的毒性.  相似文献   

6.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通过在不同梯度的磷营养液中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苗217 d的培养发现,云南松根系生物量、侧根数、根部全磷含量、茎叶全磷含量随磷浓度变化而呈二次函数曲线变化.在较低磷浓度下云南松对供磷变化反映明显,但随磷浓度的增加,这种变化呈减弱趋势.在缺磷处理还导致云南松茎叶生物量减少,主根长度增加.在云南松根系分泌物中未发现有机酸的大量分泌,说明缺磷可以导致云南松体内酸环境的变化,但不是植物根际酸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通过在不同梯度的磷营养液中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苗217 d的培养发现,云南松根系生物量、侧根数、根部全磷含量、茎叶全磷含量随磷浓度变化而呈二次函数曲线变化.在较低磷浓度下云南松对供磷变化反映明显,但随磷浓度的增加,这种变化呈减弱趋势.在缺磷处理还导致云南松茎叶生物量减少,主根长度增加.在云南松根系分泌物中未发现有机酸的大量分泌,说明缺磷可以导致云南松体内酸环境的变化,但不是植物根际酸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选择不同质量浓度(3.4~2000mg/L)的有机酸做土壤中的滴滴涕(DDT)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3.4mg/L时柠檬酸和苹果酸对土壤中DDT的解析率达到4.6%和3.5%,并且盐碱土中DDT的解析率要高于草甸土中的解析率.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会释放根系分泌物,这些根系分泌物会增加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这是一种有长远利用价值的土壤净化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分析了我国12个潮间带表层及柱状样的总磷(TP)含量,发现浙江慈溪以北样品,辽宁辽河口表层样(0.046%±0.013%)及柱样(0.047%±0.015%)和山东青岛的表层样(0.047%±0.009%)及柱样(0.055%±0.008%)为低值区,其余天津汉沽、东营黄河口、江苏盐城、上海崇明东滩和浙江慈溪等北部5地区TP均值在0.063%~0.074%,为沿海12个潮间带中的高值区.慈溪以南,除厦门九龙江口和珠江的表层样和柱样高外(0.051%~0.070%),福州闽江口、广西英罗湾和海南东寨港较低(0.019%~0.041%).北部滩地高值区与沉积物来源以高通量的河流悬浮质输送有关.磷酸钙盐(Ca-P)的含量高值点也出现在北部5地区(4.16~9.56μmol g~(-1)).本研究柱样的铁结合态无机磷酸盐(Fe-P)含量低于表层样.Fe-P的高值点位于汉沽、青岛和九龙江口的表层样.通过两次连续和非连续加水培养,发现连续培养中,同一区域TP的释放速率有增有降,九龙江口(0.927±0.312μmol kg~(-1)h~(-1))释放率远高于其他区域.非连续培养,除了辽河口,其他11个区域TP释放速率显著增加(P<0.01),汉沽释放速率(1.437±0.325μmol kg~(-1)h~(-1))最高.  相似文献   

10.
根际低分子量有机酸是一类活性的化感物质, 具有促进污染物迁移、转化与累积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利用GC-MS技术, 解析了黄菖蒲根际代谢物的组分特征与相对含量, 通过模拟实验揭示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吸附氨氮的热-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菖蒲根际代谢的不同种类低分子量有机酸均能促进氨氮吸附, 但作用程度存在差异; 氨氮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符合Elovich方程与双常数方程, 等温吸附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的特征,其键能常数KL与有机酸解离常数pKa呈负相关; 低分子量有机酸调控土壤吸附氨氮的机理主要是有机质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对释放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污染程度的贡湖、五里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释放试验研究了有机质的去除对沉积物磷释放动力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的去除并没有影响溶解性活性磷(SRP)、溶解性总磷(DT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释放动力学曲线的基本趋势;有机质的去除提高了各沉积物的SRP和DTP的释放量、释放速率,但却降低了DOP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且有机质的去除对污染严重的五里湖沉积物释放磷的影响大于污染较轻的贡湖沉积物的影响。因此不能忽视有机质对磷释放的影响,尤其是重污染的沉积物磷释放。  相似文献   

