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绪在人们的思考、行为和交流方式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准确率,充分利用脑电信号的频率、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信息,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bid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的脑电情绪分类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由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层特征融合的双向长短时神经网络构成,卷积神经网络用于学习脑电信号的频率和空间特征,双向长短时神经网络则从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中挖掘脑电切片之间的时序信息。借助离散情绪模型的SEED(sjtu emotion eeg dataset)数据集和连续情绪模型的DEAP(database for emotion analysis using physiological signals)数据集来进行情绪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SEED和DEAP两个数据集上,CNN-BiLSTM模型均取得了目前最好的情绪分类性能。此外,该模型的时序信息挖掘模块性能优于单层长短时神经网络,能够学习更多的时序信息。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脑电信号目标识别方法分类精度低、提取特征不充分、方法复杂且耗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SSVEP信号分类识别方法(SSVEP-MF)。利用小波变换将多通道SSVEP信号整合转化为二维图像作为输入样本集;建立多尺度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FCNN),该模型利用三层二维卷积核实现图像样本不同尺度特征的充分提取,构建多尺度特征融合单元对不同层级特征进行融合,并通过全连接等操作完成模型的训练;将样本集输入到MFCNN模型中实现脑电信号特征自适应提取及端到端分类。所提SSVEP-MF方法能够充分提取信号各层级特征,实现短时间视觉刺激下SSVEP信号的有效识别,并具有较高的目标识别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1 s刺激时长时,相比传统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以及普通卷积结构方法,所提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8.57%、20.08%及7.03%,有效提高了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范式下脑机接口的信号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脑电信号情感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脑电信号情感识别方法.首先,对62个通道的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每个通道的脑电信号分别采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情感特征.然后,利用LSTM网络在序列上的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脑电信号存在个体差异性强、信噪比低等特点而导致其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SSVEP信号分类识别的深度学习方法。该方法以原始多通道SSVEP信号为输入,利用SSVEP信号的时空特性,首先使用一维时间卷积核对输入信号的时域进行卷积操作;然后使用一维空间卷积核进行空域卷积,对多通道信息进行融合;最后采用降采样、多尺度卷积、全连接等操作完成SSVEP信号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在较短时间的视觉刺激下即可实现对被试者SSVEP信号的有效识别;在1 s刺激时长时,该方法的平均离线信息传输率为94.17 b/min,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3.3%,相比于无监督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和有监督支持向量机分析方法,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48.73%、41.2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目标识别效率及鲁棒性,有效提高了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信号的脑-机接口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基于机器学习损伤识别方法手工提取特征适应性差、识别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新颖、快速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根据损伤特征向量特点,提出原始信号的分帧处理流程;其次考虑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要求,建立多通道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损伤识别模型,给出模型的整体流程和网络参数;然后采集不同通道和不同噪声水平下,模拟不同位置程度损伤的15层框架数值模型加速度数据,进行损伤识别;最后将网络模型进行迁移学习,对7层框架模型试验进行损伤识别,并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计算复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特征自适应提取、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精准识别,具有突出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模型在情绪识别方面种类少且准确率低的问题,采集并建立了脑电波信号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基于CNN的脑电波的智能多情绪识别模型,利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脑电信号情感特征,在批归一化层和激活函数中引入非线性特性,构建了两层全连接神经网络,实现了情绪特征中积极、中性和悲伤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复杂度低且分类准确率达到了81.43%,明显高于SVM、LSTM、VGGNet模型,证明了该模型的简洁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3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脑电信号进行解码研究,旨在挖掘其深层的特征表达,以提高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实验在获取"模拟阅读"脑-机接口系统的多维脑电信号后,将原始的通道特征构建成"脑电视频"的格式.