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植物内源激素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烟草试管苗叶,美味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子叶愈伤组织以及玉米叶片为材料,进行了内源激素水平的测定和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内源玉米素核苷含量和高ZR与吲唑乙酸质量比有利于原生质体再生细胞的分裂;高水平内源脱落酸对再生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内源IAA,ZR和ABA含量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在不同种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柠檬酸生产菌AspergillusnigerCo-827菌丝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原生质体游离与再生的诸因素,如酶配比、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和酶解温度等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再生培养。  相似文献   

3.
利用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选育糖化酶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选育糖化酶高产菌株的研究苟兴华(生物工程系)在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A.nigerUV—GG原生质体,然后对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经再生培养原生质体和发酵筛选再生菌株,获得了高产稳定株P_(47)—3。其糖化酶...  相似文献   

4.
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地衣状芽孢杆菌53-A6为出发菌株,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在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53-A6菌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达99.7%和30.9%,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原生质体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5.
以地衣状芽孢杆菌53-A6为出发菌株,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在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53-A6菌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达99.7%和30.9%。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原生质体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6.
裙带菜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Harv)Suringat)为材料,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使用海螺酶(sca snail enzymes)和纤维素酶(cellulase,Onozuka R-10),酶解裙带菜细胞壁,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大量地分离成活的裙带菜原生质体。2、实验表明,氯化钠可作为分离裙带菜原生质体研究中的一种理想的渗透剂。3、荧光增白剂染色镜检法可作为鉴定裙带菜原生质体的一种辅助方法,并适用于原生质体再生壁的观察。4,光照(2000-2500Lux)能促使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含有蔗糖(W/V,1%)的培养液有助于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5、分离的裙带菜原生质体,经培养,已能长成幼体。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济南177悬浮细胞来源的原生质体与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由于来源材料的长期继代,小麦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已很低;高冰草原生质体不能分裂;而融合产物却能高频率的分化出完整植株.融合再生植株的表型类似高冰草,染色体数目和同工酶谱亦然.但它们早期发育的模式与小麦相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和处理剂对酿酒酵母A001与克鲁维酵母Y034原生质体形成时间与再生的综合效应,统计分析表明,在2%蜗牛酶,菌龄为数生长期时,影响原生质体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主要因素是渗透压稳定剂,确立了实验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匹配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的一些进展 1960年,E.C.Cocking用酶法从高等植物细胞中分离得原生质体,为高效地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原生质体打开了局面。迄今已能从几乎所有的植物薄壁细胞中分离得生活的原生质体,并对种类日渐增多的植物原生质体进行培养。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世上已能使近百种植物由原生质体培养成植株。在我国,除早年已由胡萝卜、菸草和矮牵牛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外,近年对园艺、药用、经济植物和禾谷类植物的十个科约24种植物,用原生质体培养物再生了植  相似文献   

10.
酵母嗜杀质粒融合转移──Ⅰ.融合转移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嗜杀酵母ERR1和啤酒生产酵母AS2420出发菌株,建立了供体菌MK2-3:K+R+Leu-ρ+(n)和受体菌AS2420-1:K-R-leu+ρ°(2n).对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不尽相同;同一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也不相同.有利于融合再生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是MK2-3:菌龄30h,蜗牛酶解量30g/L酶解时间30min,此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80%,而再生率达17.1%,这些条件对嗜杀活性无影响,再生菌落的嗜杀活性率达100%;而AS2420-1;菌龄24h,蜗牛酶量20g/L,酶解时间3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81%,再生率为18.1%.对四种渗透压稳定剂的再生效果实验表明甘露醇效果最佳,氯化钾次之,考虑到廉价,氯化钾是很好的代用品,在30%PEG6000及Ca2+条件下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率可达8.9×10-6,对其中的融合子MAR4的遗传性状及嗜杀活性的稳定性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大小测定,dsRNA质粒的提取及电泳结果分析和发酵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融合子MAR4具有较高的嗜杀活性并可以稳定遗传,有与供体菌MK2-3嗜杀质粒dsRNA相同的电泳行为,  相似文献   

11.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江西省63种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我省绝大部分食物与全国及东亚地区同品种食物比较,各种氨基酸有着相似的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酵母SOD工程菌ZH-1/pSH1比耐高温细菌B.S211-15的抗H2O2水平高,其单位体积培养液和酵得率约为细菌的二倍,但单位细胞酶的含量比细菌低,高温细菌的SOD热稳定性和存放稳定比酵母工程菌好,二者在pH4-10范围内都很稳定,但对蛋白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其中酵母SOD工程勤务产好。  相似文献   

15.
几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及北美;我国有30余种,大部分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而且其中某些树种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又是城市绿化、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哈钦松的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得到了许多植物系统学家的赞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植物系的James W. walker曾研究了毛茛类(包括木兰科)植物1000种以上,和若干属的醋酸酐分解的花粉,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其中的100多个属的代表种花粉。可是他们所研究的只限于美国的特有种,如福莱氏木兰(Magnolia fraseri)、达老玉兰(Talauma sp.)等。至于我国的特有种类,前人曾做过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研究,但应用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研究还仅开始。我们对南京林学院校园内栽培的木兰属六个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对花粉纹饰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以增补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内容,并为良种繁育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6.
旱芹人工种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将复数域上的每个 n阶矩阵以自然的方式对应复空间 Cn2 中的一个点 ,进而讨论一些矩阵类的测度 .特别证明了 :在复数域上 ,几乎所有矩阵都与对角阵相似 .  相似文献   

18.
应用居民出行状况估算北京市机动车污染排放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获取北京市各交通方式分担率、人均出行距离等居民出行参数,并由此确定机动车总行驶里程并估算出北京市各种机动车污染物年排放总量.结果表明:公交车、私家车和出租车的满载率分别为0.44,0.25和0.375,人均出行距离分别为8.5,24.0和10.0 km/人/次.北京市机动车(轿车和公交车)尾气HC、CO、NOx污染总量达106.57万t,其中私家车占污染排放总量的85.3%,出租车占12.4%,公交车占2.3%.  相似文献   

19.
根据椭圆环微带照射器的频域理论,对工作在2450MHz的医用椭圆环微带照射器进行近场分布的计算,分析基片厚度的变化对近场分布的影响,并找出了较满意的椭圆环结构参数,以适合地医学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磷脂替加氟缀合物抑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CPLT2的抗肿瘤活性和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对经CPLT2处理的多种肿瘤细胞和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进行了测定,并使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对肺癌细胞系(PG)的凋亡细胞进行了测定,发现CPLT2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而且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另外,经CPLT2处理的PG细胞显示出凋亡的特征。本研究提示CPLT2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