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泌尿、男生殖道感染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男生殖系统繁殖引起的炎症.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是G菌,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来自肠道细菌,但淋病奈瑟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因其感染方式途径的特殊性,应明确病原体.方法及资料:本病例患者39岁,男性,因排尿时尿道口疼痛伴黄色分泌物经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治疗数日后复发,来榆中县中医院门诊就诊.门诊查尿常规无异常,怀疑淋病,为明确感染性质,随取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及涂片检查.涂片经革兰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及G双球菌,且有吞噬及伴行现象.结果:细菌培养鉴定为腔隙莫拉菌.讨论:经该病例的分析,以明确对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其他病原菌与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性质.淋病奈瑟菌与腔隙莫拉菌形态很难辨认,容易混淆,引起误诊,培养鉴定方能明确病原菌性质.  相似文献   

2.
淋病是最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发病串有明显增高,淋病的病原首为淋病来瑟氏菌(N),以往实验室检查此菌采用分泌物涂片法和培养法,涂片法易发生误诊和记诊。培养祛因NG的营养要求高,影响阳性串,并且征作繁琐,敏感性差,因此目前我们采用peR技术它具有征作简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等优点。l材料和方法1.且对象本院目1998年1月至3月的皮肤科,妇科及泌尿秆疑为淋病患者共计410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298例。1.2方法1.2.且标本采集取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同时用棉拭于采集尿道分泌物置于含有id生理盐水的小离心…  相似文献   

3.
淋病奈瑟氏菌是淋病的病原菌,它是一种严格的人体寄生菌,存在于急慢性尿道炎与阴道炎的脓性分泌物及其新生儿眼结膜分泌物中,是淋病的致病菌。自1993—1995年,对我院门诊科,妇产科的住院患者300名疑为性病患者中查出180例淋病双球菌感染阳性,不同职业、性别、不同年龄组的检测分析。一、检查对象与方法(1)检查对象:门诊科、妇产科和住院疑为淋病奈瑟氏感染者。表1性别、年龄分析表(2)标本取材;男性患者,以无菌棉签直接取尿道脓性分泌物;女性患者,以无菌棉签直接取阴道分泌物。(3)方法:将上述所取标本,直接涂于洁净的玻片…  相似文献   

4.
以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氨曲南为指示底物,用双纸片协同实验、纸片表型确证实验、三维实验和E-test法4种方法检测4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和59株产ESBLs阴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果发现,4种方法的敏感性依次为95.56%,97.78%,93.33%,97.78%,特异性依次为96.61%,100.00%,98.31%,100.00%;头孢噻肟为宁夏地区用于检测ESBLs的最适指示底物;纸片表型确证实验和E-test法是4种检测方法中用于检测产ESBLs较可靠的方法,用三维实验检测产ESBLs菌株适合标本量较少的小型医院,双纸片协同实验和纸片表型确证实验在所有医院都适用.  相似文献   