其构造方法为:将通道按实际空间排布为二维矩阵,这样某时刻的多通道采样点在空间上形成一个"视频帧",这些空间信息在连续时间帧上的堆叠,形成"脑电视频".这种自然表达信息的方法,不仅包含大脑的空间分布信息,还反映了时间信息的关联,丰富了数据所包含的事件相关信息.借鉴图像领域特征学习的"局部感受野"和"权值共享"思想,搭建了自主学习脑电信号特征的3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已打标签的脑电视频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之后对测试集进行测试.与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和传统的最佳单通道算法相比,分类正确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实验表明,基于脑电视频的3D卷积神经网络能够更有效地学习脑电特征,改善了模拟阅读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无创脑电信号的精细手势动作识别是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通过设计实际手势动作,以手指精细运动时的运动功能区长时程脑电信号作为数据处理对象,改进了一种基于自我注意的Transformer模型识别方法,分别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构建了基于自我注意模块的Transformer模型及其变体Top-k稀疏Transformer模型,并结合脑电数据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MEMD-CCA的混合去伪影方法,改进的Transformer模型取得了优异的分类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提取更深层、更原始的脑电信号特征,提高基于P300电位的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提出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应用到脑机接口系统的P300电位检测.首先,根据脑电信号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构建CNN的网络结构.然后,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采用卷积层和下采样层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实现P300电位的检测.结果显示,卷积神经网络对P300电位具有很好的特征学习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为进一步提高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车辆识别方法对于车型实时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的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算法用于车型识别研究.首先,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引入反残差模块来解决因通道数少、特征压缩导致的准确率下降问题.其次,以车辆的刚体特性为依据,重新设计区域候选框,减少模型参数运算量.最后,在BIT-Vehicle数据集上进行消融实验来对比不同网络模型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改进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的SSD车型识别方法有更好的车型识别效果,可以达到96.12%的识别精度,检测速度提高至0.078 s/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脑电情感数据集SEED进行情感识别研究,旨在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自动提取脑电样本的抽象特征,省去人工选择特征与降维的过程。首先,采用小波包变换(WPT)对脑电信号进行6级分解并构成二维结构样本;然后,通过改变网络深度设计了6个深度不同的CNN模型;最后,通过投票法与加权平均法建立集成模型,提高了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3种情感类别的平均分类精度达到了93.12%,能够满足情感识别的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特定脑电信号数据集的情绪分类问题,研究紧凑型的卷积神经网络EEGNet在不同脑电数据集上的能力与效果,并通过在不同的脑电数据集上对EEGNet进行训练与调试,实现单模态脑电数据集的情绪分类。首先,介绍紧凑轻量型卷积神经网络EEGNet结构在时空数据集上的强大处理能力,提出在对EEG信号特征进行编码时的有效性假设。其次,介绍两种经典的脑电公开数据集SEED和SEED-IV,设计针对性的预处理方法、基于EEGNet的情绪分类实验并与其他经典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经过在SEED和SEED-IV数据集上的多轮测试,分别得到了85.3%和73.3%的分类准确率,验证了EEGNet在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分类任务中具有较好的健壮性与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取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出了基于多通道卷积注意力机制的精神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对多种生理信号进行数据预处理,将不同采样频率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重采样操作,保证数据长度一致。其次,根据输入信号的结构特征以及信号的长度设计对应卷积模块,使用4个不同大小的一维卷积核同时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再次,将卷积结果进行拼接,对拼接结果进行最大池化操作增加模型的感受野,在提取局部特征信号的同时实现信号间的长距离特征表达。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总体分类准确率为99.75%,所提方法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可记录来自大脑皮层的电信息,反映了脑活动中神经细胞放电产生的电场变化情况. EEG的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对于运动想象脑电(Motor Imagery Electroencephalogram,MI-EEG)解码分类模型学习判别特征至关重要,但过度依赖预处理和手工特征提取,导致对EEG数据进行信号分类较为困难.