12.
为未来改善生物炭和有机酸共存的土壤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有必要探究生物炭和有机酸共存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采集不同深度的黄棕壤,选择柠檬酸和苹果酸这2种酸进行试验,除对照外共设置8个不同处理方式,分别是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表土加柠檬酸处理、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表土加苹果酸处理、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底土加柠檬酸处理和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底土加苹果酸处理。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施加2种有机酸增加了土壤中的铁和锰的溶出,且柠檬酸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的铁和锰含量高于苹果酸处理;(2)由于底土和表土存在理化性质的差异,影响了铁和锰的溶出量,底土溶液锰的溶出量高达0.34 mmol/L,而表土溶液铁的溶出量高达0.7 mmol/L;3)2%的生物炭没有完全阻碍两种有机酸对微量元素的溶出。结论 有机酸可以活化土壤中的铁和锰,其活化效果与有机酸种类、浓度、金属、土壤酸碱度有关,且生物炭的施加对阻碍有机酸活化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3.
采用磷钼钒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饲料中的总磷、无机磷、有机磷的含量。在酸性条件下,磷酸与钼酸铵[(NH4)2MoO4]和钒酸铵(NH4VO3)混合试剂形成黄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74nm,摩尔吸光系数=e3.43×103 L·mol-1·cm-1,回收率为97.0%~101.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以汾河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灭菌与非灭菌对比方法,通过水体-沉积物体系"好氧-厌氧-投加还原剂"的对比连续模拟实验,研究了微生物在水体-沉积物多相界面磷循环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好氧状态下沉积物中磷不发生明显释放;厌氧状态下,微生物以硫酸根为电子受体的生命活动引起周围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进而导致沉积物中磷和可溶性铁显著释放.在没有微生物的反应器内,只有当添加强还原剂使其氧化还原电位降至与前者同等水平时才发生明显释放.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变化分析表明,铁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在微生物作用下更容易释放.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炭对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衡法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3种生物质炭(玉米秸秆、稻壳和松木)对黑土中磷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炭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生物质炭对黑土中磷的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2%时,黑土对磷的吸附量最大;添加不同生物质炭对黑土中磷的吸附能力影响顺序为:松木玉米秸秆稻壳;添加松木生物质炭的黑土对磷的实际最大吸附量为0.697mg/g;添加生物质炭的黑土对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随加入磷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变小;添加生物质炭的黑土对磷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吸附-解析试验和淋溶试验,研究了石灰和聚丙烯酰胺(PAM)对植烟酸性土壤钾、磷的吸附、解析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和石灰+PAM处理能增加植烟酸性土壤对磷、钾的吸附量,其中以0.45%石灰+0.1%PAM处理的土壤吸附量最高,但当PAM用量增加时,吸附量下降;加入适量石灰和PAM后土壤对磷吸附强度降低,解析率升高;对钾而言,单纯加入石灰后吸附强度降低,解析率升高,而加入石灰+PAM后吸附强度又加大,但随PAM用量增高,吸附强度下降,解析率也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植烟酸性土壤中施加0.45%石灰+0.1%PAM能有效缓解磷、钾向土层下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Phosphorus( P)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jor limited nutrient responsible for the eutrophication of surface waters.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 WTRs) are safe by-products of water treatment plants and are cost-efficient adsorbents. In this study, batch experiments and column experiments based on WTRs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 adsorption and the effects of lowmolecular-weight organic acids( LMWOAs)( citric acid, oxalic acid,and tartaric acid) on P adsorption. Different models of adsorption were used to describe equilibrium and kinetic data. The adsorption data were fitted well by a pseudo-second order kinetic model.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determined to be controlled by three steps of diffusion mechanisms through the intra-particle model.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was well described by the Langmuir,Freundlich,Redlich-Peterson,and Sips isotherm models. Batch and continuous flow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LMWOAs exhibited inhibitory action,and as pH increased,the inhibitory action became weaker for all the three acids. The effect of LMWOAs concentr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on inhibition. The effects of LMWOA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reaction time.  相似文献   

18.
杜塘水库春季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速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孔隙水扩散模型法和柱状样模拟法,研究了杜塘水库春季表层沉积物内源磷释放速率,两种方法计算出的PO43--P释放速率分别在0.67~1.30 mg.m-2.d-1和1.14~1.44 mg.m-2.d-1之间,表明沉积物有一定的内源磷释放能力.采用SMT法对表层沉积物的磷形态进行分级提取测定,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活性"较大的铝/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是沉积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磷含量的90%以上,因此表层沉积物具有较大的释放磷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