5.
<正>女性生殖器淋病双球菌感染是目前性病中发病人数最多。据我院1996年9月至1998年8月统计,女性性病检测人数约460例,其中女性淋病328例占71%以上,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快速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应用于诊断女性生殖器淋病双球菌感染,是直接涂片、培养所不能比拟的,现将328例女性淋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对象为我院1996年9月至1998年8月妇科门诊与病房328例女性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直接法与常规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一致率,证明血培养阳性标本快速直接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期间360份阳性血液标本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比较.[结果]360例血培养标本经血培养仪报警为阳性的135例,其中经常规法鉴定出G-杆菌102株.G+球菌33株,直接法鉴定出G-杆菌89株,G+球菌25株.两种方法菌种鉴定总.致率为83.7%,其中肠杆菌科鉴定一致率为86.3%,G=球菌一致率75.7%.两种方法对所有阳性标本细菌药敏结果的总一致率较高,对G-菌及G+菌药敏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药敏试验结果是快速和准确的,它能够缩短阳性血培养的报告时间,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泌尿道感染患者尿标本直接涂片及L型培养的重要性,以达到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细菌学检验资料。方法对216例泌尿道感染患者的尿培养标本采取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普通培养+L型培养,并试行分级报告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L型培养阳性率为60.2%,高于直接涂片(34.7%)和普通培养(25.9%)。结论尿标本直接涂片及将L型培养列为常规检验是尿液细菌学检验所必须的,是尿液细菌学快速检验及提高实验室的阳性检出率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国标法、real-time PCR法和LAMP方法,得到适合基层实验室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分别用国标法、real-time PCR法和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检测李斯特菌,并进行方法比较。结果:三种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结果一致.国标法整个检测过程需5~7 d;real-time PCR法实验条件要求高,成本高,检测需1.5~2.5 d;LAMP法实验条件低,成本低,检测时限与real-time PCR相同。结论:LAMP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高效和低成本,适合基层实验室应急检测和现场监测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右心声学造影诊断卵圆孔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卵圆孔病变患者46例,起止时间是2020年4月~7月.分别进行经胸超声检查、TCD发泡实验联合右心声学造影检查,观察检测结果,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RLS分级情况.结果:(1)46例患者中,发泡实验检出阳性41例,其中卵圆孔菲薄26例、发泡实验阳性2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液基集菌法抗酸杆菌(AFB)阳性检出率。方法同时采用液基集菌法和常规涂片镜检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2月共1066份痰标本进行AFB检测结果比较。结果液基集菌法阳性率为31.4%,常规涂片镜检法为12.6%。结论通过两种方法比较分析,液基集菌法可提高AFB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和意义:研究培养基各组分的优化组合,提升活菌数;比较不同培养方法,探索简便有效菌落检测计数模式的建立.本实验研究有利于实际生产和应用中提升菌落培养和检测计数的效率,可为简便、快速的菌落检测计数模式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27(3)13正交表,对沼泽红假单胞菌所需的营养组分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最佳组合的配方;分别采用三种培养方法(双层平板稀释涂法,平板稀释涂布法及半固体试管法)进行培养,比较试验检测计数的结果,确定出方便、快捷检测计数的培养方法.结果与结论:经优化实验研究得到能提升菌数的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0.4g,NH4Cl 0.3g/L,Na2HPO4 0.06g/L,CH3COONa 2.5g/L,Mgcl2 0.03g/L,微量元素液1.5ml/L,生长因子溶液1ml/L,pH 7.8+0.2.在此培养基配方情况下,双层平板平板法及半固体试管法培养方法能较显著提升菌落检测计数的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志贺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通过分离培养和鉴定得到68株志贺菌,血清学鉴定其血清型,K-B法检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血清学鉴定显示68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41株,宋内氏志贺菌25株,鲍氏志贺菌2株。志贺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较敏感,对喹诺酮类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大理地区以福氏志贺菌感染为主。在志贺菌治疗中可首选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  相似文献   