尽管深度学习已经在很多领域实现了自动特征提取,但脑电图的深度学习尚未完成.提出基于FBCSP (Filter Bank Common Spatial Patterns)和Transformer模型的时空特征学习的运动想象脑电解码方法 .针对FBCSP滤波的脑电信号,依次通过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注意力转换来获取空间和时间特征,然后通过Softmax函数对不同类别的EEG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BCI竞赛数据集IV-2a上,该方法的分类准确率可达84.16%,为MI脑电信号分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MEMD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传统特征提取算法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多元经验模式分解(multivariat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EMD)的方法用于分析运动想象的脑电信号.目前此方法主要应用在股票收益与宏观经济关系分析上,MEMD将标准经验模式拓展到多通道信号处理,适合于分析多元时间序列,并能够同时处理多通道的多尺度分解,进而在不同尺度下对多元时间序列的时间频率特性进行比较.通过Emotiv传感器对自定义的左右运动想象任务采集数据,采用MEMD提取相关脑电特征的边际谱,使用支持向量机对相关特征量进行分类.实验表明,此方法增强了定位脑电信号的频率信息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对脑电信号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聋人大学生容易出现情感表达障碍和情绪识别困难等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信号的聋人情绪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EEG信号用5阶巴特沃斯滤波器将其分割为5个频带,提取各频带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和微分熵(differential entropy, DE)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进行分类实验。分析了聋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脑地形图,得出与情绪处理相关的关键脑区。最后根据关键脑区分布,提出了聋人情绪识别的关键通道选择模式并进行了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聋人情绪相关的主要频带为Beta和Gamma频带,且DE特征在聋人情绪识别中具有较大优势,在全频带62通道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7.57%;与聋人情绪处理相关的主要脑区为前额叶和枕叶;DE特征在10通道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6.14%,可与62通道分类结果相媲美。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应用于聋人情绪识别的可穿戴EEG设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磁对抗环境下匮乏的数据资源与有限的反应时间是非合作通信行为识别研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现存的通信行为识别方法大多依赖大量监测数据或者繁琐的数据预处理流程,难以完成非合作通信行为识别任务。提出一种融合了多维通道注意力机制(MSENeT)的非合作通信行为识别方法,通过扩充通道维度提升注意力模块对通道间关系的全局视野,增强注意力中权重的精确度,从而提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有限数据样本的特征提取能力,并保证带来的算法计算复杂度在可承受范围内。同时构建了对抗条件下通信行为频谱监测数据仿真场景,为后续的通信行为识别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最后的对比实验显示,在非合作条件下,基于MSENeT的通信行为识别方法相较于仅使用CNN和基于SENeT的方法在通信行为识别准确率上分别有14.9%和8.5%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基于脑电的身份识别的具体实现,并满足用户对于普适和上下文状态感知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脑电的身份及上下文状态识别系统的实现方案.针对一局域范围内身份识别的普适化需求(如各接口身份验证),提出通过采集脑电、信号去噪、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各模块进行身份及上下文状态识别方法的普适化实现方案.并设计了具体实验来测试该系统.通过实验采集到5个受试者安静闭眼、听音乐闭眼和玩游戏后闭眼3种上下文状态的脑电信号,分别得到96.43%的身份识别正确率和92.31%的上下文状态识别正确率,证实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EEG)识别中信号随时间的结构动态变化与网络分离整合过程被忽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时变功能脑网络的运动想象特征提取方法.本方法截取运动想象有效片段投入EEGLAB进行信号预处理;依据滑动窗口方法,设定合适长度与步长,将信号分成连续且部分重叠的时间窗口,将时间窗口截获的脑电数据生成多个脑网络,以节点间锁相值构建多层时变网络模型.首先通过多层时变网络不同层的网络拓扑分析与层间相似度量指标自适应确定其中核心网络层,提取其节点度和聚类系数用以描述网络空间功能连接;然后结合多层参与系数和多层聚类系数,描述脑电信号网络动态变化与分离整合特征,并组合两者成为多层时变脑功能网络特征向量,完成运动想象识别任务.用支持向量机识别的结果表明:基于所构建的网络特征向量分类准确率高达89.14%,高出对比所用的单层网络特征6.61%.  相似文献   

20.
针对脑电信号分类正确率低的问题,结合频带能量、小波包变换和双向门控循环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带能量特征序列和深度学习算法的运动想象意图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分解、重构,获得运动想象相关频带信号;其次,对所得频带信号进行加窗,并滑动截取,通过计算所截每段信号能量,实现能量特征的时序化分解;最后利用双向门控循环网络对脑电信号进行识别并输出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取得了92.1%的分类正确率,表明所提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改善分类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