13.
针对GenBank上已公开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C、tetM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建立三重PCR法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单重PCR和三重PCR的符合率为100%.应用本检测方法和传统药敏试验方法(药敏纸片法)对412猪、鸡源细菌的四环素耐药基因和表型同时进行检测.PCR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在412株待检细菌中,tetA、tetC、tetM的检出率分别为47.57%,38.35%和34.95%.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待测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为95%;对多西环素的耐药率次之,为92%;对米诺环素耐药率相对最低,为84%.比较两种方法,发现其检出结果的符合率为88%.说明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猪、鸡源细菌四环素类药物耐药基因三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食品等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并与培养法进行比较,了解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采集96 752份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分别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培养法检测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比较两种方法对两种肠道菌的检出率.结果:96 752份标本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共检测出91份标本沙门氏菌阳性,其中83份分离阳性,41份志贺氏菌阳性,其中30份分离阳性.而传统培养法检测未检出.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很好的应用在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的筛查,并且可以提高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节省劳动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5.
食品卫生指标菌的检测是衡量食品卫生监督效果的一种客观依据。近年来,大肠菌群纸片法在检测餐具消毒方面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其优点与国家标准(GB)检验方法常规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省时、省料等特点。1996年,我们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进行否具消毒效果的监测,经过对61家单位总计755份餐具样品的控制,合格者459份,平均合格率为61%,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l大肠菌群检测纸片系辽宁做生物技术开发公司,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研制出品。1.2样品采集采样来自本市宾馆、酒店、饭店餐具、田机抽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纸片法和国标法同时测试食品中菌落总数,根据试验结果来测试纸片法(非标法)在检测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检验中的准确性.方法:用纸片法和国标法(GB 4789.2-2010)在同一人员、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实验,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纸片法在菌落总数检验中的准确性.结果:纸片法所得的结果和国标法结果对比显示,对于污染严重的样品,两种方法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对于相对洁净的样品,两种方法的结果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纸片法所需的时间短,能有效地监控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严重程度,但是在精确度上和国标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武威市凉州医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需要输血的病人461例,先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然后用微柱凝胶法进行复核,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两种交叉配血方法从461例标本中筛查出阳性及可疑标本9例,经鉴定3例为阳性,6例为假阳性;凝聚胺法检出假阳性4例,假阳性率44.44%,微柱凝胶法检出假阳性6例,假阳性率66.67%;3例阳性中凝聚胺法阳性例数2例,微柱凝胶法阳性例数3例.结论:在基层医院的临床输血中应首选微柱凝胶法,对急诊的配发血可选择凝聚胺法,但当时间允许应尽可能选用微柱凝胶法,此法灵敏度高、安全性好,实用性强,适合批量操作;凝聚胺法对鉴别假阳性结果更直接快速,不适合批量操作.  相似文献   

18.
从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肠道内,共分离出84株细菌,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共产生了35种类型(OTU),分属于17个属,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了细菌消化酶活性及抑菌活性检测.有75株菌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淀粉酶活性、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琼胶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或褐藻酸钠酶活性;有24株菌不同程度地抑制2~8株致病菌的生长.结合实验结果,对9株潜在益生菌进行溶血实验检测及动物安全性实验.其中AP12和AP34不产生溶血素,并且在菌株浓度108 CFU/g时对鲍无明显的毒害作用,表明此2株细菌可以作为潜在的益生菌应用于杂色鲍的养殖.AP34具有5种消化酶活性,与fu同温层芽孢杆菌(Bacillus stratosphericus)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87%;AP12对8株致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该菌16S rRNA基因序列与济州岛褐色杆菌(Phaeobacterdaeponensis)相似性最高,为98.63%.  相似文献   

19.
根据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溶原性噬菌体G IL01(GenBank Accession Number:AJ536703)的同源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35株B.t标准菌株和生产菌株MZ1(血清型H3 a3b)的过夜培养物作模板,结果有16株菌株包括MZ1能扩增出大小约为750 bp的预期产物,推测这16株菌为溶原菌。MZ1菌株的过夜培养液与指示菌ZK1(血清型H25)混匀并在双层琼脂上培养12 h后出现了滴度为2×107pfu的噬菌斑,从而证明生产菌株MZ1确为溶原菌;又以G IL01同源性较高的其它四个基因设计引物,分别以MZ1的培养物及其溶原性噬菌体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两者得到几乎一致的带型,进一步证明了生产菌株MZ1为溶原菌,说明利用PCR法检测鉴定苏云金杆菌的溶原性是可行的。比较指示菌方法、直接电镜法和DNA鉴定法,PCR法快速简便,对B.t生产上快速检测其溶原性噬菌体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临床痰标本的合格率,帮助和提高患者正确留取标本的方法与认识,使患者得到真实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评价痰标本的质量,从而调查痰标本的合格率,观察痰涂片与痰培养感染菌分离率的吻合程度。结果患者留取痰标本涂片镜检:白细胞>25/LP,扁平上皮细胞<10/LP及白细胞<25/LP,扁平上皮细胞10~25/LP者感染菌分离率明显高于白细胞<10/LP者,扁平上皮细胞>25/LP者,合格的痰标本涂片镜检的结果与感染菌分离结果的符合率高。结论严格把控采集时机、方法和送检时间,提高感染菌分离率,确保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